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赵健西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然而随着每年大量新建建筑的建成,我们也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上,由于我国缺乏与建筑行业相配套的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导致建筑安全问题频发,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建筑安全管理意识,并针对现在工民建施工安全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一些措施以维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围绕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展开讨论。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一、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特点
         (一)管理多样性
         整个建筑行业由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工程周期等要素共同组成,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有着不同的安全管理标准,不同的管理标准又使得施工管理方式出现不同,这样的施工特点使得建筑行业的建筑人员必须拥有更高的技术水平。
         (二)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
         一个大的工程项目由很多小项目共同组成,同时在不同的项目中又存在很多不同的工程工序,不同的工程,项目与工序的管理技术和标准要求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多,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
         (三)人力因素影响大
         不同的建筑工程或项目对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技术人员的一点小差错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出现大问题,导致人力物力浪费,影响工程进度。所以,在建筑项目施工前,要慎重对工程人员与管理人员的选择与培训[1]。
          二、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作为建筑工程的领导者,缺乏建筑安全管理意识。在人力资源等生产成本的控制上,我国建筑行业已经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忽视对建筑安全的管理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普遍现状。减少生产成本的确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利润率,然而企业却没有意识到,建筑安全问题不出现则好,一旦出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破坏企业形象,给企业带来损失。如果企业本身对建筑安全不够重视,那么在工程设计中相关部门可能就会为了节约成本而忽略相关安全配套设施的建立;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会出现问题;施工过程中,在建筑施工人员的保护上同样做的不够到位。
         工地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工民建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密度大,施工管理工作本就难做,再加上工地施工人员往往文化素质不高,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重视程度可能也不够,不重视自身生命安全可能会导致因工致伤,不按照施工要求来做则可能会导致建筑质量出现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建筑单位与施工人员的建筑安全意识。
         (二)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在工民建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具科技含量仍然较低,且大多数为手工操作,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不高。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我国目前的工民建工程中还没有形成便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导致沟通不及时,管理层的决策较为滞后,从而浪费宝贵的施工时间与人力物力。
         再者,传统的工民建对于信息的传输与资料的保存大多用的是纸质材料,容易被篡改,所以不利于准确传递信息以及资料的保密工作。长此以往,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尽管有一些建筑企业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运用方式上,大多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打印表格和验证信息上,忽略了技术使用的多层次与多角度。所以,为了提高施工数据传递的及时与施工数据的准确性,减小施工风险,保证施工安全,必须创新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技术[2]。


         (三)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工民建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大多数企业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成本、缩减开支和经费,忽略技术人员的聘用和施工人员的选拔,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也不够到位。工民建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还表现在施工管理者缺乏责任心上,管理者对工作消极,往往对自身的工作职责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不能够严格按照操作守则进行施工管理工作,另外由于体系不健全导致职责不明,又缺乏监督,在出了问题后,各个部门只会相互推卸责任。
         由于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严格,有关部门对建设原材料、建筑设备的选择、采购存在把关不严、管理松懈的问题。安全管理人员的懈怠态度一方面会导致建筑原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另一方面可能出于为己谋私的目的,放松对建筑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检查,导致工民建项目工程中的人身安全隐患、财产损害等风险增加。
         (四)企业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却缺乏足够的安全资金,然而企业安全资金投入不足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我国目前各地各类安全事故频发,这些教训提醒企业必须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筑施工就是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如果企业再不加以重视,出现安全问题是迟早的事,所以企业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设立安全专项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
          三、针对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企业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加强企业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企业可以组织施工人员上安全保障课,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另外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工作,达到一种上行下效的效果,使企业真正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政府可以面向整个建筑行业建立统一的施工安全评价系统,建立安全系统的同时要注意实事求是,根据我国目前施工现状进行设立。政府对施工企业的安全检查可以在网上进行公示,让行业内都能看到哪些企业的工作做得好,哪些企业的工作做的不好,对能贯彻落实安全施工的企业给予奖励[3]。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要加大对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也可以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出一批责任心强的优秀安全管理人才,提升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企业还应该设立监督部门,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安全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三)创新安全管理技术
         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跟不上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企业必须将现代科技与建筑行业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创新安全管理技术,与时俱进。为了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应运用动态危险源控制等先进的危险防控措施。在地质探测,地基挖掘,设立安全网等实际工作中,要重视现有先进设备的运用,增加工程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与工程数据的准确性。施工方式是施工安全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点,针对施工中的一些不符合施工标准的老旧设施,必须进行拆除或更换,避免因设备老化给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避免影响工程质量[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城市化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建筑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工民建施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单位与建筑企业必须做好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意识,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付昌彪.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257-258+261.
[2]田雪松.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9,(2):170+170.
[3]叶廷勇.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9,(9):269-269.
[4]陈竹林.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
计,2018,(24):480-4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