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幼儿时期既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习惯影响素质培养,素质会通过习惯表现出来,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的素质。
【关键词】游戏 幼儿 自主习惯 学习习惯
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养成的摇篮。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今社会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是娇惯溺爱的,所以教育者要创设情境,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去,通过主体实践活动感受体验,自主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一、幼儿习惯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陶行知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娇惯溺爱,家庭成员教育观念不一致,行为培养方法不恰当等原因导致幼儿习惯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自理能力特别差、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主动思考、不会倾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最能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它不仅使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再现,而且为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习惯
“孩子每天要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吃饭、穿衣、学习......而他们最喜爱做的事情却是游戏。孩子在进行其他活动时,也常常伴随着游戏。如洗手时玩肥皂泡,吃饭时玩小勺,干活时玩劳动工具。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常见的事。他们不仅在游戏中生活、劳动,而且在游戏中学习,可见孩子整天的活动都离不开游戏。”所以我认为将培养幼儿的自主习惯贯穿于游戏之中是再恰当不过的。
(一)在游戏活动中注重多让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动手习惯。
现代儿童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动作是建构智力大厦的砖瓦。”幼儿天生好动,在游戏中会产生积极情绪,而积极的情绪是学习的推动力,使其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要在游戏活动中尽量为孩子们创造动手的机会与条件,如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游戏活动,在美食屋这个区域游戏活动的设计中,幼儿会和伙伴之间协商扮演什么角色,一会扮演大厨亲自动手做出美味的食物,一会扮演客人去品尝美食,幼儿在其中体会到了做饭的乐趣,回到家之后幼儿会主动要求参与到妈妈的做饭之中,帮助妈妈择菜、洗菜,吃饭之前准备碗筷,而不是等待家长将饭喂到自己的嘴里,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自主动手的习惯。
(二)在游戏中注重幼儿的亲身体会,培养幼儿自主服务的习惯。
“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手段,他们做游戏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模仿成人的一些言行动作。孩子坐过公共汽车,就会玩开汽车的游戏,学司机如何开车、修车,学售票员卖票、报站,请乘客给老、弱、病、残、幼让座,孩子有了看战斗故事的情节的戏或电影,就会玩打仗游戏,小朋友都争着扮演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游戏使孩子进入了角色,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所扮演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有利于孩子学习成人的良好思想品德。
”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主体,其情绪变化往往受到游戏活动的制约,幼儿情绪常是随着游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游戏活动通过假设情境可以培养幼儿丰富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三)在游戏中注重挖掘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幼儿自主思考的习惯。
结合不同年龄班的实际状况,选取适合于各个年龄阶段的游戏,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使幼儿自己积极主动思考挖掘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小班幼儿想象力较低,应启发幼儿多看、多摸、多动。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是创造潜能发展的最佳阶段,思维最活跃,没有思想负担,应启发幼儿发散思维,促进其创造想象的发展。如在游戏中发现一幼儿玩积木的专注场面,三角形积木做水龙头,长方形积木做香皂,给布娃娃洗澡、洗头,十分认真,还有将圆形积木当苹果、饼干等食物喂布娃娃吃,这种想象以物代物的做法,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萌芽,教师应及时肯定,并加以保护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自主思考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意见。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一)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上课时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身上,所以教师的教学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其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大班的幼儿我们可以进行音乐游戏“捉泥鳅”,让全班幼儿围成一个大圈,所有同学都将两只手举起来大约与肩同高,左手伸出食指,右手五指张开,听到老师唱到“泥鳅”二字时右手就去抓旁边伙伴的左手食指,同时将自己的左手食指收回避免被伙伴抓到。在这个游戏中所有同学都会竖起耳朵认真的听老师唱,恐怕错过了被伙伴抓到,通过这个游戏能够很好的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习惯。
当优美、舒缓的间奏音乐响起,让幼儿把书当娃娃轻轻地抚摸;当欢快的音乐响起,教师与幼儿一同拍手、动作;让幼儿大声地学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让幼儿体会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心情、语气的变化;让幼儿听方言与纯正普通话的语音,谁更和谐、动听;让幼儿模仿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感受插图中生动、可爱的形象,让幼儿体会排列整齐,大小适宜,工整秀美的汉字形态美。总之让幼儿在美的感受中,获得满足。使幼儿在文学作品中去发现哪里美,并感受这些美,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养成发现美、感受美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用心倾听的习惯。
孩子在幼儿时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都想去试探,以至于孩子在上课时外面有一点的动静都会将头探到窗外去看个究竟,对于老师说的话不能认真的倾听,导致幼儿的学习成绩不佳。在幼儿不注意倾听时我们可以做个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例如在“小小邮递员”这个游戏中,当幼儿听到“当当当”的敲门声时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到邮递员的身上,竖起耳朵认真倾听,渴望邮递员将信送到自己的手中,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用心倾听的习惯得到了培养。
综上所述,由于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愿意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去。所以,以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幼儿日后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大戴礼记﹒保傅》
[2]陶行知《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国农村教育》,2005年Z1期。
[3]孙云晓、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