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关系 周梦园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期   作者:周梦园
[导读] 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城镇化进程速度的不断进步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城镇化进程速度的不断进步,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本文以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协调二者关系的几点对策探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乡规划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关系
        引言
        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土地利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只有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土地利用管理协调统一,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等手段促进新增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有机结合,使两个规划协调一致、共同发展,才能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
        1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1.1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乡规划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具有重要的地方和区域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城乡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管理方案,指导区域发展的方向。
        1.2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作用
        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为了确保合理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政府及土地资源主管部门制定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范畴内合理利用土地,可以有效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土地的扩张,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更好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2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
        2.1规划建设形式较单一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一部分城乡建设规划的形式较为简陋,过程较为单一。其中,土地管理工作,经常被工作人员和设计人员忽视。在城乡建设与规划中缺乏全局意识和宏观视角,自身的特点与形式不能够得到完整的体现。在规划中缺乏有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影响了城乡规划工作的有效进行,并且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
        2.2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不到位
        一部分地区的城乡规划建设结构较为混乱,土地管理制度和流程十分不科学。部分地区没有与自身的实际建设情况相结合,一味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建设形势和格局,简单的套用其他地区的建设模式,对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服务区、工业区、生活区、商业区没有进行合理的划分,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阻碍了城乡地区的有效发展。
        2.3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衔接不紧密
        当前,收到多样化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出现不稳定现象。其中土地利用、土地管理、生态环境的保护、国民经济的有效提升等各个因素难以有效协调,各项因素与环节之间衔接紧密性缺失,影响城市整体的规划和土地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导致城乡经济的发展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和影响。
        3如何协调二者关系的几点对策探究
        3.1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目标,能科学划分土地利用面积和空间,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率,发挥土地规划管理作用。城乡规划是规划区域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合理利用,完成城乡建设。
        3.2规范土地征用程序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由于补偿价格与土地实际价值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很多农民都无法接受,使得土地征收很难顺利进行。影响了城乡发展步伐。面对这种发展现状,首先应该尽快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处理土地征收问题。把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问题考虑的出发点,多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

其次,应该根据市场发展的变化,实现土地征收管理科学化、市场化。第三,在征地过程中,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引导不放弃农业,而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经济,创造新的农业格局,促进农村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3切实注重土地资源协调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的改进,不仅要注意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发展,也应该注意城乡规划体系的改善和优化,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必须注意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与管理的衔接,充分发挥土地规划和管理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城乡规划的实现必须基于土地规划和管理。优化的同时,提高城乡土地管理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因此,之间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从而实现协调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管理、促进城市经济的科学发展。
        3.4强化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实施交流
        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沟通交流,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融为一体。为了有效的避免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矛盾产生和升级,应该做好二者的协调和沟通。
        3.5城乡建设用地与新建设用地规划有效结合
        土地规划通常有两种模式。一个是旧城市的转变,另一个是新领域的扩张。开发区是通过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扩大计划来实现的。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城市,需要有效协调新城市的扩张和旧城市的改造,充分把握当地城乡的发展,将建新地块用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综合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结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工作实施规划方案也应区分土地的类型和发展的重点方向,通过建新地块的集中布局,减少农用地的占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
        3.6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为充分发挥规划对城乡建设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切实解决城乡规划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管控,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同时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地方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在土地利用规划上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开发土地后备资源,拓展土地利用范围,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综合发展,以资源节约、空间布局、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为统领,建设综合性较强的节约型社会。城乡规划的建设要考虑到地方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及集聚趋势设定城乡发展目标,从长远角度看问题,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结合起来,制定一套适合当地情况的综合性规划。
        结语
        在城乡的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城乡之间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二元制特点,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协调现象,并且在建设的进程中二者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和空洞型。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整合能够看出,对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在城乡的城乡建设中能够发挥自身的良好作用,有效引导城乡的经济发展和区域提升。应当将具备重要促进作用的因素进行良好的整合和分析,在经济建设中加以利用和优化,促进呈现建设的稳定运行,转变二元制建设规模的局限性,促进城乡经济建设的稳定推进,进而有效引导国家经济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欧阳来禄.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初探[J].居舍,2019(13):8.
        [2]陈春娅.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智能城市,2019,5(04):75-76.
        [3]郭宝麒.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探究[J].东莞市虎门镇规划管理所,广东东莞523901.
        [4]王启珍.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9(25):123-124.
        [5]赵冬良.城乡规划建设中与土地管理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J].砖瓦世界,2019(18):4.
        [6]王雷.浅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7):21.
        [7]杨虹.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关系研究[J].城市地理2019(8):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