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组织差异性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8期   作者:蒋益松
[导读]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科目,具有逻辑性强、抽象度高的学科特点。
        摘要: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科目,具有逻辑性强、抽象度高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及时跟上教学的步伐,生生差异必然存在,因此,以差异性教学活动来完善数学教学结构,扩大数学教学的受众群体很有必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一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更要积极观察、追踪学情,及时组织差异性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及时实现异步发展。本文将从丰富预习指导,精准定位学情起点;完善课后沟通,合理划分作业层次;坚持培优辅差,促使学生异步发展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差异性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教学、指导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比较重视课堂教学进度,教师常无意间忽视学情差异,以“一刀切”理念组织教学活动,对学生提出统一要求。然而,这种看似“公平”、“一视同仁”的教学行为有违学生的认知发育规律,混淆了生生差异,以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自信,这不利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身心健康。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很有必要重新建构数学教学模式,以差异性理念重新确定各个教学环节与施教策略,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基础。
        一、丰富预习指导,精准定位学情起点
        切实组织有效的差异性教学活动,精准预设学情起点必不可少,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潜能,以此优化教学结构。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丰富课前预习指导教学,切实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引导学生及时反馈预习成效,据此判断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特点,及时改进课堂教学,以差异性的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取得学习进步,使其按照个人认知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我在“分数乘法”的一课教学中,先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本课知识,分析分数乘法的概念、算理与算法,使其初步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学生完成预习任务之后,再自主完成教材中的习题检测任务,从而分析自己是否掌握了“分数乘法”这课知识,还存在哪些认知疑问。据此,教师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学情起点,并设计层次化的教学目标:能够利用整数乘法知识来分析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常规计算方法,准确计算分数乘整数、小数与分数的相关算式;能够在应用题中准确列出分数乘法算式,利用本课知识确定问题答案。这样,各层学生均可根据个人认知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课堂学习计划。
        二、完善课后沟通,合理划分作业层次
        设计层次化的数学作业是实施差异性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让学生及时迁移所学知识,让其在作业过程中归纳有效的解题方法。

传统的数学作业教学是以“题海战术”为中心的,常忽视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各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很难得到真正提升。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丰富课后沟通,完善知识总结,合理设计层次化、专项化的数学作业,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数学知识,稳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如我在“分数除法”的教学中,设计了三个层次水平的数学作业。基础层次的作业为:简单的分数计算题,目的是要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改善学生的数感;中等层次的作业为:围绕分数除法知识整理一些解决问题,学生只需自主列出分数除法算式即可,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高层次的作业为:围绕分数计算整理解决问题,学生要根据题意确定具体的关系等式,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整合与分数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切实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三、坚持培优辅潜,促使学生异步发展
        培优辅潜活动,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优等生和潜能生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数学辅导,切实发展学生特长的教学活动,是实现差异性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师要坚持培优辅潜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帮助学生解难答疑,使其真正实现异步成长,有效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内化数学知识,我也常利用整理复习时间组织培优辅潜教学活动。如在“扇形统计图”的整理复习教学中,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能按照直观的扇形统计图来得出具体数据,难以自主整合数据资源。对此,我会引导这部分学生重新复习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应用条件、计算方法等知识,结合“百分比”知识使学生能准确整合资源,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让其挑战一些较高难度的统计任务,我精心设计综合性的统计习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其积极整合统计知识,让学生自主对比各类统计图的优缺点。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差异性教学活动十分必要和可行,它可以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从多个方面整理丰富的、即时的学情资料,据实设计多元的数学教学活动,切实优化数学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李盛.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落实策略[J].青海教育,2018(09):40.
        [2]吴暹苏.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