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施工现场,为保障安全施工必须对安全管理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是确保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则是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展开探究,并对其进行浅析和阐述,亦可以为其他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在现场施工环节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其影响因素众多,造成现场管理无法覆盖每一个环节和区域,造成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除,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大力度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促进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1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
1.1安全管理的意识相对淡薄
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加大,因此涉及的人员日益增多,在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时,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施工的进度方面,因此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安全文化的氛围不够浓厚;结合国情分析,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大多为务农人员,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安全意识薄弱。
1.2安全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整体化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思路,通过周密的布防,能够有效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然而我国建筑行业普遍不能从整体角度和全局角度思考问题,认为安全管理就是解决已经发现或者已经出现的安全生产危机,因此没有形成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正确认识。就目前来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管理职能人员的设置方面仍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制度照抄照搬原有模式、外来模式,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机构设置不健全、不合理;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管理能力不足等等,这些混乱状况的存在,不只导致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应不能不足,还会影响整体工程的安全性,给工程带来更多的安全管理隐患与漏洞。
1.3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
鉴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一个建筑工程通常会涉及多个主体。其中包括总/分包单位、工程监理以及施工设备租赁单位等等。建筑工程需要多个单位相互配合才能进行,但其中所涉及的安全责任问题一直以来划分都不甚明确。例如发生安全事故之后,施工各主体之间相互推脱责任已经成为常态,甚至部分单位在进行转包或是分包过程中,也会将安全责任一并转移。施工现场安全责任的划分不明确,已经严重威胁到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4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存在不足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建筑工程领域的安全管理还是停留在形式上,很多都没有落实到位,造成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质量比较差,也没有制定安全预案,在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之后不能有效应对,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基于此,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地开展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巡检工作,严格执行相应法律法规的标准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了解安全隐患的发生原因,并且根据具体的管理标准和规定处理这些问题。此外,各个单位的安全监管部门要及时地进行现场安全情况的监控和管理,任何细节工作都要做到位,尤其是一些容易导致安全事故问题的情况,要防止存在任何的安全隐患,切实提升总体的安全管理水平。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细节处理不到位所导致的,往往这些细节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安全事故问题,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坚决予以杜绝。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2.1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分析,要想提升总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就要从人员责任意识的提升角度出发,这是施工单位管理的核心,也是重要的工作。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要全面的提升,能够有序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对于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要想达到这一标准的要求,从以下的两个方面工作来组织进行:一方面,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就要全面开展现场管理团队的建设,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切实提升现场的施工管理水平。此外,要按照现场的施工具体状况,逐步的建立和完善符合工程现场管理需要的规范、标准,以更好地促进工程总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想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要从现场的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出发,积极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消除现场的安全隐患。比如,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从而可以保证设备的性能达到最高水平,满足现场施工的进度、质量标准的要求。
2.2建立健全安全目标管理体系
安全目标是指建筑工程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以前必须完成的指标,作为安全控制工作开展的依据。在明确安全目标的前提条件下,重点是施工安全管理,该项工作是否顺利开展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因此,为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第一时间消除危险因素。当施工单位制定安全目标时,为保证科学性,应划分具体目标,也就是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并将其落实到各个岗位及各施工环节。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三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水平,关键是提高对安全施工的认识水平。
2.3明确划分施工现场安全责任
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面对如今建筑工程中的多个配合单位与主体部门,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在施工前期确定好各单位的安全责任。例如与不同单位进行合同签订时,就可以明确划分出安全责任范围,并通过合同确定,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则需要根据合同标明的职责进行划分。这种明确划分施工现场安全责任的方式,除了可以明确参与建筑工程各方的安全责任外,也能够提升施工各单位和部门对现场安全责任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得到有效降低。
2.4对施工现场加强监督和检查
对工程的施工现场加强监督和管理,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特别对违反规章的操作行为,应立即纠正,以此来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另外,还应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所有情况,及时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预防和解决方案。当然,不仅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同样需要制定标准化施工流程,并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实施。关于标准化操作,需要监查来完成,为提高监督检查的高效性,应改变以往的工作态度,依托社会各方监督以及相关部门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工程推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当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机制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和培训以及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要进一步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系列举措,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金凤清.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管理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4(3):179.
[2]郭波.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9):57-58.
[3]王淑彬.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0(2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