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气压止血带充气压力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崔爱武
[导读] 应用血氧监测仪监测来设置小儿上肢骨折肢体止血带充气压力

         【摘要】应用血氧监测仪监测来设置小儿上肢骨折肢体止血带充气压力,根据血氧监测仪的动脉波动设定其充气压力,观察该方法的止血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来院行上肢骨折手术的小儿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充气压力、时间、观察止血的效果和止血带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止血带充气压力小于对照组,两组止血效果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止血带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血氧监测仪设置止血带充气压力能够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减少止血带损伤的发生,更好地确定个体化的止血带压力。
         【关键词】个体化  气压止血带  充气压力
         气压止血带被广泛的应用于四肢骨折手术中,但由于个体在年龄、血压、肌肉厚度、血管分布、脂肪厚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用统一的止血带压力值,会引起机体的损伤,较常见的是皮肤淤血、水泡、止血带休克等,应用血氧监测仪设定个体化气压止血带充气压力,以最低的充气压力达到有效止血效果,减少止血带损伤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来院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5-11岁,男女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麻醉方法均采用臂丛麻醉+基础,术前均不给予麻醉前用药。
1.2仪器准备:使用统一型号YTQ-E电动气压止血仪(杭州正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和血氧监测仪(深圳迈瑞)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麻醉后上肢缚扎止血带于上臂上1/3近心端,用绷带缠绕固定,其松紧度以插入一指为宜,平整无皱折,连接止血带。实验组采用连续血氧监测,将血氧监器仪感光探头夹在手术肢体的健指上,抬高肢体,驱血完毕后充气同时观察血氧监测仪的脉氧波,一旦波形消失成直线,立即停止充气,测量3次取平均值,确定止血带所需压力,记录充气压力,这个充气压力即为手术肢体可以使用的最佳个体化压力值,最后记录手术肢体止血带使用时间和观察止血效果。对照组患者使用止血带按常规操作,止血带压力设定为25.0kpa-33.3kpa,止血带时间设定60min放气一次,2次充气之间间隙5-10min。
1.4效果评定
1.4.1术中止血效果判断标准:
①优:手术野清晰,创面无出血和淤血,组织解剖层次分明易辨认;②良:手术野尚清晰,少量出血,基本能进行组织的解剖分离操作;③差:手术野出血多,组织辨认不清,影响解剖和手术操作。
1.4.2术后止血带压迫处皮肤情况:
①优:皮肤轻微压痕,无红肿和水泡,肢体血运立即恢复,神经功能正常;②良:皮肤明显压痕,轻度红肿和少量水泡,肢体血运立即恢复,神经功能正常;差:皮肤大量水泡,肢体淤血肿胀、麻木,活动无力。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516.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光异有统计一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术中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实验组止血带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止血带损伤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肢体骨折手术中使用气压止血带的目的是运用气压止血带暂时阻断主要血流形成一个“无血区”,保持术野清晰,暴露其肌腱、神经、血管等微细组织结构,故其充气压力值适宜与否,直接影响医生手术操作、手术时间长短与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气压止血带是具有损伤性的器械。使用不当会引起副损伤,轻者术后患者扎止血带处皮肤红肿、起水泡、疼痛等;重者术后患肢淤血肿胀、麻痹、活动无力,甚至可发生患者烦躁或止血带休克。由于患者个体的基础血压、体格发育、年龄、肢体周径及局部动脉收缩压差异会致其肌肉厚度、脂肪厚度、血管分布和皮肤情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故气压止血带压力值参考值跨度较大。本研究的实验组借助血氧监测仪对气压止血带压力值进行个体化设定(取3次血氧监测仪的动脉波形消失成直线时充气压力的均数为患者个体化气囊止血带压力值),表1与表2的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术中止血效果与术后止血带压迫处皮肤情况均优于对照组(H值分别为17.887和24.441,P<0.01)。综上所述,在术中借助血氧监测仪对气压止血带压力值进行个体化设定,不但达到较理想的术中止血效果,改善术后止血带压迫处皮肤情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观念,有效的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岩,董艳,刘风霞,等,个体充气压为对气囊止血带止血效果的影响.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5):445446.
[2]朱玉贤,程月起.气囊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3):456-457
[3]吕筱霞,潘更,张竹梅。下肢手术气囊止血带最适充气压力的探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1A):75-77
[4]刘成缓,陈曦,刘晓涵,等。气囊止血带在四股于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15.30(22):99-104
[5]雷秋妹,王间萍.四肢骨科手术中应用充气止血带的概况蛇志,2016.28 (1):87-89
[6]李青梅,贝抗胜,邹金英,等。下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研克J.护理研究,2003.17(7):767-768
71股梅平实施无缝护理提高于术宝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全科护理.2012.10(1):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