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之一,其施工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高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在施工质量控制上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施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与责任心,深入探究分析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所有不利因素,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控制措施,使得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质量是根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工程合同等内容建立的综合性要求。施工质量是指工程的适用性,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的标准,对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考虑,尽量减少施工过程的成本投入;工序质量是指施工全过程的综合质量,需要重点掌握劳动力、施工机械和施工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工程建设的需求;工作质量是指管理人员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工作水平,是对其工作成果和工程质量的综合体现。工程质量是施工过程中工作质量的综合体现,管理人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尽量减少施工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具有特定的含义,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路面应满足交通量以及道路功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保证路基路面具备足够的稳定性能,市政道路工程具备安全性和耐久性。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建设的需求,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理工作与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掌握影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1.施工准备工作不到位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与人们的日常出行、交通安全等方面息息相关。由于道路施工包含的内容众多,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目前,由于道路施工准备工作不到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由于道路施工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这就更需要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部分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之上,却没有对材料开展有效管理,也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2.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与调用
市政道路施工若要顺利进行,就需要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和调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相关施工人员、设备、材料会因分配不当而影响施工效率,或者出现材料丢失等情况。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必须要确保道路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而,部分人员会只顾赶进度,却忽视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3.缺乏有效的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市政道路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道路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影响它的因素有施工的技术工艺、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态度、材料物资的质量和供应、施工机械的质量和性能、还有天气和其它风险因素等。每种因素的发生都会导致道路的施工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如果现场没有很好的管理体系,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将这些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就会导致项目质量问题的发生。
三、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1.加強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中,要注意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不打无把握之仗,要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
(1)核对图纸
首先,要确定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施工图纸是道路施工的基础,如果施工图纸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后续工作。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图纸内容一一核对,保障施工图纸内容符合现场需求;分析施工技术和工艺的选择为是否合理。
(2)完善管理机制
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分工,保证工程得到全面、科学、细致的监督与管理。
(3)加强设备养护
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维修。要保证检查全面,不错过每一个细节。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有机结合,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不影响施工工期。
(4)加强材料管控
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与控制,严格保障材料质量符合要求。要保证材料的采购渠道合理,保证材料的型号、数量等内容符合要求;加强对采购材料的质量审核,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确定材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保证施工图纸合格的情况下,设计人员要与施工单位加强技术交流,明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需要规避的影响因素。
(6)控制施工成本
加强道路施工成本预算与控制,对工程所需资金合理预算和估计,准确判断资金消耗量,精确进行成本控制,实现资金合理调配。
2.提高人员素质
应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加强专业培训与考核,进行必要的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
3.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需要许多资源的支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配置资源,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很有必要。在施工中有众多工序,每一个环节均需要有相应的负责人,还需要采用相应的材料与设备。因此,要结合工序需求,合理分类人力资源和物力,最大程度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使用。进行资源配置与调用时,要结合施工的情况与环境合理搭配和使用,保障材料严格按照类型分类,按照要求入场,及时满足施工需求,提高道路工程的经济效益。比如,在道路施工中,要高度重视路基施工的资源配置与调用。要加强对原材料的预算,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求;配置施工人员和足够的设备。在路基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沉降现象,因此,要做好填筑施工,合理安排材料的入场顺序,严格控制施工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4.路基及土方工程控制措施
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必须经复测合格,水准标高放到现场并经复验,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碾压。挖出的土应及时装车运走。控制基底超挖,特别防止超挖土处的回填土。填筑前必须对基底进行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并对原基底进行压实处理。填筑使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沟槽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压实厚度每层不应超过20cm。同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出现路基弹簧土时,应将弹簧部分挖出晒干后再回填。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边坡的衔接处应开挖台阶,坡顶、坡脚要开好排水措施。路基在填筑过程中不能太快,要控制填筑速度。回填土中严禁夹杂大块干土(>50mm)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层压实。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回填下一层土,严禁一次堆填表面振压。
结束语: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质量控制的时候,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不能因为施工工期的要求而忽视了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应该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施工中的各项工序都能够有序进行,真正发挥市政道路工程的作用。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重视力度,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城市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凤辰.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20,39(14):197-199.
[2]周操.论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决策探索(中),2020(05):55.
[3]王敏.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