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难点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实施安全作业可控措施,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内容,优化和完善运维工作,并按照实际工作,全面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还要做好监督考核工作,要求每名工作人员强化安全管控意识,在工作中承担管理职责,才能在应对难点和安全隐患时,勇于承担管理任务,快速安全的处理出现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风险;控制措施
1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主要特点
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具有统筹性、安全性、技术性等多项特点。首先,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要求供电公司必须要在国家电网的指导下,依照当前其所辖地区的实际供电需求对变电运检工作进行组合式、协调式的调整,以降低供电企业的劳动消耗、在用电管理工作中的难度。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要求将变电运行与检修工作合为一体,一次制定系统性、统筹性的变电运行管理方案。其次,在当前电力生产已经愈发注重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情况下,变电运检一体化本身处于无人运行状态,但其仍然需要进行持续性、实时性的维护和监管,以确保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最后,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单纯对变电运行和变电运检工作进行合而为一的调整,其工作开展的背后必然涉及到大量的运行运检技术,且必须要确保这些技术能够相互结合、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2变电运维中存在的隐患风险类型
2.1设备操作风险
变电设备作为电力企业电力供应和运行的基础,在进行相关操作时,企业变电运维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专业规范的进行设备操作,推动设备安全运行,以期提升设备运行质量,但也正是因为变电设备操作对运维人员的高标准要求,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运维人员的工作增加了挑战和难度,致使运维人员在设备的实际操作中频频受阻,出现问题。当然,电力企业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态度和意识也影响着变电运维工作,部分运维人员在进行变电设备操作时,由于自身的工作疏忽和不规范的操控方式,致使设备运行出现问题,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使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此外,变电运维工作的高风险性威胁着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运维人员在进行实地调查、运维工作时,可能会出现误入带电危险隔离区域、为设备接头时漏电等情况,人身安全面临极大的风险。
2.2母线操作风险
从电力企业电能汇合设备的角度出发,变电运维工作中的母线操作极为复杂,涉及元件极广,运维工作量极大,深刻影响着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电力企业变电运维工作中母线操作的实际状况,对其科学的进行经验总结,可以得知,在进行母线操作时,往往会受以下几种操作行为的影响,为变电运维工作埋下隐患风险。首先,电力企业的运维人员缺乏母线操作的基本原理,直接带负荷拉刀闸。其次,运维人员没有及时科学的切换保护装置,引发安全事故。最后,运维人员缺乏对电容及电感基本原理的熟练掌握和重视,致使断路器断口电容和电感出现串联谐振。
2.3运维环境风险
作为变电运维工作出现隐患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运维环境隐患风险对变电运维工作的影响较大。由于电力的特殊性和脆弱性特点,运维环境常出现的风、雨、雷、雪等气象状况,很容易为变电运维工作埋下隐患风险,增加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受地形条件的影响,运维人员高空作业进行变电线路维护时,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力企业要科学制定运维方案,降低隐患风险。
3应对措施
3.1强化对隐患风险的评估和判断
由于变电运维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运维人员应全面分析风险,并评估风险带来的危害,以便在工作中及时消除危害,提高运维工作的安全性。
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建立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中严密监视风险,有效降低风险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一旦管理体系发出预警,监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出现的安全事故。在现代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融入运维工作风险管理体系中,(1)有效分类潜在的风险;(2)运用信息技术制定解决方案,提高处理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能力。
3.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平稳的运行,需要电力企业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为每名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此外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无人值班模式应用较为广泛,需要电力企业建立监察机制,做到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还能使每名工作人员明确管理目标和责任,在工作中履行管理职责,使无人管理模式保持在高效的运行状态。
3.3逐条梳理步骤编写完善标准化作业卡
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存在的难点,逐一分析难点,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完善标准化的作业卡,要求技术人员按照作业卡内容,严格参照流程进行操作,(1)提高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效率;(2)避免技术人员受到伤害。在不同的岗位中,运维人员应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检查和维修,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专业技能,并且丰富工作经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检查和维修质量。工作人员应按照作业卡内容,逐一完成工作,并在完成工作时,在作业卡上进行标记,以便为后续工作作为参考依据,使每步运维工作有据可循。
3.4全面监督与考核
电力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设定月计划、周安排以及日管控目标,要求工作人员按照目标进行工作,既要使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还能考核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3.5制定运维工作指令,优化运维操作流程
变电运维工作操作规范和指令是保障电力企业运维工作质量的基本前提,也是电力企业安全供电的一个重要支柱,由于电力企业的部分人员在实际的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玩忽职守的现象和侥幸的心理,不重视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缺乏风险防范理念,致使操作问题频频出现。同时,对于部分运维工作细节缺失指令的情况,电力企业要构建演算体系,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科学制定防范指令,保障运维操作流程的有效性。
3.6统筹规划并分布实施以实现变电运检一体化目标
相关管理人员在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按要求制定总体规划,结合当前地区电网运行与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布计划,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法以完成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全面开展。尤其是相关领导人员必须结合电网中心的领导指示对当前变电运行运检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地区范围内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目标制定总体计划与分布计划,在不影响当前电网安全运行生产的情况下逐步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科学合理的确定一体化改制方案并引导各级人员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结束语
由于电力系统具有许多功能,电力能源消耗不断增加,致使电力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在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时,应针对电力系统复杂化特点,对每个环节,每个点位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标准化流程,按照流程严格实施管理措施,还要保证每个位置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变电运维系统正常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宁,丁晖,徐广源.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8):291-292.
[2]马春.浅析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9(21):135.
[3]陈鸿.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研究[J].河南科技,2018(17):131-132.
[4]李辉,陈扬,周江.分析变电设备运检的运维及检修一体化管控[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5):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