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一甫
[导读] 摘要:从近两年的工程实践情况来看,这一目标有希望提前完成。
        身份证号码:41052319900209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从近两年的工程实践情况来看,这一目标有希望提前完成。随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其安全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与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明显差异,不能采用以往的工程安全管理办法,需要尽快构建新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各类安全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筑安全;施工管理
        引言
        装配式建筑作为目前一种主流的施工类型,具有建造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等优势,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首先通过论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特点,探讨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安全施工的必要性,最后,结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存在的施工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策略,以期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安全施工提供借鉴。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安全施工的必要性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对其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消灭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减少安全事故,避免发生人员伤亡,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按时完工。例如,在构件吊装作业中,吊装的构件重量大,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安全管理中的重大危险源,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吊装安全事故,则会导致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停滞。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主要安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主要安全风险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风险,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不需要在现场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搭设,简化了施工流程。在施工前统一完成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加工后,采用专门设备运输至现场,并在大型起重机械的辅助下进行吊装。在全新的现场施工模式下,安全管理的内容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容易因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现场施工防范措施不足等,引发新的施工安全问题;(2)现场吊运作业风险,预制混凝土构件通常体积大、重量大,增加了现场吊运作业的难度。容易因吊装机具型号不匹配、吊点与吊具不匹配等问题,导致预制构件在吊运过程中出现倾覆、坠落等严重的安全问题。而且现场使用的运输车辆也是大型运输车辆,受现场作业面限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3)多专业、多设备协调施工风险,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受前期的施工方案设计和预制构件生产情况等影响较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增加现场施工安全隐患。在现场施工中,需要处理好不同专业的施工协调问题,如果使用多台设备进行吊运,还要避免设备之间出现交叉碰撞风险。但从工程实践情况来看,由于现场指挥和安全监管不到位,仍存在较高的施工安全风险。
        2.2装配式混凝体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
        出现上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因素:(1)人的因素,人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要素,其自身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比如一些施工人员着装不规范、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等,容易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受到严重的人身伤害;(2)物的因素,具体包括机械设备因素和材料因素等,其中材料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还会直接影响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比如使用的吊钩不牢固,临时支架承载力不足,都容易引发安全问题。施工机械设备因维护检修不及时,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故障,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3)施工工艺及环境因素,施工工艺的选择除了要满足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还要充分考虑现场施工环境,比如吊装设备的规划要充分考虑现场作业面限制,在大风和雷雨天气施工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等。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时间尚短,施工单位经验不足,容易出现安全管理漏洞。


        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措施
        3.1人为风险的控制
        从前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类风险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看到,人为因素对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对人为因素的防控也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持续的安全宣传教育,如对安全事故现场案例的播放及分析工人发生安全事故后的各种结局等方法,直观地让工人体会到不重视安全的后果,主动提高安全意识。2)人员安全培训。施工人员专业素养是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掌握装配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技能,引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专业安全培训机构,定期开展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理论与实操培训。另外,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派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去日本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成熟的国家学习,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为我所用。3)加强安全监督。除了完善各阶段的安全监督范围、细则外,安全监督工作不止于工作本身,而是要留下相应的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这样才能落到实处。4)严格执行持证上岗、杜绝防护不全人员施工。建立能够有效执行的、具有影响效果的奖惩措施。
        3.2机械风险的控制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大量使用机械,施工中需对这些机械进行全过程的持续监控,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范围内,并留有相应记录。对机械的选择则需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而不能过分地考虑经济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则需对机械合理使用,不能超出其能力范围。
        3.3材料风险的控制
        对施工中所涉及的各类材料物资,特别是装配式建筑中大量使用的预制件、吊装构件及临时支撑系统,在安装使用前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并审批通过,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3.4方法的控制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除了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按照规章制度施工外,其实新技术的应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上海市在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同时也在大力推广BIM的应用,通过施工模拟、碰撞等各项BIM技术点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前发现并消除装运、吊装就位等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且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规范施工方法,实现施工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
        3.5用电管理
        在安全用电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安排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或三相五线制系统;三级配电系统和两级漏电保护系统。开关箱作为末级配电装置,与用电设备之间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负荷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护套不得有龟裂和破损的现象。施工人员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且不得有接头,禁止擅自接长电源线使用。尽量使用手持式Ⅱ类电动工具。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另外,还应当经常组织施工人员实施必要的安全用电培训,尤其是电焊工与电工应当不断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尽可能地规避人为因素所引发的安全用电事故。
        结语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的优点,代表着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城市现代化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在施工前,严格编制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安全可行的新技术,对涉及构件的吊装、运输等工作严格按照工序标准进行,安全管理部门应划分细致明确的岗位职责,确保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J].建筑施工,2016,38(07):991-992.
        [2]李浩,马文文,董润萍,戴承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解析[J].城市住宅,2018,25(10):123-126.
        [3]廖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施工管理初探[J].居舍,2018(22):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