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力能源的发展也不断加快,在社会发展中占得比例越来越大。对电网企业来说,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管理线损是计量运维的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计量管理根本无法满足用电的安全性、连续性和经济性要求,而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实现用电环节“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电能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
引言
电力企业中存在着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就是线损管理。如果处理方法不恰当,将会有许多不必要的电力损失。而且居民和企业用的电量越来越多,电力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线损现象愈发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发展。所以什么是线损问题,线损问题是指所有的用电设备都由导体传输,导体本身存在电阻,在输送电流的同时也阻碍着电流的通过,电流为了克服这一阻碍部分自身就要消耗掉这一部分电能,而这损失部分的电能就是所谓的线损。在解决线损问题中,计量自动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计量自动化对于供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着明显的管理效果,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快速地发现在供电时发生的线损问题,确保在供电时的安全和稳定性,提高企业的供电效率。
1关于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念的阐述
这里我们所提到的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借助运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技术,比如说互联网技术、电能计量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等之类的,可以完成对全部系统内部电能信息的随时搜集及全面分析。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还应该参照电力专用通信网络以及公用移动通信网络这两个途径作为通信的载体,这样能够确保运行更具可靠性。并且,在系统内部规划设计各种计量点,借助这些计量点进行测量,从而获得精确水平更高的数据信息。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达到自动管控全部电网系统的工作目标,并且为电网的稳定运作带来更多保障,完成不同先进的功能。
2配电网出现线损异常问题的技术原因
2.1负荷电流造成配电网线损异常
负荷电流造成配电网线损异常主要是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无论是导线还是用电设备本身都具备一定大小的电阻,通过物理学知识知道,电流在通过电阻的过程中,电能和电功率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耗,一般情况下,电能损耗的具体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因此在物理学中,这种损耗被称为可变损耗。通过计算发现,可变损耗的大小与通过导线的电流大小的平方成线性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导线的电流越大,可变损耗就会越大,因此,如果配电网中的电流过大,就有可能导致配电网出现线损异常的问题。
2.2功率因数造成配电网线损异常
功率因数造成配电网线损异常主要是在物理学的专业知识中,功率因数是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相位差的余弦大小。在整个配电网电路系统中,如果电路的功率因数没有达到相关的大小标准,那么电路中的电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在这种情况下,配电网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能损耗就会有提升。通过计算发现,配电网电路中的线损程度与功率因数的大小的平方成反比关系,因此,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对配电网电路中的线损进行降低,供电单位可以采用适当的提升功率因数的方法。
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3.1组织建设模型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实际运用之一是组织建设模型。
针对线损管理工作,运用电力计量自动化这项技术可以组织建设起和线路损耗有关的模型,在线路损耗管理模型基础上,首先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内部变电站的实际线路损耗和计量点具体的线损状况加以分析把握。组织建设起的线损管理模型能够针对线路内的实际运行状况加以检测,假如发生运行不正常的问题就能够实现自主性的调节控制。并且,还能够借助电力计量自动化生成的多项数据信息组织建设起日常规数据模型,针对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数据和与标准数据加以比较,这样以来能够在尽快的把握线路损耗的具体状况。借助模型开展线路损耗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线损率的精确程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无误。
3.2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来提升抄表工作的准确度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实际运用之二是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来提升抄表工作的准确度。人工进行抄表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准确率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下降,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来进行抄表工作,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来讲,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进行远程的抄表,工作人员不需要到达计量装置的现场就可以对具体的数据进行准确的摘录,而且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主观因素带来的各种问题,实现抄表工作准确率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工作就可以得到强化,线损异常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地解决。
3.3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智能的配电网数据统计和分析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实际运用之三是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智能的配电网数据统计和分析。在配电网电路线损异常管理工作中,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自主地对各个配电网检测点的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采集并进行整理,然后再以这些数据作为依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工作。具体来讲,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进行统计工作时,分别需要统计以下三个部分的配电网的具体线损情况:①整个配电网电路系统中不同电压等级的线损情况。②不同电压等级的主变线损情况。③电路系统中送电线路的线损情况。进行统计时,计量自动化系统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的确定需要统计的周期,计量自动化系统内部的最小统计周期为15min,也就是说,每15min计量自动化系统便可以根据实际的统计数据对建立的选择模型进行分析,然后确认线损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3.4注重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实际运用之四是注重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对于以往所应用的供电设备来说,在有功功率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功率因数的不断提高,线路的负荷电流将会出现降低的现象。因而,需要对相关的导线、开关以及变压器等设备增加功率储存效果,进而有效能够满足符合增长的需求。如果原有的配电线路存在过载的问题,随着功率因数的不断增加,将导致配网系统不能正常运转,这同样需要进行无功补偿。总体来说,无功补偿设备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运行成本,同时还能提升电压合格率。
结语
总而言之,线路损耗问题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存在极大的阻碍性,因为加强对线路损耗的管理工作是摆在供电企业面前的迫切问题。在供电企业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线损管理的整体效果,综合性的处理线损管理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因此,作为电力行业的线损管理工作者,必须持续深入研讨于电力计量自动化以及线路损耗的问题,规划设计出更为科学的方案,实现供电作业中的线路损耗量,确保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水平,为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正友.计量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成功率低的原因分析[J].科技传播,2015,7(24):93+126.
[2]张东霞,苗新,刘丽平,等.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
[3]宁丽存,雷君召.配网及用电技术管理降损对策分析[J].硅谷,2014(22).
[4] 刘 超 .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J]. 通信世界,2017,(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