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探讨 冯薄强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冯薄强
[导读] 当前,电力行业已成为我国重要产业,
       摘要:当前,电力行业已成为我国重要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意义重大。电力能源作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阐述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并具体分析促进工程自动化的有效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
一、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自化技术应用的主要特点
        1.1高效性
        输配电用电工程在进行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其高效性。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用电工程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不同问题的处理,因此自动化技术在处理电力系统运行问题的过程中非常高效。同时,对解决问题效率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对输配电网络的智能化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扩大了输配电系统的管理范围以及影响力。
        1.2快捷性
        以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为前提,能够尽可能的减少传统工作中因为人工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以及漏洞,还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分析数据,来下达准确的指令,方便快捷,以此来降低企业对人力物力的投入。
        1.3综合性
        以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为前提,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力操作、设备检修等所耽误的时间,此外,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一个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让输配电质量得到最大的保障,从而确保整个电力输配电过程的稳定性。
二、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的融入,从而来尽最大可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智能化供电的需求是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主要应用形式。输配电自动化中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高速运算功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数据化功能,解决了人工无法轻易实现的数据分析处理,智能化程度相当高。同时,输配电自动化不需要复杂的人工操作,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的便捷性,不但能大大拓宽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管理范围,更使得输配电的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网络系统自身带有的严密的运算程序,提升了整套系统的精确度之余,更能在计算范围内自动处理一些突发问题,从而使电力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与安全的服务,促进企业自身和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能否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及专业化程度。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一些电力从业人员甚至并不具备电力管理资格。另外,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专业能力普遍偏低,无法做到有效的处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这样必定会大大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降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效率。
        3.2能源损耗严重
        现阶段,输配电系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能源损耗现象,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造成输配电能源损耗的原因有很多,如设备保养不当、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或者设备应用不当等均有可能损耗电能。除此之外,如果设备未得到及时的更换,也有可能造成能源损耗。目前,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损耗,这是亟待电力从事人员解决的一大难题。
        3.3技术开发有限
        众所周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非常复杂,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输配技术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若想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则必须做好输配技术的改进工作。然而,目前输配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对较低。

而且国内在用电工程自动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有限,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技术的发展,导致其无法达到当代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
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4.1加强技术开发
        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解决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问题的最直接办法,一方面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电力企业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推动电力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研发时要注意将科学技术有效整合,可以和其他相关研究人员讨论学习,得到更多技术可行性的保障,进行高质量的技术开发,使电力系统整体的技术提高,不断更新技术,为电力系统发展保驾护航。
        4.2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应变能力
        自然环境是不可变的,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因此,科研人员在研究时务必将自然环境优先考虑。如高温天气下,用电量增加,电负荷快速增大,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使电力系统在面对自然环境时可以灵活应对,电力系统要做好如何将资源合理化运用,实时检测设备运行情况,提升整个电力系统抵御自然环境的能力。
        4.3改善电能损耗问题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工作效率,就必须要解决电能损耗问题。首先,一般电能过度使用的问题,大多都是工作人员管理不及时,没有合理化使用电能造成的。电力企业可以制定奖罚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形成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由于制度成立后,电能损耗的多少直接与自身业绩挂钩,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其次,想要改善电能损耗问题也要及时对设备更新管理,让操作流程及操作技巧和科学技术发展相符合,将先进的设备运用到工作中,另外,要加强研究人员对电能损耗的相关研究,提高供电企业利润率,将可利用资源整合,做到系统最大的优化。
        4.4重点培养专业工作人员
        目前在我国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的因素。由于目前很多的技术人员在专业知识上成熟度不足,造成了自动化技术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我国电力行业中的自动化技术发展较晚,其次是我国在自动化技术人员的配置上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上述的两个原因是造成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想进一步的提升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的应用,只依靠进行先进技术的国外引进是不行的,我国的电力行业以及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还要针对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层面的培训和强化,同时在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引进的过程中,要首先参考动手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上保障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同时引进操作性较强的技术人员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改革有着非常大的意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自动化应用现状。同时除了引进专业的高技术人才之外,我们还要针对电力系统的现有自动化人才进行专业的培养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更好的进行实施和提升,才能够实现我国发展自动化技术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用户用电质量的关键,我国电力行业在自动化运行的道路上刚刚起步,尚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电力企业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积极改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电力行业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彧珩,徐新宇.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的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205-206.
        [2]沙军泉.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8):204-205.
        [3]杨海勇.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户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低碳世界,2018(08):143-144.
        [4]蔡连斌.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