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对策分析 王小伟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王小伟
[导读] 在变电站中,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需要继电保护设备的支持。
        摘要:在变电站中,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需要继电保护设备的支持。笔者从变电站的工作原理为切入点,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技术进行分析,充分阐述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常见问题,最终根据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希望对同行工作者能有所助益,希望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行业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处理对策
一、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和检修基本原理
        1.1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原理
        根据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进行继电保护工作,继电设备会根据故障将电源切断,并发出警告的信号。根据电流的大小选择跳闸范围,电流较大的时候,跳闸频率高,应当选择定时限制保护的方式,通过时间段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命令。需要对计算机输出的继电信号进行有效分析,保证继电动作准确进行,对发生故障的最小值和动作值进行设置,解决继电保护灵敏系数问题。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对故障进行分析诊断,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有必要进行检修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且能够为设备正常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能发现问题的苗头并及时遏制,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为企业节约开支。
        1.2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基本原理
        任何事故都不是某个时刻突然发生的。一般设备的工作状态分为正常状态、存在异常但功能障碍不存在的状态和功能障碍状态。设备一开始是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但是随着日常使用,会逐渐造成设备的破损,导致设备出现工程故障,这就有必要对设备进行维修。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是指在对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控为基础,对监测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检修时间和检修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状态检修的基础就是状态监测,设备诊断依靠的是状态监测。我们需要对设备进行监测,对其日常运行进行维护,对故障进行记录和分析,最后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得出检修的最终对策。
二、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中的故障
        2.1故障类型
        第一,电网系统和自动化装置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工作,将会导致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发生故障。如供电系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下,供电系统局部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继电保护装置发生应用失灵的状况极易出现。第二,互感器发生饱和现象诱发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发生故障,进而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发生问题。第三,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存在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将会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如电流互感器的绕组配置设置不合理,将会导致电流互感器的绕组母线无法有效运转。
        2.2故障发生因素
        第一,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检修机制不完善,将会促使系统保护装置发生故障问题。如部分管理人员并未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日常检修工作中,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检修流于表面形式,使得保护装置的故障隐患难以被完全排除。第二,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应用的装置元件可靠性程度较低。一是由于装置元件工作时间过长,器件发生松动、绝缘部分发生老化问题,继而导致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发生故障;二是由于保护装置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并未对保护装置的质量严格把关,装置质量检测环节流于形式,导致保护装置在应用过程中发生故障。
三、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常见问题
        3.1未明确故障类型与故障点
        在发现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为明确故障的类型,确定其是短路问题或者互感器出现问题,只有优先明确故障的种类,才能更加合理的处理问题。其次,在确定故障类型后,要进一步明确故障点,然后选择合理举措去解决。但是就现阶段电力企业来说,其在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管理中,常忽略这一点。


        3.2培训与检修工作效率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工作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工作难度,尤其是对于那些经验少、操作技能低下的工作人员来说,容易出现工作事物问题,影响检修进展。此外,一些老员工受到以往工作习惯和工作理念的影响,对新型技术无法有效应用,也为检修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在此形势下,企业不及时开展培训活动,定会出现面子工程问题,这对于检修工作的路是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企业必须认知到此项工作重要性,及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活动,建设高素质、能力强的维修团队。
        3.3引进新技术与健全检修制度
        企业没有紧随市场发展以及变化,及时了解变电站保护装置常见问题特点以及应用缺陷,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导致二次回路过于烦琐,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效率低下;电网建设落后,未及时引进先进维修与管理技术,也是影响变电站运行和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企业没有及时完善检修维护制度,护理监督管理工作,阻碍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实施。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4.1明确故障的种类与故障点
        工作人员应明确故障的类型,然后深入分析故障点位置。对于故障点的确定故障人员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置换方法。故障人员在确定哪些是出现故障的设备后,及时把功能齐全的设备替换掉出现故障设备。在替换好设备后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若是依旧无法正常运行,则可判断故障点不只是在设备上,可能也存在其他故障点,此时故障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2)对比方法。对比分析故障发生期间继电保护设备不同数据信息比对,若发现数据出现很大出入,则差异较大的数据为故障点。(3)回路铲除判断方法。依据回路的线路有顺序的铲除部分回路,判断故障点在回路中位置,直到确定具体故障点。
        4.2注重培训与强化检修能力
        首先,电力企业应树立培训理念,建设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好培训工作。为了强化培训效果,电力企业应把理论知识培训以及技能培训结合,利用多媒体视频培训模式、现场指导以及知识竞赛模式开展培训,保障培训的灵活性,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继电保护设备故障检修工作具有一定难度,企业也要侧重对工作人员专项技能的培训,在培训后进行考核测试,利于企业了解维修团队综合实力,了解其工作强项以及不足,更加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最后,企业也要落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设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工作人员给予其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维修工作中。也可利用奖惩制度约束工作人员偷懒行为、工作态度不端正问题,使其认知到企业对此项工作重视度。
        4.3新技术促进检修制度
        首先,企业应紧随电力市场变化,及时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删繁就简,保证二次回路的简约性,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稳定、安全地运行。此外,在系统运行方面,应有效的设置和管理,明确维修重点为故障分析工作,利于为故障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最后,电网建设也要及时创新,引进新型技术,改造和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发挥科学技术优势,保证设备检修的效果。对于管理检修制度与维护机制的建设,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健全检查维修工作内容,并把监督管理制度与维修检查制度结合,不定期的勘察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情况,发现不足及时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设备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起到了保护作用,促进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维护与检查工作,清除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健康运行。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继电保护设备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飞.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和调试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9(15):79-80.
        [2]毕小熊,颜红得,施迎春.基于LM法参数估计的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分析[J].电气自动化,2019(4):89-91.
        [3]郑涛,汤哲,张滋行等.统一潮流控制器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15):171-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