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室内燃气安全中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 何东林
[导读] 针对室内燃气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针对室内燃气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物联网技术+5G网络,对室内燃气管网及设施、用气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理,防止室内燃气事故发生,保障用户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室内安全隐患;物联网;5G网络;室内燃气安全动态管理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燃气作为清洁能源已进入千家万户。因燃气易燃易爆特性决定着燃气事故的危害性,根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全国燃气事故统计分析报告》,全国燃气新闻事故数量共计72起,其中居民用户事故50起,工商用户事故5起,管网事故10起,运输事故3起,场站事故1起,人工煤气事故2起,其他事故1起,居民用户事故占比高达69%,室内燃气使用安全动态管理将是降低燃气安全事故的发展趋势,利用物联网技术加5G通信网络,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互管控机制,从而防止室内燃气事故的发生。本文重点阐述现阶段室内燃气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运用网络设备实现智能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室内燃气设施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用户安全检查的能力、意识不够
        入户安全检查依靠传统的检查模式,即两年一次入户安全检查,在两年一次安全检查以外,由用户自行进行用气场所安全管理,存在用户安全检查专业知识不足,无有效的专业检查仪器,甚至存在燃气泄漏后无法及时察觉等情况。
        (二)燃气用户老龄化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进入老龄化阶段,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有三分之二的燃气使用者是60岁以上人群,他们不同程度的承担着买菜、做饭、接送孙子辈上学的任务,家庭事务繁琐,使得他们对燃气安全重视不够、安全用气常识掌握差,导致漠视燃气隐患的严重后果。
        同时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部分地区村民变为市民,之前习惯了乡村的煤、柴作为家庭生活的主燃料,现在用上了天然气,未在思想上对安全使用燃气引起足够重视。
        (三)不重视燃气具本身安全
        目前我国燃气具式样繁多,燃气热水器、采暖炉、烤箱灶等商品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是人们对安全使用燃气具的意识十分淡薄,燃气安全使用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燃气具能使用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忽视了燃气具本身具有的产品属性即使用年限,导致燃气用气设施超期使用情况普遍存在,甚至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如直排式热水器。
        (四)不能有效的保护室内燃气设施完好
        保证管道设施系统的完好,确保燃气封闭运行,是保障燃气安全的基础,部分用户家中安装的燃气泄漏自动报警切断装置未接通电源,形同虚设;存在私自改装燃气管道、接口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连接灶具的软管使用多年不更换或胶管超长穿墙、把燃气管道当做家用电器的接地线、管道上悬挂重物或越过燃气表进行盗窃燃气等现象。
        (五)室内燃气设施建设质量不过硬
        由于室内燃气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到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未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管理规范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管, 给燃气安全运行留下隐患;可能产生的后果是:燃气设施、管件质量不合格造成燃气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穿墙未按要求设置套管,管线防腐未进行或者做好的防腐层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这些都将影响室内燃气管线的使用年限,给燃气安全运行埋下安全隐患。
        二、解决措施
        (一)加强入户燃气安检的质量,提高安检人员素质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中规定用户燃气设施应定期进行入户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居民用户每两年检查不得少于1次;定期入户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并应做好检查记录:1、应确认用户燃气设施完好,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 2、管道不应被擅自改动或作为其他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使用,应无锈蚀、重物搭挂,连接软管应安装牢固且不应超长及老化,阀门应完好有效;3、不得有燃气泄漏;4、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前燃气压力应正常。

而燃气用户使用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正确使用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或已达到判废年限的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2、不得擅自改动燃气管道,不得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安装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3、安装燃气计量仪表、阀门及气化器等设施的专用房间内不得有人居住和堆放杂物;4、不得加热、摔砸、倒置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得倾倒瓶内残液和拆卸瓶阀等附件;5、严禁使用明火检查泄漏; 6、连接燃气用具的软管应定期更换,不得使用不合格和出现老化龟裂的软管,软管应安装牢固,不得超长;7、正常情况下,严禁用户开启或关闭公用燃气管道上的阀门;8、当发现室内燃气设施或燃气用具异常、燃气泄漏、意外停气时,应在安全的地方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严禁动用明火、启闭电器开关等,并应及时向城镇燃气供应单位报修,严禁在漏气现场打电话报警;9、应协助城镇燃气供应单位对燃气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抢修。以上内容较之燃气公司履行的职责,燃气用户涉及的更多,燃气用户未进行专业培训、未配置专业设备,对户内燃气隐患的排查能力较弱,这就须要从专业的角度由燃气企业的安检人员对用户家中存在的燃气隐患进行专业的排查,同时进行燃气使用安全培训。针对燃气企业在进行入户安检时要确认用户设备的“完好性”,这给燃气企业带来操作层面的困惑,燃气灶、热水器、壁挂炉等燃气设备属于产品,产品质量的保障是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属于产品生产企业的范畴。
        (二)加强燃气安全宣传,树立安全用气意识
        宣传教育是燃气经营单位和国家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责任,熟悉并正确使用燃气是对用户的要求,只有这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解决好居民燃气安全意识问题。掌握安全用气常识,并重视燃气安全,时时刻刻关注燃气安全,才能杜绝燃气事故的发生。用户在燃气使用前、中、后的各个阶段,都要按照规程操作;比如在点火时,如果首次打火点不着,一定要关闭旋钮,等待约5 -10秒或更长时间再点火,以使首次未燃的燃气扩散,否则泄露的燃气小范围集聚,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十分危险。燃气企业应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定期向用户发放安全用气注意事项和安全用气手册,并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短信等媒介扩大影响力,让老百姓能时刻把燃气安全放在心中。
        (三)保证室内燃气设施的完好性
        燃气安全检查人员要认真排查室内燃气设施是否存在隐患,将检查的结果记录在册,并由用户签字确认,隐患排查遵循:”小隐患及时处理,大隐患系统处理”的原则。燃气安全检查人员要重点检查室内阀门接口、管道间接口是否完好,在使用过程中维护室内燃气设施的完好是燃气设备生产商、用户、燃气企业共同的责任。
        (四)加强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工程建设中,要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所有材料都通过招投标,保证使用质优价廉的产品,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建设合格的工程。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和施工规范进行监管,室内燃气管道系统在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保证燃气在封闭的管道系统内运行。
        三、推广使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室内燃气设备、系统的运行动态管理
        (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二)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IoT)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
        (三)运用5G、物联网技术对燃气设备进行通信,实现燃气设备生产、使用、报废全过程管理。现如今家用燃气灶、热水器、壁挂炉使用阶段都须用电运行,因此解决了设备工况下用电的问题,同时为设备增加辅助功能(比如:温度感应、燃气泄漏监测)提供保障,可实现对燃气设备运行工况数据采集,并将相关数据与用气房间的其它检测设备(可燃气体探测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如出现异常情况控制器将向进户电磁阀和气表内置电池阀下达关闭指令,切断燃气的输送,同时向用户、燃气供应企业发出燃气异常报警信号。
        如户内发生非燃气引发火灾,烟雾感应器、红外线温度感应器等设备可将相关数据传输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分析后向进户电磁阀和气表内置电磁阀或楼栋总阀门下达关闭指令,同时向楼宇消防系统发送火灾警报,提醒楼栋其他住户进行疏散,并同时向公安消防发出火情报警,公安消防机关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用户家进行断电,并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前期处置,实现火灾早发现、早处置的火灾防控要求。
        四、结束语
        燃气用户安全管理不仅需要燃气用户、企业共同、燃气设备生产商共同管理,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燃气安全,燃气已在我们生产中不可缺少,燃气安全管理也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04期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作者:胡宇轩
[2]《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16
[3]浅谈5G网络通信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8,20(01):25-26:丁辰汶
[4]来源华经情报网《2019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养老体系分析,居家养老仍是养老行业主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