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杨文斌 狄亚柳 于飞
[导读] 电力体系运行中的安全和牢固,是满足国民用电要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摘要:电力体系运行中的安全和牢固,是满足国民用电要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企业要是想确保电力体系的整体成效,就要适当的增强对电力调度安全重视程度,确保电力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运转故障的出现,这不仅仅可以达成优良的调度成效,还可以达到国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电力资源的要求。这样一来,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我国电力调度事业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1电力调度运行工作安全风险预防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生产、日常生活的用电量逐日增多,大量的用电需求使电力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电力调度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想要使电力调度工作正常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应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在工作过程中的任意环节出现风险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电力调度事故,从而使电网运行安全性降低,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等方面对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及隐患进行划分,将其中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策略。电力调度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具有不确定性,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风险预防策略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在面对安全风险时应沉着冷静,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避免风险扩大化。
2电力调度运行工作的安全风险划分
2.1人为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的人为风险指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及意识有所欠缺,在接班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调度指令不明,导致电力调度运行工作出现安全风险;电力调度运行工作较为繁琐复杂,相关工作人员极易产生疲劳心理,从而出现操作失误;相关工作人员在发布不关工作指令时,仅依靠自身工作经验,没有将实际工作情况与操作理论相结合,判断能力的缺失导致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发生;误送电是对电力调度运行工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及流程不清晰导致误送电的情况发生。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的任意环节及人为操作之间关联密切。控制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干扰能够确保电力调度运行质量。然而,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浅薄,专业技能欠佳,在各项工序操作过程中,流程及范围不够清晰,导致失误操作。上述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及专业技能都有着极大的要求与考验。
2.2内部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的内部风险指的是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变压器、线路、开关设备出现的风险故障,短路、断路所引发保护系统出现操控失误,或监控不全面等情况的发生。外界自然灾害对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也有极大影响,上述因素都是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无法准确预估的安全风险,对自然灾害对电力调度工作造成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减少抢修时间来使电网运行工作尽快恢复,以降低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2.3体制风险
体制风险指的是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及管理力度不到位所引发的安全风险。调度运行相关工作人员对安全事故预防的理解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浅薄,日常工作中不能够将预防规范严格落实,这些现象都会引发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如果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检修工作不到位,会增加工作量,使电力调度运行工作失去章法。电力调度过程中的任意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不管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体调度造成影响,由此可知,电力调度体制的完善落实能够确保电网调度运行工作正常开展。
3电力调度运行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3.1提高防范意识
电力机构应该定时的对员工开展专业知识的培养,并且还要对不同水平的工作人员开展有目的性的工作素养养成课程,进而使得他们对于电力调度工程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知,可以对其更加熟悉。而且还要指导他们学会事先对电力调度进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安全危险开展评估辨别,尽可能的解决其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在电力调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切实严格的看待工作内容,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风险以及故障的产生,如果发现事故或者风险要及时的上报。此外,在电力调度工作完成后,要充分的融合工作中所出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进而转化成自身的经验,以便对下次电力调度有更充足的把握。电力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时刻牢记自身是一名电力工作人员,要以严谨的规范来管理自己,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防止电力调度潜在危险的产生,进而确保电力调度工作的有序开展。
3.2定期测试和维护设备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设备的停电次数,从而确保电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应定期进行如下工作以检查和维护设备。首先,对设备运行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归纳,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其次,应详细分析电路事故的原因和未知的事故发生,以确保维护目标明确。最后,受设备本身差异的影响,在检查和维护过程中应收集零件并进行处理。根据实际情况,对检测出的故障进行分析,以提高检测和维护工作率,确保检测技术的有效性。
3.3多系统资源共享的实现
出现信息孤岛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交换和数据结构错误,使得不同地区的电力调度设备无法在两个方向上及时通信。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电力调度应根据工作的特殊性来调整所有电力调度系统和各个地区的电力系统。同时,还应加强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善数据连接。
3.4加强继电保护的管理
功率分配对于继电保护管理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由于继电保护工作的特殊性,有必要分析和解决继电保护中的问题。具体要求如下:(1)熟练掌握设备的相关参数信息,对继电保护设备有深入的了解,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继电保护培训,从而降低操作失误的风险;(2)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综合管理,并实施继电保护管理系统,以确保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
3.5完善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体系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影响着电力调度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专业知识。这不仅可以丰富管理人员的业务实践能力,而且可以纠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同时,还应注意培养管理者的创新能力,使电力调度管理工作不会枯燥。此外,要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尽力避免因操作失误引起的配电事故。
3.6加大技术投入以及设备维护
电力企业要适当的增强对电力调度过程中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技术水准,进而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力企业电力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电力企业还要及时的革新工艺和电力调度设施,带领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尽可能的促进工作人员把控先进的有关工艺,并将其利用到电力调度的过程之中。设施事故是电力调度工作中经常会见到的,电力企业如果想要保持电力调度的顺利进展,就要定时的检查和保养设施。企业只有有效确保硬件上的完备,才可以进一步确保电力机构电力调度工程的高效性,稳步性。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将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置于经济发展的首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体系日趋完善,实际运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这就对电力运行管理人员及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如果配电过程中管理有误,将导致断电,甚至造成人员死亡,电力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因此,需重视电力分配中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李之奇.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79-280.
[2]王杰.浅谈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通讯世界,2018,25(12):164-165.
[3]阮波.浅谈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