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用心付出——争做"四有"好老师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严玉莲
[导读]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爱是教育的根本,
       摘要: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爱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的教育是缺少灵魂的。好教师就是仁师,没有爱心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的。教师只有将自己的爱融入,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才可以进一步教育学生。爱心是学生进入知识的第一个门,启迪学生的心灵。那么本文就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展开研究。
        关键词:爱心;师德师风;理想信念
        引言:
        在学生接受教育的道路上,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的幸运,好老师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理应是文化、文明的发扬者,在教授学生的时候更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身从思想观念到生活习惯,从心灵到外表,都要做好榜样。根据“四有”标准评判自身,先“立己德”再“树人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成为人才,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将教书育人作为自身的根本。
        一、做好老师,要具备理想信念
        作为一个老师,在进入教育行业之后,就理应建立正确的理念,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真正意义上做好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传授知识,用自身优秀的品德去影响学生,促使所有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学习到做人的道理。极为关键的是坚定的信念代表着教师承担着自身的任务以及社会的责任,只有坚持自身的信念才能够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将传授知识当做自身的任务。由于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中的引导者,那么首先教师自身就必须先要建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将教书育人当做是自己的根本,注重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
        二、做好老师,要具备道德情操
        好老师必须要持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将正确的道德观念传输给学生。教师不单单要传输知识,并且还必须以身作则,给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观。知晓善恶、明辨是非,这是教师必须要教授给学生的[1]。现阶段要求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因为德是极其关键的,教师必须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可以正确的运用。教师在处理自身和集体、小我和大我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履行自身的职责,知晓自身的任务,创造教学佳绩,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教师在教育的时候,必须具有无限的奉献精神,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道德观念。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大禹治水》这一课时,在讲授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引入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百姓可以过上安稳的生活,愿意牺牲自己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为百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那么教师在教授此堂课的时候理应正确地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三、做好老师,要有知识素养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完成日常的教学,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教师在了解每位学生的基础上,极大限度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且,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必须积极进行研究,创新授课方式。从始至终,一名优秀的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具有丰富渊博的学识,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条件。一名优秀的教师理应具备宽泛丰富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坚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精准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心理知识[2]。这时候教师不单单要对教授的科目有着准确的把握,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精”即对专业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必须知其所以然。“博”即了解此项科目的相关知识。为了不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那么教师就必须要及时充实自身,学习更多、范围更宽广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擅长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文章,后续提问学生觉得此篇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吗?在学生肯定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要想自身的文章写得好,那么就需要持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只有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写出优质的文章。
        四、做好老师,要具备仁爱之心
        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给每位学生来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需要融进自己的爱,倾注进精力,促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师深深的爱,更好地和教师谈心沟通。在学生情绪不佳的时候,教师就应该主动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关爱,进一步说出不开心的原因,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点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例如,在教授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到雷锋叔叔是一个善于帮助弱者的人,具有爱心的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那么就一定有雷锋叔叔的身影。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也要充满爱心,遇到老人或者是弱者的时候要伸出援助之手,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小学生形成优秀的品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理应将教育学生当做是一份光荣的任务,要时刻规范自身的行为,要具有师德、热爱学生的心,谨记自身的任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忘及时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教育事业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努力成为新时代中一名优秀的“四有”老师。
        参考文献:
[1]牟月娟.以爱之名,用心付出——争做"四有"好老师[J].小品文选刊:下, 2017(1):21-21.
[2]田秀忠.以爱之名 用心做教育[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