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招投标平台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期   作者:张奥利
[导读] 近年来,随着电子招投标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体会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及快捷,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招投标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体会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及快捷,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趋势。文章就目前招投标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子招投标的相应策略,以此更好的促进互联网招投标平台的构建。
         关键词:互联网;招投标平台;研究分析
         引言
         电子招投标是指借助网络技术进行的招投标、采购等商业活动。作为虚拟性的电子商务活动,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及授予合同等环节均通过网络完成。依托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工程电子招投标突破了传统招投标过程的时空限制,能加速实现全国工程招投标市场的统一化和一体化,各投标单位都能通过网络获取招标工程信息,有效避免信息不公开、不对称所产生的低效率,为潜在投标企业提供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然而对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电子招投标通常受到技术、计算机应用水平等方面的局限,导致电子招投标的效用并未充分发挥。未来电子招投标技术成熟了,实现异地评审,能够有效地预防围标串标,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净化招投标市场。
         1、工程中电子投标的应用
         1.1电子投标资审
         投标活动中,资格审查环节作为投标后的首项重点工作必须加以重视,审查的主要方面就是投标人的各方面资质是否符合本次招标要求,资质不足将无法继续参与投标活动。通过电子平台进行投标资审,减轻了项目投标方的工作负担,同时,将参与投标的单位进行初步筛选以控制投标单位数量,确保投标竞争更加科学合理。通过电子投标进行资格审查,节省招标单位对投标单位所提交材料进行逐一审查的环节,只需在电子平台下投标人提交相关资审材料,经平台审核,符合审核条件后方可参与投标活动,实现高效便捷的目的。
         1.2构建电子招投标平台
         在工程建设中利用电子招投标系统,要以招标系统中的管理规定为准,同时创建绿色可行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将使电子招投标工程的顺利进行得到可靠保障。所以,电子招投标开始的前提是先将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与招投标平台进行关联,使电子投标平台运转过程中有章可依,保障电子招投标平台中的各个阶段与内容的科学合理高效。鉴于电子投标在工程建筑中的种种优势,在招投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以大力推广。为确保电子招投标系统中项目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首先要将建设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招投标管理平台上,确保招投标项目与平台相互配合、相互权衡,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以及日后的招投标项目进展更加顺利。此外,电子招投标系统的顺利运转需要科学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持,最终才能确保招标人通过先进的电子招标平台,针对具体的招标项目开展合理的招标工作,通过信息化平台帮助招标人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招标的管理工作,通过平台审核的投标人利用电子招标平台下载招标文件,填写招标工程要求的相关信息,在线即可实时将投标文件上传至招标平台上。
         1.3评标及监督
         评标环节,评委登陆电子交易平台,进入电子评标室即可下载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并对投标文件进行在线评审。期间投标人可通过远程讲标系统进行讲标,评委通过在线询标系统进行询标。平台还配备有在线监督系统,可对评标环境、评委面部及评审操作进行全流程监督。招标公司同时设有独立监督室,监督人可在监督室通过在线监督系统进行全流程监督,并通过对讲系统及时对评标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进行制止。疫情期间通过上述举措,在评标及监督环节避免了投标人与评委、监督人见面导致的防疫风险与合规风险。关于评标场所,很多同行认为目前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评标场地,因此可以采用评委在家评标的方式组织评审。但笔者认为,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十三条关于招标代理机构的要求第一款“有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之规定,评标工作应当在特定的场地进行。同时,评委在家评标无法保证整个评标过程的合规性与保密性,更无法保证评审质量,因此笔者不提倡评委在家评标的模式。对此,招标公司的应对方案是将不同评委安排在多间评标室进行评审,并通过对讲系统进行讨论,这样做既保证了评审质量,又满足了人员不见面不聚集的防疫要求。


         1.4合同签署
         电子交易平台目前已与集团采控平台完成了数据对接,通过平台间的数据传输可实现在线签订电子合同,在实现采购全流程无纸化的同时,也能满足合同双方全程不见面完成从合同邀约邀请到订立生效的全部工作,具备合规、高效、快捷等诸多优势。
         1.5公布招投标结果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传统招投标活动中,国家发改委对公布中标信息的网络媒体予以明确规定。通过使用电子招投标系统,招标单位以及投标单位通过网络平台登录所注册的信息,可以轻松掌握工程建设进展的情况,使得招投标信息更加透明,同时体现了招投标公正公开的原则。
         2、电子招投标管理策略
         2.1招标方管理策略
         电子招投标的广泛推广应用对招标单位而言,一开始招标失败的状况有所增加,但随着招投标相关人员对此项业务的日渐熟悉将有所好转。招标人在法律层面依旧必须严格依照现有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同时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招标文件编写质量,而且能够应对开标、评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运用法律条款做出合理解释,最终选择理想的中标人。
         2.2投标方管理策略
         电子招投标的广泛推行对投标人影响较大。首先,在招标文件的获取和下载方面和以往传统方式大不相同,需要投标人根据各地招标平台单位的不同提前录入相关信息获取CA锁,以便有项目信息时能够更快速地获取招标文件,研究投标策略。其次,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投标人对整本投标文件进行签字盖章后扫描上传,对投标人的仪器设备及电脑操作熟练程度要求有所提升。最后,在开标环节中,需要投标人现场解密,此环节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也存在个别项目出现现场无法解密的现象及由于特殊原因导致现场无法使用电子开标及评标,因此需要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仔细研读招标文件中对这方面有无预防措施,要在现场争取对自己有利的解决方法。
         2.3招标代理机构管理策略
         电子招投标的广泛推行对招标代理机构冲击最大,减少了代理机构很多工作的同时也分担了代理机构一部分利润,导致很多代理机构在这次改革浪潮下转向其他行业。其余的代理机构也应加强学习,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水平,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能够更好地服务招标人。
         2.4评标专家的专业水平
         电子招投标的应用和推广需要提升评标专家的专业知识,首先是电脑基本操作和评标流程,其次是招标文件形式上要求的不同,最后是投标文件是否满足招标文件中电子招标方面相应的要求。
         结束语
         在科技不断进步下,工程建设通过利用电子投标为一些投标单位带来了便捷,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但是电子投标的发展并没有预期顺利,其效果不容乐观,通过对上述不足之处的提出,望在日后得以有效解决,使之成为日后工程建设投标的必用工具,主导工程建设的投标。在此,希望相关管理部门早日完善电子投标的管理办法,从而积极推动电子投标在工程中得以顺利使用,进而带动工程建设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阳,张海燕.互联网电子招投标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09):73-76.
         [2]柳晶晶.基于互联网+的政府采购招投标平台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8(36):6+16.
         [3]刘玉霞.“互联网+”下对电子招投标的思考[J].中国招标,2018(33):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