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杨晓红
[导读]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有一定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有一定的发展,但并不是特别乐观,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已经占有了很大的比例,在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空间也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开阔。其不仅养殖种类繁多,其养殖区也成为人们的娱乐休闲的良好去处,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现状;措施
        1水产养殖技术简介
        1.1水产品优良育种技术
        我国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基本上都是杂交繁殖育种而来的,这些水产品肉质鲜美、易养殖、成活率高,是我国在生物科技方面的傲人成果,同时也使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效益显著。像我国的杂交水产品种就有25种之多,彭泽鲫、建鲤、高寒鲤等杂交鲤鱼、鲫鱼品种的增产增收效益显著。而且我们还在利用多倍体杂交技术来培育草鱼、鲫鱼的3倍体和4倍体新品种。
        1.2淡水鱼混养技术
        我们在进行淡水水产养殖时,很多淡水生物种群是可以共生互助的,我们只要根据其生存习性,合理搭配鱼种,科学定量投放,那么我们养殖区的空间就会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同时,合理的混养模式还可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又能维持水体的自然平衡,这绝对是有利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就像我们可以将草鱼、鲢鱼、鲫鱼、鲤鱼等进行多种群的混养,草鱼以草类为食,其饵料残渣又是杂食性鱼类的有效补给,而水体肥力的增加,相应的其水中的浮游生物就会增加,这又是鲢鱼的优质饵料。所以,由此可见多形态的淡水鱼混养是可以有效提高我们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的。
        1.3渔田共生种养技术
        就目前而言,渔田共生技术是我国所倡导的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稻鱼蟹共养是有利于其互利共生的。鱼、蟹可消灭虫卵、杂草等,有除草防虫的作用,同时其消化的粪便又使土地肥力增加,为绿色有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支持。而且鱼、蟹的活动也会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使水稻的根系发育更加的丰富,使水稻可以增产增收。渔田共生是我国生态农业的代表之作,其也符合我国的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其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作用还是很显著的。同时我们在其技术推广时也要大力推广其相关的绿色有机产品,种植选种也要合理,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也要做好。
        1.4物联网控制技术
        随着我们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远程操作管理我们的养殖场,我们可以利用该技术通过水质传感器来实时监控我们的饲养环境,这样我们的水体维护就会更加简单,水产品的品质以及产量也更有保障。该技术可以实现养殖场的远程自动化机械控制,监控养殖环境,监测水质数据信息,同时其还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养殖水域自动化优化管理。
        2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状
        2.1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导致它成为阻碍我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主要原因。只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源,才能够保障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的过程当中有足够的支持力。而且也能够有受到保障推广工作在各个层级方面能够有效的落实和开展。
        2.2缺乏完善的技术推广手段
        如今经济市场当中到处充斥着激烈的竞争,每个行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推广手段。而在水产养殖行业当中也是如此,在推广水产养殖技术的工作当中,应该积极地学习他人的先进技术,通过发现自身技术的薄弱之处来改善自身的技术,提高养殖的质量和品质,也有利于降低养殖的生产成本,帮助养殖行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在实际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当中,由于推广手段过于保守和传统,导致了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容易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现象。而且在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工作当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和联系,导致信息流通不顺畅,很多工作难以及时的下达和落实,阻碍了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推广效率,也不利于其他养殖者及时地了解我国的养殖行业发展信息。


        2.3缺乏专业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知识
        由于部分水产养殖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所以从理念之上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而且对于我国养殖行业相关知识的教育,也没有一套完善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来保障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所以很多养殖人员依然采取传统型的养殖方法和养殖技术,导致他们的养殖产品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措施
        3.1相关部门应加大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由于目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不足,推广工作难以有效的展开,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制定适合各个地方的资金投入计划,各部门资金分配有相应的额度,确保资金的充分利用。同时,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政策,来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留住人才,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另外,可以通过建立优惠制度吸引外部的投资,也可以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保障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工作能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3.2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和养殖户的培训力度
        水产养殖推广人员是整个推广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有利于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工作顺利展开。才能将最专业的的知识传授给养殖户。所以,相关部门可以投资成立养殖培训机构和推广示范基地,保障技术推广团队的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养殖户方面,基地可以制定培训课程,定期组织培训讲座,让养殖户来参加,讲座可以有理论知识、实践运用等环节来传授给养殖户。这样,能够使部分养殖户认识到自身的掌握的知识跟目前越来越先进的技术之间的差距,愿意接受先进的养殖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此举可以使水产养殖推广人员和养殖户达到知识的共同进步。
        3.3关注水产养殖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养殖户的心理情况
        相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有科学的预见性,进行风险调控。对于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出预测,尽量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和提高其经济效益。有一些广播报纸上过度宣传夸大某一新技术的功能,让一些本就文化水平不高的养殖户趋之若鹜,但采用之后,并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这样会使一些养殖户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当我们的技术人员进行推广工作时,会产生“狼来了”的效应,使养殖户再也不愿相信新技术所带来的益处了。所以这种现象要引以为戒。推广人员研究养殖户的心理,不能跟着养殖户走,而是要进行调查,根据地区、环境的不同推荐最适合当地养殖户的技术,充分发挥其在养殖业当中的积极用。一旦养殖户在新技术当中受益,用事实说话,他们就会慢慢接受新技术,使推广工作更容易、更顺利的展开。
        3.4成立水产养殖的示范区,建设正规的销售渠道
        对于养殖户来说,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最能打动他们。建立水产养殖的示范区,在养殖区内使用新技术能够增加养殖户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请教技术人员,政府也要帮扶勇于尝试新技术的养殖户,选择适当地人们比较喜欢的水产品进行养殖,为养殖户出谋划策,养殖户自发地向示范区靠拢,慢慢形成专业化的养殖道路,进而不断提升养殖的质量和产量,实现质的提升。
        4结束语
        总之,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推广工作当中,由于各种阻碍导致推广工作难以进行,需要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主动配合,全面提升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工作效率以及技术手段,保障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全面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黎标.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渔业致富指南,2018(07).
        [2]王永章.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No.580(11):131.
        [3]孙良.刍议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6: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