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7期   作者:罗葵葵
[导读]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许多行业领域得以蓬勃发展
        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许多行业领域得以蓬勃发展,建筑行业领域尤为突出,建筑规模逐渐扩大,但是房屋建筑结构质量仍是首要目标,对此,必须做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工作,为后续建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本文将围绕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展开相关论述,希望对业内外人士有所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基础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建筑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民用建筑数量在不断增加。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影响房屋建筑质量、施工成本的重要因素,建筑企业需重视其设计质量。
        1简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1.1提前性原则
        所谓提前性原则,强调的是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的准备工作,任何一项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前期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对整个工程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房屋建筑基础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对房屋所处环境的考察以及针对房主要求所做的设计规划等方面。掌握提前性原则,做好设计准备工作,为房屋结构设计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准备过程中可以对房主的设计需求进行有效整合,并且能够提前找出施工重难点问题,可以为之后的具体施工设计提供极大便利。
        1.2全面性原则
        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加以考虑,因此,设计人员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在房屋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工作开展前,需要以全面的眼光考虑房屋的功能用途,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而现如今在房屋建筑基础设计上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过多关注房屋美观性,而相对忽视了实用性,这一现象正是违背了全面性原则,没有将房屋的实用功能与美观感受二者加以全面比较。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因素
        2.1基础设计中的地质条件
        房屋建筑中的地质条件,基本上决定了基础设计方案中的承载能力,房屋建筑中地质条件的范围很广,其原因也很多,但是其中有两个条件对房屋建筑中的基础设计影响是最大的:(1)地基持力层的条件,地基持力层是和基础相互关联的土层,这个土层是支持且承受房屋建筑负荷的主要部分,所以,持力层土质的特点、压缩模量、持力层的承受能力等的实际情况必须是房屋建筑基础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原因;(2)桩基穿过土层的状态,也是需要注意的条件,包括土层当中地下水的分布实际情况以及桩基穿越的能力等,基础的选型过程中需要把这些因素完全考虑进去。
        2.2环境因素
        在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工作开展前期,设计人员需要重视地质条件因素的影响,而在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则需要考量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整个环境因素当中,有不可抗环境因素和可抗环境因素两大类,一般而言,温度作为不可抗环境因素的突出代表,对房屋基础设计工作的影响较为常见,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有可能打破房屋基础的稳固状态,容易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而可抗环境因素,也就是可以人为调节的环境因素中,主要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主,比如桩基入土深度的调节等,这些问题虽然也同属于环境因素之中,但是只要工作人员稍加控制,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2.3上部结构
        所有建筑均由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两部分构成,民用房屋建筑也是如此,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结构可相互作用、协调。上部结构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不仅受到其受力构件质量、强度的影响,同时也将受其地基基础变形情况的影响。在设计地基基础时,也需充分研究民用建筑上部结构刚度(不同上部结构对地基基础变形适应能力均不相同),为保证民用建筑设计、建设质量,设计人员需充分掌握建筑上部结构刚度特征并科学设计其地基基础。


        3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的设计要点
        3.1独立的基础设计
        独立的基础设计理念分为两种,分别是柔性以及刚性,在进行独立基础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当地施工的地基土质特点,例如说:地基土压实密度很大而且压缩性比较强的话,那么施工的时候最好就要运用刚性的独立基础设计,如果当地施工的地基土质特点是其他情况的话就采用柔性基础,目的是为了有效的避免由于地基土的压缩从而引发的不均局沉降。由于我国现阶段大多数的民建工程所运用的是独立基础设计的方法,且这种设计方法还具有着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多数情况的时候独立基础设计方法大面积的运用在柱下基础当中,然后与浇筑混凝土一起浇筑,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还要把柱荷载的偏心距作为接下来判断的根据,从而来判断出断面是采用矩形还是方形。
        3.2桩基础设计
        之所以在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中进行桩基础设计,关键在于桩基础的承载力优势。只有将桩基础设计地科学合理,才能为整个房屋建筑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关于桩基础的设计工作要点,主要有两方面:①增加桩基的密度,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房屋建筑的框架结构来做出的相关设计,此举对加大桩基承载力度效果显著;②调整桩柱各部分的长度比例,这一设计要求应该根据实际房屋结构情况灵活变化。
        3.3筏形基础设计
        筏板基础指的是底板连接成整片的基础,其主要分为梁板式基础与平板式基础两种。筏板基础整体刚度较大,可避免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民用建筑中采用此种基础还可为业主提供广阔地下空间,且可补偿基底受力。在确定筏板基础厚度时,需通过计算其抗冲切、抗剪切力确定。筏板基础计算过程中可选用简化计算法、考虑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的方法等。
        3.4桩箱的基础和设计要点
        桩箱基础是用于桩基础以及箱形基础,桩箱基础的特点是:抗弯的强度比较高、卸载的能力较强而沉降的能力比较小。所以此措施经常性的用于地基上建设房屋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以及强度很大的重型建筑,也适用于沉降要求比较严格的房屋建筑。桩箱基础的设计难点是布桩方式的选择问题,因为不同地点的地基土质的差异性很大,要是运用全场布桩的措施会让各个桩体桩顶的反力出现不同,对基础底板来说,每一个地方的受力都是不均等的。要是想确保基础的承受力达到理想效果,就要保证底板既有一定的厚度,在实际设计中可以运用调整布桩的方法,适当提高中间部位桩间距的措施,充分运用基础底部桩间体的承载力,通过分担基础底板的受力方法,从而到减小底板厚度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质量,建筑单位必须要做好相关基础设计工作,切实遵循房屋基础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鉴于影响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工作的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施工因素两大类,建筑单位应该调配专业工作人员做好地质勘查以及施工监督两方面工作,尽可能地将这些因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化。此外,最重要的是,在进行基础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要把握好设计要点,侧重于桩基础、独立基础、桩箱基础以及箱筏形基础的设计上,力求基础设计工作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为房屋建筑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薛文花.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278.
        [2]宋红胜.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探讨[J].低碳世界,2017(18):
184-185.
        [3]余晗.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6(11):18,29.
        [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