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创新教育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互结合已经逐步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风向。本文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前言
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充,几乎所有的习题资料,答题方案,讲义视频以及难点解析等都可以被学生较为容易的获得。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力量”,鼓励并且支持信息技术走入课堂,走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缺陷
传统教学模式固然值得借鉴和应用,但是一味的照旧只会使得我国的数学教育水平维平,很难得到质的提升,这是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固然缺陷。
(一)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不难发现,在过去学生于教师之间存在着一种较为难以阐述的“情愫”,这种情愫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于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教师也很难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学习状况,单纯的纸面成绩往往是不足以反应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的,但是纸面成绩又成为了教师判断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内容的唯一介质,因此师生之间的隔阂油然而生。
(二)课堂时间较少,教师难针对性地指导
数学课堂一节课仅仅只有四十五分钟,在如此有限的时间之内,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很多学生也很难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全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因此存在着一种班集体较为明显的问题:成绩优异的学生成绩会越来越好,成绩较差的学生会容易自暴自弃,跟不上进度。那么这就是传统教学所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矛盾。
二、“互联网+”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善于利用多媒体资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性体,教师应当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天赋。教师善于使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认同,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差异化能力培养。
例如,在进行空间几何图形讲解的时候,不难发现如果教师单纯的使用点坐标或者是空间坐标进行点位置表示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出小差,不愿意跟着教师的“数量化”坐标去寻找“点”,但是,将所讲解的点坐标上赋值一个动漫小人物或者是由动漫人物进行“牵线”那么学生的注意力是明显不一样的,这种数学课堂氛围的变化也是可以明显得到活跃改善的,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因此而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表达方式加入到多媒体之中去进行传统公式的表达,这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翻转课堂,微课录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视频教学软件也随之诞生。根据可靠调查研究,学生在课堂之中是无法实现四十五分钟注意力完全集中的,只有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黄金时间段,并且每个学生的“黄金时间段”并不是相同的一段时间,应对这种注意力集中黄金时间错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微课的录制。微课可以方便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查漏补缺。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设微课交流版块,与学生保持即时通讯,学生在第一时间能够收到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教师也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并且以此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这样能够极大的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间的融洽交流,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反馈时间差。
(三)改善传统教学,优化教学方式
新课改后,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教师对于课程平台素材的选材一定要紧紧围绕所讲知识点,符合学生当前需要而选取合适的素材,切记为了“迎合”学生兴趣而去选取不正确,不合适的课堂素材。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PPT或者是微课视频进行一种知识网的构建,进行大类和小类的建设。比如说母目录是方程、几何。在这两个母目录之中再丰富,这样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进度和目标有明确的了解。学生也更容易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所以说,选材正确学生才能够得到正确的发展。初中生由于其自身经验的匮乏,对于初中数学的思维学习依旧停留于小学的记忆阶段,过度的练习和繁琐的讲解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感,学生自身也不具备知识网构建能力。但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所构造的知识网体系更容易在学生脑海之中产生一种深刻印象,这种印象远远比文字传递或者是文字解释的印象要强烈的多。学生也能够通过各类经典的习题或者是解题方案去学习并且构造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这才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笔者认为将静态的记忆知识传播转换为动态的探索式传播或者是清晰的知识网结构传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更愿意去探寻一个有一个的知识点。
(四)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师生沟通
如今,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都相对较重,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将课堂时间利用于知识点的讲解,一方面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限制,另一方面就是距离条件的限制,这都使得教师很难与学生有进一步的反馈沟通,难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自主构建交流平台,让学生家长为孩子创建QQ号或者是微信号,统一加入到学习交流群之中,教师在学习交流群之中对于学生的困惑进行定时答疑,将每日的教学讲义和教学要求上传至群文件之中。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反馈教师课堂之中讲解的不足之处,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反馈的内容进行重点“预设”,形成每日最佳的导学稿,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感觉自己的意见被采纳了,取消传统教师与学生之中的隔阂感,保证了师生之间有一个更为良好的交流环境。笔者认为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进行不同难度等级的作业布置,切实的帮助到每一个学生进行适当的能力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进一步加强网络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充分利用好学生所感兴趣的“点”并利用信息技术加以结合呈现,必然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摆脱枯燥现状,实现教学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明石兰. 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13)
[2]丁玉梅. “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教育. 2018(24)
[3]互联网在高数教学中的应用[J]. 周顺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6)
[4]从“互联网+数学”到“数学+互联网”的教育转型[J]. 吴琦,张继爽,王萍锐.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