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对策分析刘宏贺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刘宏贺
[导读] 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装置,保证其运行自动化可靠性十分必要,是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摘要:现如今,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已经逐渐走入到我国各个领域中,电力事业也不例外,逐渐提升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装置,保证其运行自动化可靠性十分必要,是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对策
引言
当电力系统中的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不仅能够对机电设备的故障发出信号,还能够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进行处理。在现代电力建设中,机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目前,机电保护装置也在不断朝着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更加高效、强大的保障。
1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
1.1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存在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地对于电力系统所出现的故障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在排查出电力系统故障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向断路器发出继电保护装置的命令,从而及时而准确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所在位置进行切除,以有效地避免电力系统所发生的故障进一步造成破坏,这对于有效地保障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单纯的依靠技术人员对电力系统各个部分的运行情况进行排查,势必无法做到全面而及时的保障电力系统时刻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继电保护装置的存在则可以依托自动化技术以及远程技术,全面而及时的对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个部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以及排查,并依托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全面而有效的实时保护,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个重要作用便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的同时,全面而有效地保障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状态。
2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检修中常见的故障
2.1内部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故障有接点故障、差拍以及装置元件故障三类。接点故障主要表现为接点的接触不良以及消耗异常等效。这一故障的发生主要是接点处被二氧化硫等硫化物质进行腐蚀,以至于接点发生位移,进而引起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差拍现象的出现是电力系统的继电器电压异常或者是继电器不符合系统要求所引起的。差拍现象出现后应在查看继电器的电压是否异常之后就继电器的要求标准进行比对。装置元件故障的出现等会直接导致继电器本身所具备的重要的保护作用的失效,由此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这一类故障的产生主要是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所导致的。电流互感器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会导致继电器装置内部的电流迅速增加,以至于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的运行并提供保护作用,瞬时增加的电流在严重情况下将会直接烧坏继电保护装置,由此将产生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
2.2二次回路干扰
电力系统中,由于受到雷电侵扰等问题的影响,会不时地发生短路等故障。在操作一次高压设备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暂态条件下的干扰电压。这种干扰电压,会以静电、电磁耦合、直接传导的形式,进入到继电保护装置中,并形成电磁干扰信号。这种信号数值的峰值状态,常常会高达几百甚至是几千伏,其频率状态,也会维持在几十万到几百万赫兹,由此增加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与拒动的概率。同时,在二次信息号中,通常会放大此类干扰源,并在与一次信号形成对应系统的基础上,使自己受到更为严重的故障影响。


2.3运行故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运行故障的原因相对较多,从其超负荷运行、温度过高、长期运转等都可能导致装置出现运行故障,尤其是长期运转后,造成的局部设备高温问题,无法及时进行散热处理,使设备突然出现失灵、失效情况,进而造成一系列的设备运行故障发生。运行故障多表现在主变差动上的保护开关失灵拒合,电压互感出现二次电压回路情况,造成运行过程中电压互感器中出现零件性能下降问题,这两处是继电保护中最关键也是最脆弱的部分,只要其出现故障,这时的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功能已然缺失,一旦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将会造成严重危害。
3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对策
3.1加强日常维护
有效开展日常维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功能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所以,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保养,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如下两点。首先,定期维修继电保护装置,加强日常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开关动作灵活与否、设备标志有无不一致现象、设备元件名称有无错误问题等.此外,注意对光子牌和红绿指示灯的检查,也要定期检查连接螺钉和不同继电器的连接情况。其次,加强对断路器机构故障检查。工作人员在完成保护装置的检查评估以后,要结合设备运行具体情况对其科学分类,其中能够确保系统安全的为一类设备;二类设备是可以保障人安全、可以在正常情况下运行,整体完好存在小瑕疵的设备;三类设备是如果发生故障问题则能够对系统安全产生影响,导致系统极其不稳定的设备。详细记录设备的划分,为今后的有效维修提供可靠依据。
3.2积极地采取抗干扰措施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灵敏度很高,这就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容易受到移动设备的电磁波辐射的影响或者是静电的干扰,以至于在错误信号的诱导之下执行保护程序,这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整体质量,因此积极的采取抗干扰措施便显得十分的必要。抗干扰措施可分为软件抗干扰以及硬件抗干扰。其中,软件抗干扰是指在印刻板布线设计时有意识地将强弱信号进行隔离,从而有效避免强弱信号平行状况的出现。此外,软件抗干扰同样需要对于二次回路附近的电软值进行有效的控制。硬件抗干扰措施则是通过隔离以及屏蔽电磁能量的方式,有效地避免电磁波信号以及静电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所起到的干扰以及影响的发生,从而保证继电保护器可以处于正常状态下进行运行。
3.3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当下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工作量越来越大,而且故障内容也越加复杂,可以引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有更全面系统的把控。建立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检测机制,可用红外线检测对设备运行情况详细了解,结合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实现一体化数据分析、管理以及故障监控、维修对接等操作,进而及时准确发现故障问题并进行故障定位、成因分析,使继电保护故障维修效率大大提高。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是构建继电保护装置智能化管理体系的关键一环,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提高对意外事故的及时分析与处理,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的危害。
结束语
变电站的发展和大众的日常生活及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这就要加大对供电可靠性和高效性的重视,特别是在继电保护方面,必须要运用最有效的措施对故障位置和类型进行确定,然后使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的高效运行,促进整个行业的高效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建峰,王雪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探讨[J].科技风,2019(09):188.
[2]晁岳振,杨绍辉,刘天晓.探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207.
[3]张钧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配置[J].电子测试,2018(07):92-93.
[4]夏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研究[J].电子测试,2018(06):116+115.
[5]李肃戈,吕善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要点分析[J].科技风,2017(2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