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心育作用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徐晓琛
[导读]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美术教学在经过数次整理革新后,教学以心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彰显个性,感悟生活,获得美的感受,教学改革的浪潮从未停歇,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美术教学在经过数次整理革新后,教学以心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心育作用
引言: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它是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心育教育
目前,美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已经创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美术课堂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积极向上,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本身就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教师通过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上课情绪,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的精神受到积极的刺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充分的体现自身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自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一课时,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教师要激情饱满,拒绝沉闷的上课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情绪影响,让学生在繁忙的文化课中体验美术课堂所带来的轻松愉快的感受。
(二)鼓励学生
初中生正处于敏感多变的青春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受到挫折,信心也难免受到打击,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性的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要激励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从而发挥心育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校园春天的景象,可以设计美术活动,走到校园中去,让学生根据主题设计标志和海报,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活动逐渐树立自信。
(三)加强合作交流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美术实践活动,通过和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活动中得以发表和认同,减缓学生内心世界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美术活动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融进班级,减少学生的压力,小组合作的模式在学习效率上更高,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得到高效的解决。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时,教师让学生六人一组设计请柬,每个小组所确定的请柬的主题由自己设计,每个小组所设计的请柬的样式由小组讨论后决定,在交流合作中,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学习压力得到了较好的释放,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心育是无形的,通过有形的教学形式慢慢的渗透于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得以心灵解放[1]。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美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雕塑、油画、剪纸等,每一种形式都是艺术的表达,都需要有正确的审美,才能体验到作品的艺术感,尤其是针对一些雕塑,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艺术,初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多的形体雕塑,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眼光欣赏雕塑的线条美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民间美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作品,从民间美术作品中得到美的体验,促进学生美术思维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从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得到美的体验,学生有了健全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形成健全的自我人格。
二、通过美术作业渗透心育
教师要通过美术作业渗透心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作业需要学生经过详细的规划来完成的,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同时还需要依靠多种工具来完成,因此作业十分考验学生的耐性和毅力,很多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会失去耐心,作业质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耐心,让学生在作业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持久力和耐力,从而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时,其中涉及“装饰画”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布置美术作业,让学生自主的做一幅装饰画,为了激励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制作比赛,学生在做完后,可以在下一节课拿到美术课堂中进行评比和展览,通过作品制作,锻炼了学生的耐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心理教育[2]。
三、通过课外美术活动渗透心育
    教师要合理的设计课外美术活动,通过美术活动渗透心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美术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有美术主题演讲、美术作品展览、美术制作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展开的,学生们可以交流美术制作经验,分享美术学习心得,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也可以进行高效的交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活动交流,有利于开放学生的心灵,现在很多初中生有交流障碍,学校给学生提供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打开心扉,促进其人格健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初中美术教学渗透心育,对于初中生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科学设计课堂活动,加强心理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1]冯继霞. 浅析美术对学生的心育影响[J]. 科技信息,2010(18):285.
[2]向在淞. 论美术教育的心育作用[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8):251-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