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防雷工程质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监管部门和企业及从业人员应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加强房屋建筑防雷工程管理,切实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房屋建筑;防雷工程;质量监管;问题
1 导言
众所周知,防雷与接地装置安装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分部的重要子分部工程,对消除和减少雷击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以来,防雷工程的监督管理实行的是以气象主管部门为主的工程管理体制,2016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文)发布,将气象部门承担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许可,整合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监管。
2防雷工程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防雷工程监管实行的是以气象主管机构为主的监管体制,气象主管机构站在主管部门的角度,以防雷检测和审核验收为主要手段,对工程的所有质量责任主体进行监管,这种家长式的管理模式效率高,便于监管,却与我国现阶段“企业保证、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用户评价”的工程质量监管理念不符,只强化了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却客观上弱化了建设单位的的首要责任和各责任主体对防雷工程的质量管理责任,模糊了质量责任边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责任权力的混乱和交叉,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工程质量的保障。2016年4月7日,中国气象局以局长令的方式发布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强调了对防雷装置检测的监督管理,但却没有改变以往检测机构(验收部门)全面监管的做法,造成检查和检测内容不分,把本应由建设监理单位承担的检查验收内容和本应设计单位承担的防雷分类、防雷区划分、接闪器保护范围的确定、电涌保护器的布置安装等内容都作为了检测内容,客观上造成了各责任主体质量责任的混乱,不利于工程质量管理责任的落实。有关房屋建筑工程防雷的规范标准存在与实际工程管理和验收不衔接、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亟待更新和修订。部分防雷检测机构技术含量不高、检验能力不强,防雷检测市场放开后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检测机构为抢占检测市场低价恶意竞争,不能保证检测工作质量。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影响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3现阶段加强防雷工程质量监管的对策建议
3.1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和强化各责任主体质量责任
完善防雷工程的质量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边界,压实参建各方的主体责任。建设单位作为项目投资主体,是建设活动的发起者和受益者,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必须对工程质量负首要责任和全面责任。设计单位对设计图纸承担设计责任,按照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对有关参数进行验算,施工图设计应达到一定的深度要求,明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防雷装置的材料、规格、位置、数量、防雷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布置安装等具体的做法和要求,必要情况下应以详图的方式画出具体做法,不能只以原则性的描述方式代替。审图机构依据强制性标准进行图纸审查,对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建设单位返回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后重新审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和材料设备的采购,并按照标准要求委托检测机构对材料、产品和工程进行检测。监理单位按照图纸要求和技术标准对防雷装置的重要分项工程施工进行旁站监理,对材料和产品的取样和工程实体的现场检测进行见证,随时对施工中的验收项目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检测单位按照验收标准对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使用功能的项目和有关产品、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在参建各方验收合格的前提下组织工程的竣工验收。通过对各方参建主体质量责任明确和强化,让甲方的归甲方、设计的归设计、监理的归监理、施工的归施工、检测的归检测,逐步形成环环相扣、各司其责的质量责任体系。
3.2修订和制订相关技术标准
制订行业标准《房屋建筑工程防雷技术规范》,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设计、施工、检测、验收的各个环节,在满足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做出切合行业和工程特点的具体规定,从而为房屋建筑防雷工程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依据。加快修订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使之与工程质量验收程序更好地衔接,规范和明确子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验收应进行的检测项目,对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使用功能的项目按要求进行现场抽检和抽测,对防雷工程所使用的产品和材料则实行见证取样送检,明确房屋建筑防雷工程现场检测和见证取样检测的检验项目,抽检频次和评定方法,通过明确检测和验收的关系实现加强过程控制、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3.3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
加快修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增加房屋建筑防雷工程现场检测专项资质,明确房屋建筑防雷工程现场检测是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在现场监理人员的见证下所做的现场实体检测项目,为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明确房屋建筑防雷工程现场检测资质标准和工作内容,剥离本应由监理、设计单位承担的有关职责,同时加强对检测机构和检测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出具虚假报告和低价承揽检测业务以及在检测工作中“偷工减料”等违规行为,确保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相关检测行业协会应当发挥积极作用,依托当前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督促检测机构做大做强,改变以往基础设施薄弱、整体检测能力不高、科研创新能力差的现状,加快硬件设施投入,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提升检测服务质量,提高检测技术能力,确保检测工作质量。
3.4加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力度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房屋建筑防雷工程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大抽查、抽测力度,不仅从工程实体质量上加强监管,还要加强对建设、施工、设计、监理、检测等单位的质量行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参建各方及相关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规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和严重质量问题的,应依法严肃查处,不仅要进行经济处罚,还要在资质资格、从业限制、信用管理等方面进行惩戒,让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从事相关职业首先要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出了问题就会失去市场和饭碗。
3.5强化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竣工验收备案工作是工程质量监管的最后一个环节,做好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对把好工程质量最后一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应及时修订《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把防雷检测的有关证明文件作为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必备要件。主管部门通过审核有关备案证明文件,对建设单位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按要求进行了竣工验收进行判定,对未按规定程序进行竣工验收和存在问题的工程实行一票否决,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后在监督机构的监督下重新组织竣工验收,以确保房屋建筑防雷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峰.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150.
[2]吴波.房屋建筑防渗漏技术探讨[J].安徽建筑,2017,24(05):370-371.
[3]王震,岳辉.浅谈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34):35-36.
[4]林瑞远.试析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