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玉米产量提升的农艺融合技术问题探究 郝大新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郝大新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发展也有了加快的趋势。但是,制约和影响玉米联合收割机快速发展的因素还很多,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才能真正的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进而提高我国玉米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平。
        关键词:玉米产量;提升;农艺融合;技术
        引言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玉米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当务之急。目前,传统农户种植玉米的密度普遍偏低,但田间施肥量逐年升高,玉米产量没有持续提升,氮肥的过度施用却对土壤和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麦套为直播,精确施肥,适时晚收等农艺措施将成为提高夏玉米产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与叶片的光合能力密切相关。合理的LAI和较高的SPAD值可增加群体对光能的截获,充分发挥产量潜力,促进干物质积累和提高产量。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内源激素协调平衡,可改善叶片结构,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能截获率,促进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形成。施氮可显著影响玉米内源激素的含量。增加施氮量可以增加植株细胞分裂素含量,降低叶片内部ABA含量,促进叶片物质交换与气孔开放,提高叶片LAI和SPAD值,进而促进光合作用。这可能与充足的氮素供应使细胞分裂素合成关键基因上调表达密切相关。
        1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重要性
        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重要性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内容: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带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飞速提升,但是难免会导致农机农艺融合滞后以及农业矛盾的问题出现。在农业生产中,还需要与不同区域的土质、地形等相互结合起来,对农业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在部分丘陵地区,其推广要明显落后于平原地区,这样就会对整体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带来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找准农业技术和农机技术的契合点,通过两者的融合,最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另外,部分区域的农业发展还需要依靠劳动力的支持,但是因为高效机械设备的缺失,就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这样在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地区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造成制约。
        2农艺融合技术问题
        农艺融合技术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农机与农艺不配套。我国地域辽阔,玉米种植范围广,各地玉米生产条件复杂、种植农艺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以小麦、玉米两茬轮作为主,由于各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传统耕作习惯不同,玉米品种及产量不同,使各地玉米种植行距差异很大,从40~70cm不等。又由于相当部分地区的玉米播种采用垄播,造成行距在不同地块也不一致,影响了玉米收割机的推广。其次是安全问题。每到秋收季节,玉米收割机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台对“伤人的玉米收割机”均有报导。玉米收割机伤人事件主要原因:一是使用不当;二是质量问题。而用户使用机器时未按要求操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机器出现堵塞时在不停机情况下强拉堵塞的秸秆,导致手臂卷入机器中。


        3促进玉米产量提升的农艺融合技术
        3.1提高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安全使用性能
        (1)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生产销售也要企业参考汽车行业完善产品出厂标准,建立产品召回制度,新产品要经过3~5年的农田作业实验,要经过一定的作业量,才可将产品推向市场。(2)要加强对机手的培训,没有通过培训不可操作机械,培训时要加强机手对机械结构原理和使用要求的了解,安全使用规则是机手必须要掌握的知识。(3)制定报废制度。对超出使用年限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实行强制报废,政府部门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产经营者与使用者的安全生产意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电视、广播、发放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机使用的安全知识、法律法规,使广大机手、农民群众认识到农机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农机手安全意识,提高玉米联合收割机安全使用性能。
        3.2注重玉米农艺知识和技术培训
        需要适当地调整农业技术,使玉米和小麦的农业生产匹配机械化作业,这样也迫使在生产中需要对玉米和小麦的农业技术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且做好农民农艺知识方面的培训,要求在生产中可以按照现代化农业生产标准来进行生产,在播种、整地、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配合机械作业的要求,以便于机械化的生产,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另外,可以直接聘请农技方面的专家为学员讲解玉米和小麦的农技与农艺课,让学员能够懂得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重要性,能够认识到需要通过农业机械来完成农业技术的推广,并且让学员可以掌握更多的农业技术。针对玉米和小麦的生产方面,则需要强调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能够提高学员对于农机的基本认识,了解农业生产的具体要求,以此来提高农机操作人员服务农技的自觉性,最终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水平来实施农机操作,高标准地完成农业生产。
        3.3提升农艺适用性
        提高玉米收获机的农艺适用性,促进玉米收获机融合玉米种植农艺,满足玉米收割的需求,缓解农户田间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玉米收割效率。与玉米收获机生产厂家协商,致力于研发功能成熟的玉米收获机技术,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玉米收获机的割台数量,降低农户的投入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玉米收获机割台的行距适用价值,提高其农艺融合性,减少摘穗损失,促进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
        结语
        总之,玉米收获机的准确对行技术,成为其推广的关键因素。对行农艺需求,有利于减少玉米收获损失,提高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为玉米收获提供自动化技术。针对玉米收获机实际应用过程中遇见的诸多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科学研发玉米收获机技术,促进玉米产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松,倪国庆,朱金光,等.玉米收获机适应多种种植行距的解决方法与技术途径[J].农业机械,2019(9):98-100.
        [2]于爱忠,柴强,殷文,等.玉米农田土壤碳排放及碳平衡对地膜覆盖方式及种植行距的响应[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9):3726-37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