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园林工程也蓬勃发展起来。在园林建设施工中,采用新技术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促进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园林施工建设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施工新技术的运用。结合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的应用展开分析,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技术;园林工程;应用
引言
新时期我国在城市园林景观及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无论是知名的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及下县城市建设,园林景观建设在城市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园林工程建设开展离不开技术支持,高新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益及景观生态价值。同时,高水平的新技术及工艺,还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公园建设质量,保证园林项目建设整体施工的顺利进展。主要研究园林工程中新技术新工艺理念,分析园林工程中新技术新工艺运用,为园林工程企业在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方面提供可行性建议与意见。
1园林工程的特征
城市的园林工程主要就是针对园林的景观建设与建筑的构件。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施工项目,其中有园林道路的铺设、园林植物的配置等。与其他的市政工程相比,园林工程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专业性。由于园林工程的施工中涉及到多项的施工项目,其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对施工环节进行专业化的分析。根据设计部门与施工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将施工中的风险降低,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二是艺术性。由于园林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园林景观的创造与氛围的营造,这一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美观性要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一定的艺术性特点与植物的不同颜色特征,提高植物的观赏周期与观赏的价值。
2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2.1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化的物种结构奠定了我国“世界园林之母”的地位。我国园林工程通过对不同植物类型的搭配和不同物种配比形式,营造出各种形式的景观效果。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植物资源的独特性和发挥我国物种资源的多样性,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应遵循总量适宜、植物多样、合理配置、景观秀美的现代化城市绿地系统原则。
2.2注重结合自然环境
建设城市园林时,应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规划。由于我国地域范围较广,各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差异较大。所以,在对不同地区进行绿地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能够完全适合当地土质气候条件的树种,确保树木成活率,避免随意塑造只为迎合季节的形象工程。与此同时,在乡土树种的选择上,应按照针阔混搭,观叶、观花和观形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园林绿化。
3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3.1膨胀止水胶技术的应用
裂缝渗水漏水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园林施工中,工作人员一般使用无定型膏状体的新型无机溶剂膨胀止水胶进行施工,其遇水发生膨胀的特性可以起到防水防漏的作用。作为一种聚氨酯类材料,遇水膨胀止水胶具有十分特殊的物理性质:一是单组份无定型,二是结构密实,三是遇水膨胀。针对该物质的特性,施工人员可对需要密封的接缝区域进行防渗漏处理。一旦接缝内进水时,橡胶材质的弹性能够产生足够的压缩应力,同时膨胀止水胶遇水膨胀,体积增大,将缝隙填塞满,从而防水防漏。膨胀止水胶技术不仅能应用到结构缝中,还广泛应用于管道、钢筋中,使充分发挥双重止水作用。
3.2城市用水回收技术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当前较热门的社会发展项目,而园林工程的建设又与当地水资源的活动情况息息相关。如果可以采用更加科学的施工技术,将会扩大水资源回收的影响范围,提高城市用水的社会价值。在现代城市的生产生活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水,所以园林工程新技术要充分利用这些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首先,施工技术应用要结合城市水资源的区域规划,对城市用水的引入设计出合理的流经路线;其次,在过滤系统和回收装置方面,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多级过滤装置可供选择,通过技术应用要保证经过清洁后的污水能够满足园林日常清洁、流水景观、植被灌溉等不同需求,回收装置也同样有多种类型,如通过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智能控制回收系统,并可将回收装置与灌溉系统等其他园林工程要素相结合,最终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的园林工程。
3.3自然雨水回收技术
加强雨水收集、雨水滞留、利用雨水资源是园林新技术的主要课题.经过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施工技术研究,可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执行雨水回收策略。如通过园林人工湖泊和蓄水池的建立,有效吸引附近的雨水资源,并联合灌溉系统实现对园林日常工作的帮助;利用树木植物的栽种和多级排水结构形成有效的自然生态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利用植物对雨水的阻挡和吸收,减少雨水资源的浪费和对地表的污染。新技术可结合多项雨水收集利用,实现吸引、吸收、过滤、蓄水、使用等系统功能,促进园林工程的生态性发展。
3.4高边坡护坡新工艺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高边坡防护技术,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工作的效率。在园林工程中使用高边坡新技术,应根据工程施工前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与气候环境分布特点,制定出综合全面的高边坡施工计划,从而提高工程的抗滑性能与稳定性能。另外,在高边坡新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植物的根部延伸的情况,保证边坡周围水资源的稳定性,确保高边坡防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测量自然高边坡时,应依照边坡地下水实际分布情况以及岩体结构、形状及高度等实际条件加以判断,消除潜在影响因素,确保所测量位置数据足够精准。在进行堆积体高边坡施工时,最大限度提升边坡强度,并增加坡面抗滑性能,这样有助于加强其稳定性,防止边坡松散甚至脱落,给将来的维护工作提供便利。
3.5立体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是指除地面绿化以外的其它所有绿化方式的总称,包括墙体绿化、挑台绿化、立交绿化、立体花坛绿化和屋顶绿化等绿化方式。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的最大区别在于绿化种植等园林工程是建于建筑物、构筑物之上,处于立体空间内,种植土层不与大地自然土壤相连,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在当前绿化用地不可能大面积增加的情况下,立体绿化方式无疑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绿化形式,这种绿化方式不仅占地少、覆盖面大、见效快,能迅速弥补地面绿化的不足,丰富绿化层次,增加城市绿量和绿视率,还具有恢复生态平衡,降低城市温度的作用。
结语
在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建设不仅要紧随发展步伐,也要与时俱进、追求创新。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有利于建设绿色城市,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推动了我国园林行业的整体进步发展,提高了园林企业的竞争力,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汶桦.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
[2]管敏洁.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9)
[3]刘本强,阳赐姝.探析园林工程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10)
[4]张文尧.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