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真知,感悟生活《蚂蚁最喜欢吃什么》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8期   作者:宦玲玉
[导读] 自然教育是一种让幼儿置身于自然环境,通过劳动接受教育的教学方式
        一、背景分析
        自然教育是一种让幼儿置身于自然环境,通过劳动接受教育的教学方式。自然教育对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提升幼儿心理素质具有积极作用。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从幼儿出发,尊重幼儿主体地位。《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开展《蚂蚁最喜欢吃什么》教学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蚂蚁,通过对比方式探究蚂蚁的习性偏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案例描述
        关于蚂蚁最喜欢吃什么的探究,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欲望。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时,可以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激发幼儿兴趣,然后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教师先从幼儿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有最喜欢吃的食物吗?是什么呢?一起分享一下吧。
        幼儿:最喜欢吃饺子,妈妈包的饺子。
        幼儿:最喜欢吃薯条,喝可乐。
        幼儿:最喜欢吃棒棒糖,可是妈妈不让吃太多,怕坏牙。
        ……
        师:哇,小朋友们喜欢吃的东西可真多,可是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谁能告诉我呢?
        幼儿:小蚂蚁喜欢吃馒头,每次掉在地上的馒头,都被小蚂蚁搬走了。
        幼儿:不对,小蚂蚁喜欢吃大米,小蚂蚁每次都会把大米粒搬走。
        幼儿:我觉得小蚂蚁喜欢吃肉,因此有的小蚂蚁爬到身上会咬你一口,可疼了。
        ……
        师:嗯,大家说的好像都有道理,那小蚂蚁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教师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之后,展开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幼儿还没有书写能力,因此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画下来,作为表达参考。)
        在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像在探究小蚂蚁最喜欢吃什么时,教师鼓励幼儿选择自己猜想的食物。在通过实践探究了解小蚂蚁最喜欢吃什么时,教师让幼儿自己选择食物的摆放位置。然后教师与幼儿躲在一旁,安静的观察。在观察之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讨论观察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幼儿自由发言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师:小朋友们,在观察之后,你们觉得蚂蚁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呢?
        幼儿:我觉得小蚂蚁最喜欢吃糖,因为糖那边的小蚂蚁最多。
        幼儿:我觉得是肉,因为肉那边的小蚂蚁也很多。
        幼儿:那是因为其他食物摆放的比较远。
        (听到这里,教师可以因势利导。)
        师:嗯,这个小朋友说的也有可能,那我们在做实验时,是不是要把食物放在同一个位置,才能保证公平。
        幼儿:那食物大小也要一样。
        ……
        最终,通过对比实验,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了小蚂蚁最喜欢吃的食物是糖和肉。
        三、案例总结
        在本节课教学中,最让我开心的是幼儿能够在讨论中拓展思维,为实验设置限定条件,使实验更加严谨。这说明幼儿并不缺乏科学思维,也不缺乏想象力,只是需要科学的指导;另外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得到的启发是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为幼儿创造大胆发言的机会。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并改进。比如在组织观察活动时,幼儿过于兴奋,课堂纪律难以维持,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在观察活动中,有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去观察其他事物,这使得部分幼儿的课堂学习效率较低。
四、案例分析
        针对以上总结及问题,我做出以下反思:
1、问题环环相扣,紧密教学环节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做到问题环环相扣,紧密教学环节,保证幼儿课堂学习效率。像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最开始从幼儿出发提出问题,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但在后期观察活动中,由于幼儿只有观察蚂蚁最喜欢的食物的任务,注意力便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设计更加紧密的问题情境。比如在引导幼儿观察蚂蚁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说出自己的设想,然后要求幼儿观察是否符合自己的设想;另外还可以设计竞争活动,看看谁猜的最准确。教师通过设计紧密的问题衔接,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升幼儿的课堂学习效率。
2、尊重幼儿主体,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设计符合幼儿身心规律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像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就是通过引导幼儿思索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推己及人,激发幼儿探究小蚂蚁最喜欢的食物的兴趣。当然,除了这种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幼儿创设情境,比如观看各种小动物最喜欢的食物的视频,然后导出本课主题。教师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有利于使幼儿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3、打造自由课堂,提升思维品质
        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时,要打造自由课堂,提升幼儿的思维品质。自由课堂并不是说不需要课堂纪律,而是指给幼儿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幼儿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还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打造自由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幼儿,鼓励幼儿。除了因势利导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启发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比如在限定实验条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食物之间的区别,通过排除法设计限定条件。教师提升幼儿的思维品质,可以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