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研究 蒋雯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蒋雯
[导读] 摘要:园林设计既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
        身份证:34222119860804xxxx
        摘要:园林设计既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在进行园林设计时,植物造景可以在整体上提升园林的设计质量和效果。要进行植物造景,就必须详细研究不同植物的颜色特点和生活习性,从而进行系统、有效的配置。本文简要介绍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并分析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对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日趋扩大,园林作为城市发 展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市容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植物作为园林设计中重要的材料,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人们在生活中需要一个优美、舒适、协调、稳定的良性生态,因此在园林设计中一定要重视植物配置,发挥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
        一、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1.美化周围环境。
        植物配置与造景充分利用了不同植物的的 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与安排,使这些植物呈现出各种不同 的形态,创造出美感,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植物配置 和造景还能够对园林景观起到点缀作用,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感更 强,层次变化更多,为人们所向往和喜爱,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亮点,美化了周围环境。
        2 .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由于植物的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氧气,不仅使周围的空气得到了净化,还能够显著提高周围空气质量。此外,一部分植物还能够吸收空 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降低对人类的危害,美化环境,有利 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3.发挥防护作用。
        在园林设计当中,如果将多种植物进行合理的组合和配置,不仅能够保证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还能够防 御自然灾害,降低自然灾害对人们造成的损害,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4 .提供休闲场地。
        在园林设计的时候,良好的植物配置与植 物造景,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休闲场所,人们在观赏园林的美景之时,还满足了避暑休闲的需要,给人们以远离喧闹,回归自然的感觉。有利于人们的休闲,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植物配置原则
        1.调和原则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需让人感到协调,在配搭植物之时必须有主线,给人以 愉悦柔和的美感,而不能出现太大的跳跃性,让人感觉太突兀。此外,还需存在 一定差异和变化,让人产生视觉冲击,进而给人以活泼奔放之感。
        2.均衡原则
        按照园林具体环境的不同,要确保植物配置的规则性和自然均匀性。不同植 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在进行植物配置之时,一定要将它们合理地搭配起来。
        3.节奏与韵律原则
        可在大道两旁栽种行道树,它们可以等距也可不等距,并在它们中间插种小 灌木或灌木球,如此便能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进而使人的心境开阔,并且给 人以惬意舒适之感。
        4.多样统一原则
        在配置植物之时,需对各方面统一予以注重,既不能凌乱无章,也不能单调 刻板,必须达到生动鲜明而又和谐有序的效果。

也就是说,要将各要素之间的变 化和差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对整体统一效果产生影响。
        在统一中寻变化。
        三、植物配置的要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完善的植物配置设计,既要考虑其生态习性,又要熟悉它的观赏性能;既要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要注意植物种类 间的组合群体美与四周环境协调,以及具体的地理环境条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绿化美化的特性,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1、绿地地形与树冠形的配置 根据绿地的类型,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合理选择植物;形成不同功能的园林绿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园林绿地不同的植物景观布局,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 不同的景观效果。一般说,植物树形有圆形、圆拄,垂枝形、尖塔形、卵形等,在布局群体景观时,应注意形态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轮廓线天际 线的变化,才能构成美妙的画面。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应充分考 虑生物的多样硅,多品种组合、多层次种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植物的持续性生长,景观的永续利用。
        2、景观植物树种的选择 在植物选择上,以乔、灌木为主,多方组合搭配,增加绿化复层种植结构。使植物不同类型间优缺点互补,达到相对稳定的 园林覆盖层,创造丰富植物人工群落,最大限度地增加量。如将 同期开花的 2 ~ 3 或 4 ~ 5 种花木,依树形组合配置,在一个季节或一段时日中显示它的绚丽色彩,再加以常绿树与红叶树配置,形成对比景观,以乔木散置与花草地形成疏林草地,均能稳定持久地产生生态观赏效应,成为生态与艺术结合的景观。现代城市建筑密集,人口集中,热岛效应突出,加上建筑物间距小,容积 率大,地面多硬化处埋,对植物生长的光照和水分都带来变化,在植物布局时,不仅注意其自然生态,更要考虑城市的特殊生态,才能保证植物生长健壮,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3、不同冠形植物间的搭配通过植物各种类型间的合理搭配,创造出整体的美感效果。植物景观布局时,既要考虑统一性,又要考虑有一定的变化和节奏与韵律。使人们观赏风景时,随着视觉的移动,达到步移景异,增加趣味性,在布局上,要有疏密之分,在体量上要有大小之别,竖向上要有高低之差。在层次上既要有上下考虑,又要有左右的 配合。广场及重要景点,主景植物应选取特征突出,观赏效果好,对效期长的种类。如在广场入口树池内种植云杉,在草坪的一角 配置垂柳或园冠榆,强调突出主题的作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比例适度,植物之间、景点与景区之间都有一个度的关系,以人为本,创造适宜尺度,恰当的比例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小景区应小中见大,大景区应大而不散,览之有物。
        四、植物配置的规律
        植物的配置与搭配早在史书上就有相关记载,如今已经延伸出一些 科学的规律,这些经验体现了先人的智慧,都是宝贵的园林相关专业需 要学习的内容。比如不同形状的株行的每株植物之间种植的距离不能相 差太多;孤植树在园林中一般布置在独立的阴凉处,无论作为路边的观 赏还是整体上看都是合理的;丛植作为植被的一个整体常常被用作主景 或主要配景。总的来说,任何植物的配置都应该符合艺术构图规律,与设计者的 理念相同步,能够着重表现植物的总体美感,又不能掩盖单株植物的特性。例如常见的乔木和灌木进行搭配,大片的混合林丛有茂密成林的总 体美感,而单独的灌木呈现了带状或者其他几何构造,具有个性美。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常用的配植规则极大程度上体现了植被的特性。比如配植方式中的“行植法”,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种植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方法的优点:简单却端庄;“矩形栽植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矩形形状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这种方法能够种植较多数目的植被,对环境优化和空气净化有很好的效果;“三角种植法”指株行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这种配置方法往往用于有特殊构造的区域,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类似的 常用方法还有正方形栽植法、环植法、带状种植法等等,具体采用哪种 配置方法还需要根据空间和植被种类进行分析来确定。
        五、结束语
        园林植物配置是为人们寻求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环境,所以在配置过程 中,花草树木,要遵循其自然生长规律,在衬托对比中体现不同的形态,在动势和均衡中协调自然,在起伏韵律中节奏清晰,在层次对比中体现美感,从自然中 来,再回归到自然,这样配置出来的园林,才能让人真正放松身心,有益于健康。
        参考文献:
        [1]韩英超,张美祺.分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