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道路施工作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项目之一,对其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如此,道路施工作业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项目,对改善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及人们生活出行都有着重要意义。下面重点从现阶段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相关的论述可以为相关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施工技术;道路桥梁;交叉工程
一、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内涵与特征
目前,在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交叉工程的划分主要是按照交叉口的位置、路线和形式等进行的。主要将其分为:道路与道路交叉、公路与公路交叉、公路与铁路交叉、乡村公路交叉以及管道交叉等。综合来看,是指类型和位置与道路的等级、使用的性质以及交通量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对技术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从我国道路桥梁的实际情况来看,高速公路道口工程的交叉情况最为复杂。
当车辆进入交叉路口各方向时,会有分流情况的出现,按照直向先左转后右转的交通流原则,所进入的车辆可根据所需要行驶的方向进行方向的选择,但在这种情况下易导致较大冲突的形成。比如有分流点、交叉以及融合等问题的存在,从而会对交通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交通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交通容量、路口以及速度等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样一来,该地段会存在频繁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二、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技术
2.1道路桥梁交叉位置
道路桥梁交叉位置是整个道路桥梁施工作业中比重比较大的一项施工作业,尤其是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交叉口的位置必须进行合理设置。作为施工作业人员在实际施工作业前则依据实际施工作业情况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如在车流量较大的位置如左转、右转或是直行方向等位置的设置。车流方向将直接影响道路车流前行的行驶方向。交叉位置可以分为交叉点及分流点两个方面。在道路桥梁施工作业中,可以通过对公路交通管理、通行能力及公路级别等方面来对不同的交叉施工作业进行分析,其目的是确保道路桥梁非施工作业部位交通的顺利开展,这样既可以确保道路桥梁施工作业的质量,又将不会影响人们的出行环境。在平面交叉范围内,道路桥梁施工作业要注重直线性的设置方式,它将会直接影响道路桥梁施工的工期及质量。若是在平面交叉范围内选取曲线作业,则要控制好曲线的半径范围及大小,确保道路交叉作业在施工作业中的平缓性,减少曲折的弯曲跨度。此外,还要考虑到可能突发的交通事故对其道路施工作业的影响,针对不同事故的发生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确保后续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2确定道路桥梁平面交叉的速度
道路桥梁交叉工程建设施工中设计的行驶速度要与路段原始设计速度保持一致,特别是在两条等级相同、通行能力相似的路段,要根据道路车流量以及相应的路段设计标准适当降低交叉路段的速度,但是要大于等于整个路段速度的70%。同时还需要重视环境因素对交叉路面设计的影响,针对低指标的设计要求要适当降低交叉平面的速度。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交叉岔数以及交叉角度的问题,选择不同的交叉岔数和角度要与交叉类型以及当地的地形特点相一致。如果交叉的路面呈斜角情况,特别是当倾斜度数大于70°时,要谨慎选择交叉岔数。少于4条时在不受地理位置影响的条件下可以将角度控制在60°~70°之间,如果等于4条时,要选择环形交叉的设计方式。
2.3选择合理的道路桥梁交叉公路线形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从项目本身的建设需求出发,选择出合适的施工建设方式。道路桥梁平面交叉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直线、大半圆曲线的方式,使其角度保持在70°之下。
及时调整好平面交叉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线形,强化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针对性,为推进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强化工程的总体施工效果。对于两两相交的公路来说,如果其本身的坡面较为平缓,通过纵面线形平面交叉的方式,将能够满足通车视线距离的要求。而对于道路桥梁工程交叉范围内部的圆曲线设置较高,需要针对次要公路的纵坡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使其和主要公路纵坡的要求保持着良好的一致性。从使用需求和地形环境的要求出发,及时有效地调整好公路的纵断面,使其处在合理的控制范围之内。
2.4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施工内容主要有:放样埋设警示标志、中央隔离、路基填筑、便道边坡处理、排水管涵管设置。①放样埋设警示标志。测量人员依据设计图纸展开放样工作,然后对地基进行人工开挖工作,要注意埋设警示标志。②中央隔离。隔离带的拆除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挥,拆除范围应小于30m,要选择交通流量较少时进行施工,选用25t的汽车吊装10t的拖板车进行,运输到特定场地。③路基填筑。结合施工场地地层含水情况,使用洒水车进行洒水,以确保土层的湿润性。④便道边坡处理。边坡通过人工修坡方式进行施工处理,对局部位置通过夯实机器进行夯实,增强边坡的稳定性。⑤排水管涵管设置。一般都要设置排水沟,以方便道路两旁排水,在排水沟位置埋设涵管,涵管选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而成,选择直径为70-80cm的涵管为宜。在埋设时依据路基边坡坡脚来确定涵管埋设长度,由专人指挥,分层回填,涵管施工任务完成。⑥回填。管道顶端周围也要经过夯实机器进行夯实,涵管两边的填土也要进行夯实。由于对原来交叉位置进行了改造,此时要依据原有位置进行还原处理,通过交通部门的具体要求,对之前拆除的隔离带还原,标志标线重新印刷。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寒冷天气,混凝土施工要暂停,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保证混凝土质量,从而保证交叉工程施工质量。
三、监控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总体质量
3.1保障各项施工工艺的顺利应用
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建设和施工,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作为前提支撑,通常情况下,其中包含了较多的路缘石、中央隔离设置以及交通警示标志,为强化总体的施工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减少由于施工失误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同时开展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需要及时清除好各项交通标志、便道填筑以及排水涵管等设施,便于具体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
3.2施工中的交角、岔数问题
一般情况下平面交叉工程的交角应保持90°,但是交叉形式形成斜角时,或者受到地形限制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应将交角锐角小于70°,同时不能低于60°。交叉工程线形形式可以依据交叉范围内路段的实际情况,选择通过直线或者曲线形式进行设置。如果交角过小,可以在交叉位置范围内对线形进行调整处理,以保障车辆安全通行,同时满足运输需求。岔数一般情况下设置为4条或者4条以下,如果要超过4条少于5条,就必须选择环形交叉方式,依据实际运用情况设计入口位置,满足道路规则管理规定。道路桥梁交叉工程在实际的设计中,要对交叉间距进行准确计算,充分考虑到道路的功能和等级。一般情况下,干线公路等级较高,间距一定在可控范围内,做到科学、合理,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设计为立体交叉模式。但要注意的是,等级高的公路属于集散公路,要与乡村道路以及地方道路合理相交。
结语:
跨越既有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已顺利完成,经检查桥梁质量合格,施工期间既有道路正常通行,真正实现了在保证桥梁施工有序进行的基础上,将桥梁施工对既有道路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师林.新建道路与既有高速公路交叉桥梁设计探讨[J].安徽建筑,2019(2):41-42.
[2]唐志扬.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