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供电企业管理中,配电运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农网供电对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安全、高效的农网配电运行,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所以农网供电企业必须充分重视配电运行管理工作加大管理力度,以确保配电网运行安全、可靠地运行。本文对农网配电的运行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网;配电运行;管理
1 引言
农网变电站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村、县、镇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电,因此要在当地建立满足人们需要的变电站。农网变电站不需要满足太多人供电的需要、其满足供电需求上也比不上大型变电站的供电规模、使用的技术也没有使用最先进的制造技术,由于这些原因,农网变电站有它自身运行的特点,那么要对它的运行进行管理,也要针对它的特点进行管理才能有效进行。
2 保证农村配电网安全性的重要意义
农村配电网直接面向的是终端客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电的质量,会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产生直接影响,这也就体现了农村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在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重要性。根据统计,由农村配电网故障而引起的停电事故占到了全部停电事故的80%左右,而当前的农村配电网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技术革新方面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够及时解决将会导致农村配电网的可靠性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因此保障农村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对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平稳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 农网配电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
3.1农网配电运行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电网配电运行管理水平与其他地区的电网配电运行管理水平差距显著,进而降低了电网配电的整体运行管理水平,电网配电运行管理水平低的表现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安徽省供电公司对电网配电运行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片面的认为农网配电运行管理即进行农网维护、农网巡检、操作配电设备进行配电运行,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影响下,农网配电运行管理经常出现工作失衡、表面工作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在农网配电运行管理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规范,进而电力公司会出现自行管理的现象,因此导致农网配电运行管理不科学。
3.2农网配电设备巡检不具体
某省供电公司在农网配电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对配电设备和线路的定期巡检,并且在巡检时没有从配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出发,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巡检目标,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巡检措施。因此,在这种不具体电网设备的巡检中,配电运行管理的设备安全和网络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3.3农网配电信息技术普及率低
现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各行业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较大。但是供电公司在进行农网配电运行管理时,对信息技术的引入较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制约了信息技术在农网配电运行管理中优势的发挥。
3.4农网配电技术不先进
我国的配网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农村电网的配电设备、配电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网自动化配电运行管理还未全部实现。此外,农网配电的检修时间和维修时间较长,一定程度降低了农网配电运行管理的稳定性。
3.5常规维护和停电问题
供电部门会按照规定定期维修电气设备,无论是否出现故障都要进行维护和修理,以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防止因设备老化导致电力故障。但是随着检修技术的不断增强,供电部门开始引进先进的测试设备和检修手段进行线带电检修,以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非故障停电主要是因为架设线路的时候需要停电配合,设备检修和改造也需要在小范围内停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农网改造投资加大,工程改造都需要停电配合施工,导致非故障停电的次数逐渐增多,从而影响到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4 加强农村地区配电网运行管理的相关措施分析
4.1健全配电运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且合理的制度规范,是农村地区配电网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可以有效的保障农网配电运行管理的工作规范和有序开展,同时也能够有助于发现农网配电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各供电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农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农网配电运行管理制度,以确保配电运行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另外供电企业还应认真做好农网配电设备运行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积累工作,如配电设备的预试记录和检修验收记录以及设备缺陷记录等,再加上日常的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台账以及基础的设备基础档案等。对设备资料的整理、收集,要做到详细、真实、全面,以便为农网配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4.2提高农网配电运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是要对农网配电运行工作人员加强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农网配电运行的工作流程,增强业务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为确保农网配电网的可靠和安全运行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对农网配电工作人员加强相应的督导,督促农网配电工作人员做好相关文字材料的填写、整理工作,以保证相关材料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及规范性。
4.3加强农网配电设备运行的信息化建设
要提高农网配电网络信息化水平,供电企业就必须要对相应的农网配电信息系统建设平台加以规范,这也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首先供电企业应解决农网配电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平台不匹配的问题,不断对各数据接口加以完善,以提高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其次供电企业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的升级农网配电信息系统,完善系统平台的相关功能,淘汰落后的配电运行设备,以保障农网配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4.4建立奖惩机制,明确职责分工
在农网配电运行管理中,供电企业及配电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应建立并落实相应的奖惩机制,采用必要的考核机制,提高农网配电工作人员在农网配电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的严谨性,同时也要激发农网配电人员的工作热情,实行奖惩分明制度。同时供电企业还要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以免在农网配电运行管理中出现重叠交叉或疏漏,以保障配电运行管理的有序开展。
4.5编制应急预案
在发生异常情况或突发事故时,为确保农村地区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或将损失降到最小,就必须编制合理的应急预案,以便于配电工作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对于编制的应急预案,供电企业每年都应组织农网配电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演练,指派专人管理应急物资,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配网工程管理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管理质量对农村电网供电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想要使农配网工程管理成效体现出来,那么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就要负好各自己的责任,同时在管理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有效的就用,从而使国内农村电力行业的发展得以推进。本文以当前新时期农村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问题入手,将相应的管理改进措施制定,期望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巍.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与规划实践探究[J].科技资讯,2018,16(25):25+29.
[2]?聂琳.浅析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J].数字通信世界,2018(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