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国办发「2016」27号总体要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将引体向上作为中学男生的必测项目,加大对男生力量训练的关注;衢州市教育局基教处〔2018〕15号《关于实施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天天向上”行动的通知》中指出:根据对2017年全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抽测结果分析,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两个项目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均偏低,是我市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短板;本人在一线课堂教学中持续关注初中男生引体向上成绩,该项目成绩令人堪忧。结合教育部和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我尝试以课堂学技术,课后练技术,大型活动展技术教学模式,采用“多措并举”的对策来帮助提升初中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男生,引体向上,学,练,评,家校合作
一.学情分析,明确目标
1.2017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测成绩统计结果,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平均分为45.63分,合格率为55.73%。
2.衢市教基〔2018〕15号《关于实施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天天向上”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2018年,全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男生引体向上项目合格率、优秀率分别提高20个、10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全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男生引体向上项目合格率、优秀率分别达到60%以上、20%以上,全面抬升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短板。
3.以柯城区**中学为例,学校于2019年3月对近三届初一年级男生引体向上项目数据进行了统计,所有男生引体向上平均个数为1.5个不到,“0”个同学占比56%强。
无论从浙江省大一新生,衢州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要求以及我校初一学生等三个学段男生引体向上项目成绩统计结果看,引体向上项目是当前男生体育健康素质中非常薄弱的一项。怎样提高男生力量类素质,是我们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统一思想,科学管理
1.策划实施方案。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引体向上项目学习水平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对抬升学生体育素养,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都起着重要作用,特制定**中学关于“天天向上”行动实施方案。
2科学制定细则。学校召开全体体育老师学习关于引体向上项目肌肉训练的动力学和解剖学原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会,以增加体育老师专业知识的储备;通过此类的培训要求每位体育老师对引体向上项目动作结构、动作原理、教学方法了然于胸,能够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学校还组织班主任、班级导师、小组长召开关于如何监督和指导学生参加引体向上锻炼的知识讲座,让他们了解引体向上项目的特点并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3.确定教学计划。借助“一师一优课”活动平台,学校所有体育老师同课异构一节初中男生引体向上示范课。全组开展互学互看互评活动,撰写教学反思,结合引体向上动力学原理和解剖学原理讨论教学重难点和实际操作中可预见性问题和解决办法。最终形成“课内学技术,课后练技术,大型活动展技术”的教学思路,制定出各年级确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单元教学计划。
三.阶段教学,狠抓落实
1.体育课上学技术(学)
1.1第一阶段:从学会发力到实现“0”的突破。这一阶段为基础期,主要针对初一、体重超重和力量弱的学生。这个阶段用时最长,投入最多,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具体的练习方法如下:
(1)直臂悬垂。两手正握杠,使身体静力悬垂,坚持到一定时间再下杠。
(2)横向走杠。两手正握杠,使身体静力悬垂,靠上肢力量左右横向移动。
(3)屈臂悬垂。两手正握杠,第一下跳上,使下颚过杠屈臂悬垂,坚持到一定时间再下杠。
(4)摆动练习。两手正握杠,直臂悬垂,以脚带动身体成正弓反弓状态来回摆动。
(5)反向划船。选用低单杠或双杠,双手略比肩宽抓握杠。脚尖朝上、脚跟着地,收紧腹部及臀部,肩、背、髋、腿尽量呈一直线,保持躯干稳定。上拉时,肩关节先做后移、固定,将背部收起(肩胛骨夹),手再接着拉(手肘保持微微内夹),感受背部肌肉紧缩。让胸口靠近杠后,再利用背部力量控制下放速度,感受背部肌肉被拉长,直到双手伸直即可。
1.2第二阶段:从“1个”到“多个”。这一阶段为提高期,针对有一定力量基础的学生。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和提高引体向上的数量。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1)折刀引体向上。练习折刀引体向上可在双杠上完成,手臂大约与肩同宽,采取正握姿势。用横杆训练时,肩部始终要收紧,手臂也不能完全放松,肘部微微弯曲。将双腿向上摆,把双脚脚跟搭在另一杠上,双腿要完全伸直。这是该动作的起始姿势。 然后平缓地把身体拉起,伸直的双腿向下压以帮助完成动作,最后使下巴高过横杆。
(2)仰卧助力引体。练习者在较低单杠上成仰卧悬垂,由另一名学生握其跟腱处并抬至水平位置,帮助其引体向上。对于肥胖或力量太弱者,则在侧面再站一人托其腰部共同帮助上拉。
(3)缓冲引体向上。又叫离心引体向上,在低杠上借助起跳弹力拉起身体,然后保持发力,直到不由自主的掉下来,下来时缓慢放下,越慢越好。
(4)借力引体向上。练习者跳上高杠, 小腿向后折叠,一名同伴在身后抓住脚踝,练习者在同伴的帮助下连续进行引体向上。对于肥胖或力量较弱者,则在侧面再站一人托其膝关节处,扶其腰部共同帮助上拉,给予练习者的力量需根据练习者的当时的力量情况进行合适的改变。
(5)摆动式引体向上技术方法。在摆动练习的基础上,当身体处于反弓过渡到正弓后,紧接着用力拉杠,使下颌越过单杠——合理利用蹬腿、收腹的惯性,抓住时机完成引体。
1.3第三阶段:从“多个”到“满分”。经过两个阶段的练习,学生在技术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能力,引体向上的成绩基本能达到6~8个左右。但要达到满分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加强肌肉耐力练习,多次、重复的训练。学生重复性的练习往往动力不足,所以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练习的积极性。为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主要采用奖励法、互助法、游戏法等形式。
2.体育课后练技术(练)
2.1课课练。体育老师在开学初对所任教班级学生进行一次引体向上的测评,然后根据测评结果将班内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每节体育课最后五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练习,并进行阶段性评价。练习和奖惩相结合。小组采用“捆绑”方式进行考核。
2.2课间练。由班主任组织,小组长协助,利用每天的课间十分钟,午餐晚餐前后时间,课外活动,大课间等碎片时间进行锻炼。
2.3家家练(家校紧密合作)
家长会上,体育老师除分析每位学生体育课上的表现、体育成绩外,特别要强调的是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成绩。强调这两个项目的重要性,提高家长们的思想认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在校每周的几节体育课,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家练习的时间,形成家校合力。因此,将项目练习作业化,试行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确定锻炼内容、锻炼强度、锻炼时长,有记录,有检查。为更有效的落实假期体育家庭作业,体育组专门制定了各个年级的练习计划和体育家庭作业反馈表,家长每天记录学生在家练习情况,拍照或小视频记录学生练习过程,每天晚上八点半前上传到班级微信群,由专人负责统计并公布结果。
3.大型活动展技术(评)
3.1校运动会上比一比。一年一度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单独设置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等比赛项目,要求全员参与。项目分别设个人奖和班级团体奖,班级团体奖按班级平均个数从高到低排名,按照集体项目双倍积分算入运动会班级团体总分。
3.2体育月考中测一测。学校下发《关于体育薄弱项目计入文化考试总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男生1000米、引体向上,女生800米、仰卧起坐确定为我校体育薄弱项目。初一、初二年级期中、期末考试,初三年级每次月考将此两项体育成绩计入文化考试总分。
四. 反思总结 探究突破
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困惑:个子特别瘦小的,体型特别肥胖的等特殊学生群体在该项目中如何突破?怎样把项目做得更精细化些?家校合作方面,我们怎样更有效地挖掘和发挥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其他薄弱体育中考项目,如:实心球,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强化和跟进是否在引体向上项目的开展中有可借鉴之处?这些都是我们思考和探究的方向,在学生薄弱体育项目的学、练、评等方面,我们将继续探索更适合、更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杰,季梅娣“多管齐下”提升高中生引体向上成绩[J].运动,2018(6):107-108.
[2] 杨峰 加强补偿性体能练习 提高引体向上水平 [J] 教学实践 2019-08 : 54-55
[3] 王天武 如何提高引体向上的成绩 [J] 体育·美育课程教育研究 2019 年第 35 期: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