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公路工程处 北京 101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交通行业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安全问题。我国在道路施工建设中一直有所欠缺,导致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公路的施工建设生产中,除了对工程进行的组织领导、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监管措施以外,路基路面的质量控制是当前道路施工的重点所在,所以应该予以重视。
关键词:道路施工过程;路基路面;质量 控制
1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作为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往往会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和养护等项目。与此同时,作为公路工程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路基施工工程既是路面的基础建设,也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建设,与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的使用状况和寿命、投资效益、养护维修,因此,必须严格地监理其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波浪、泛油、裂缝、滑溜等是常见的公路路面早期破坏现象,也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症状所在。而归咎原因,出现以上的问题又往往是在技术上和在路面施工两个方面。面层本身的施工、基础施工及相关联接层施工的设计直接影响面层质量的主要施工环节。而原材料检验不严,又或是使用太过陈旧不配套的施工设备,导致混合料的配合比计量、拌和均匀性、压实度、平整度等受到很大影响。
2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2.1道路路基问题
在不同的恶劣环境下,一些道路会受到热胀冷缩原理的影响,路面出现裂缝;在千差万别的地质构造中,有些纵向的构造排布不够均匀,路面表层就会凹凸不平。我国土地构造也存在着多样性,水文条件也各不相同,一些路面经常出现塌陷的情况。综上所述,问题的出现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特别是我国复杂的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存在,使得路面裂缝、塌方等问题时有发生。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道路建设者们因地制宜,在充分了解当地地质、水文等的条件下,从实际出发,创新性的对公路路基路面方面进行控制。
2.2道路路面问题
道路路面出现问题,其原因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来自于路基内部,另一种来自于道路路面本身。针对路面问题的解决,需要对路面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不能偷工减料,用上足够好的材料,这才是提升路面质量的最直接手段。另外,路面的质量同时需要施工的工人按规范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每一细节都符合国家的法定标准。
3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面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控制沥青层面的材料及配比
在对沥青路面进行施工时,混合料中的骨料较少,可能会导致路面软化的问题,在经历高温之后,稳定性会降低,压实度会减少,弯沉值也会相应地增大,可能也会导致路面的摩擦系数减小。相反的,混合料过于粗糙的话,高温下路面的稳定性会大大增加,但是路面的空隙就会变大,减弱其抗渗水的能力,导致路面水损害的频繁发生。冬季也会出现循环冻融问题,对路面的损害会更大,因此,只有控制好沥青层面的材料及配比才能控制道路施工的路面质量。
3.2控制路面裂缝的问题
在公路建设的操作中,要想实现更好的路面裂缝控制,就应该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雨水的渗透作用对底层结构进行保护,改变以往糟糕的路面结构,防止路面的不稳定。在使用沥青路面对温度的敏感度较大会对路面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路面设计工作中,要对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改变材料的混合比例,防止路面受到过多压力而产生路面的变化。而路面缩水主要是控水结构和塑性材料指标对不同路面结构的影响,要认真对不同材料数据特点进行分析,才能够选取合适的路面材料进行路基施工建设操作,在维持原有的施工要求标准下,及时对相应的设计工作进行调整,努力促进路基材料的使用达到合适的比例。
3.3控制半刚性材料的配比问题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碎石和水泥混合之后大概七天灰浆芯样完整地取出,因此,在施工之前要控制好半刚性材料的配比问题避免水泥碎石混合物料过细,否则,实验检测的水泥量过少,在进行筛选分类混合料和抗压实验时都会遇到问题,路面的压实度也会相应降低,最重要的是七天之后可能取不出芯样。实验证明,过细的混合料会使得物料之间的空隙增大,为了填补空隙就需要更多的水,在一定程度上,水泥和水的控制比例就会不平衡,水泥的减少,水的增加就会大大降低半刚层的强度和压实度,导致半刚层很容易出现裂缝。因此,控制半刚性材料的配比问题,有利于加强路面的承载力和压实度,芯样也更容易取出来。
3.4对压实度以及平整度方面的控制
对压实度进行控制,在道路建设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好的路面在每一层的压实中,都会使路基的干密程度与压实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确保道路质量过硬。在压实器械的选择上,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而定,只有做到承载度与压实度的完美结合,才能让道路建设有着质量上的优势。另外,道路施工必须对平整度有个高度重视,必须严格按照事先的计划进行。
4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质量控制措施
4.1选择合适的路基土质
在道路施工中,路基通常为分解过的自然土,这就增加了施工分析与实验过程,利用实验能掌握自然土性质与特点,然后再应用到施工中。实验分析中,要分析并掌握干容量最大值与自然土含水量,这样测量才能达到标准。通过实验发现:土质颗粒会影响到土层回弹,以正比关系呈现,土质颗粒越细小,回弹量就越小。为保障路基坚实度,通常会考虑砂性土建设路基,借助排水固结法等形式处理路基,这样才能减少路基重量,避免沉降,还能于处理中做好加载实验,最大程度排出土层水分,同时这也是提高土层稳定度与强度的方式。
4.2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公路的几乎全部重量都靠基础部分即路基承载着,因此,要想控制公路路基的质量,就要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路基的含水量适当。导致路基的承载强度不断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较小的含水量使得路基变硬,路基下会渗透进雨水;一方面是过量的含水量导致路基的承载强度下降。另一方面是要选择合适的压实器,将路基的土层混合均匀将路基压实,控制好路基的碾压度。
4.3提高路基压实密度
路基整体强度可通过弯沉值进行判别,所以路基稳定性与强度必须满足弯沉值要求,以逐步提高密实度与压实度。在现实中,需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充分利用现代工艺,以不断提高路基整体质量。另外,道路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并且间隔距离与时间很大,所以要从整体上综合分析,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形成有效的技术团队与专业人才。
4.4提高路基施工的技术水平
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要提高路基施工的技术水平,平整度要求较高的路面和基层路面要区别开来。平整度要求较高的路面要求稳定度和平整度较高,确保行人的安全和行车的舒适度。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设计好压实的程序,选择适合的压实器来进行施工。
5结语
总之,在路面路基的建设施工中,路基的稳定性能直接影响到路面的结构,进而对交通运输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关于施工建设人员施工建设标准的要求下,以及在不影响施工效率的衡量中,应该考虑到路基材料的使用,相关的路基设计人员应该选取合适的材料比例,不断开发和利用更多新的材料,促进路基施工建设的完善,带动公路工程发展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万明华.解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6.
[2]尹升.有关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3]顾荣林.路基路面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6.
作者简介:王伟波(1985.06.09);性别:男;籍贯:北京市;民族: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路基路面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