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新趋势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周健 陈雪峰
[导读] 随着电网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摘要:随着电网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模拟信号逐渐被数字信号取代,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前沿。
1 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特征
1.1 智能化的一次设备
        根据IEC62063:1999对智能开关设备的定义,它不但具有开关设备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在线监视、智能控制、数字化接口和开关的电子操作等一系列的高智能化功能。
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简化了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换言之,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它包括光电/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断路器等。光电/电子式互感器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输出低压模拟量和数字量信号,直接用于微机保护和电子式计量设备,适应电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需要,由于其动态范围比较大,能同时适用于测量和保护两种功能的应用。光电/电子式互感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测量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等特点。
1.2 网络化的二次设备
        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是适应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和智能化一次设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适应IEC61850通信规范的需要。IEC61850是基于网络通信平台,将电力系统从调度中心到变电站、变电站内、配电自动化进行无缝连接的唯一的自动化国际通信标准,不但规范了保护测控装置的模型和通信接口,而且还定义了数字式CT、PT、智能化开关等一次设备的模型和通信接口。
1.3 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
        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应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即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
2 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据IEC6185A通信协议草案定义,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各层次内部及层次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三个层次的关系如图1所示。
       
       
       
       
       
       
       
2.1 过程层
        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或者说过程层是指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智能化部分。过程层的主要功能分三类:(1)电力运行实时的电气量检测;(2)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3)操作控制执行与驱动。
(1)电力运行的实时电气量检测。
        与传统的功能一样,主要是电流、电压、相位以及谐波分量的检测,其他电气量如有功、无功、电能量可通过间隔层的设备运算得出。与常规方式相比所不同的是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被光电电流互感器、光电电压互感器取代;采集传统模拟量被直接采集数字量所取代,这样做的优点是抗干扰性能强,绝缘和抗饱和特性好,开关装置实现了小型化、紧凑化。
        (2)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在线检测与统计。
        变电站需要进行状态参数检测的设备主要有变压器、断路器、刀闸、母线、电容器、电抗器以及直流电源系统。在线检测的内容主要有温度、压力、密度、绝缘、机械特性以及工作状态等数据。
        (3)操作控制的执行与驱动。
        操作控制的执行与驱动包括变压器分接头调节控制,电容、电抗器投切控制,断路器、刀闸合分控制,直流电源充放电控制。在执行控制命令时具有智能性,能判别命令的真伪及其合理性,还能对即将进行的动作精度进行控制,能使断路器定相合闸,选相分闸,在选定的相角下实现断路器的关合和开断,要求操作时间限制在规定的参数内。又例如对真空开关的同步操作要求能做到开关触头在零电压时关合,在零电流时分断等。
2.2间隔层
        间隔层设备的主要功能是:(1)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2)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3)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4)实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5)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6)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必要时,上下网络接口具备双口全双工方式,以提高信息通道的冗余度,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2.3站控层
        站控层的主要任务是:(1)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2)按既定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3)接收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4)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5)具有(或备有)站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如显示、操作、打印、报警,甚至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功能;(6)具有对间隔层、过程层诸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7) 具有(或备有)变电站故障自动分析和操作培训功能。
3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的网络选型
        网络系统是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命脉,它的可靠性与信息传输的快速性决定了系统的可用性。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单套保护装置的信息采集与保护算法的运行一般是在同一个CPU控制下进行的,使得同步采样、A/D转换,运算、输出控制命令整个流程快速,简捷,而全数字化的系统中信息的采样、保护算法与控制命令的形成是由网络上多个CPU协同完成的,如何控制好采样的同步和保护命令的快速输出是一个复杂问题,其最基本的条件是网络的适应性,关键技术是网络通信速度的提高和合适的通信协议的制定。
        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示意如图2所示。
       
       
       
       
       
       
       
        ?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数字化变电站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优越性在电能质量,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高翔;  《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现代电网应用技术丛书》,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2] 江智伟; 《变电站自动化及其新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3] 陈立新;张宝健 ;《数字变电站系统(DPSS)的研究与设计实现》 煤矿机械出版社  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