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变电站建设也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发挥智能变电站的作用,提高控制水平,需要使用统一的标准格式,做好设备的统一规划工作。智能变电站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加优良,同时还能与计算机软件结合,提高控制性。需要注意的是,智能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二次安全措施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各项功能的运用也逐渐向数字、标准化方向转变,对二次设备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变电站硬压板电缆连接已经被虚回路光纤所取代。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完善二次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是值得每个检修人员思考的重点问题。
1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技术特征
目前,智能变电站在二次设备检修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误差,造成变电站故障频发,对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变电站二次检修过程中要对防误技术进行格外重视,主要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维护检修,避免二次设备出现运行故障,从而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监控能力,从源头处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性。因此,想要充分了解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防误交互,必须从变电站的二次检修安措技术特征入手,具体如下:从监控角度分析,二次检修安措特征可以分为直接监视、间接性监视以及无法监视三种,直接监视是对相关设备进行可视化监控,例如:硬压板和软压板上安装监控诊断设施,间接监控是通过一定的监控设备发送监控指令进行监视,例如:交换机或者利用光纤监视过程层控制块链接进行监控;无法监视指因为无法通过监控装置或者有些链接路无法达到监控部位,无法通过监控其他信号进行监控,虽然出口硬压板已经可以通过加装监控传感器进行监视,但这给变电站带来了实际负担,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所以一些智能变电站还无法实现监控,这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此更加完善二次检修安措工作。
2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二次安全措施
2.1站内线路保护检修安全措施
(1)充分做好压板检修工作。在当前的变电站中,线路是连接各个设备的重要媒介,一旦线路存在问题,将会引发启动失灵、稳定性降低等问题。因此投检修压板后,需要对启动的状态进行观察,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处理,保证信号的安全稳定性。(2)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的安全措施。当保护装置处于检修状态时,智能终端会获取相应的信息,此时应该不予处理,同样的,在合并单位中增加模拟量,保护装置在智能设备的作用下,也会检测出差异性。因此就这种情况而言,为进一步提升运维检修的安全性,需要投入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检修压板。(3)退出母差保护间隔软压板。就目前的智能变电站结构设计而言,智能变电站的线路和母差保护在保护级别上大多采用的是TA组,因此当合并单元处于运维检修状态时,母差保护依然顺利进行,这样智能接收端接收到的保温信息和自身的检修状态会呈现一定的数据差异性,最终难以启动相应的保护功能,这种问题会给整个系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的运维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及时推出母差保护软压板,从而降低对整个运维检修工作的影响。就以上三点而言,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定的差异,需要结合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情况以及设备的控制水平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提升运维检修的效率,降低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风险。
2.2智能变电站故障类型及管理方法
(1)合并单元故障。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故障过程中,要结合最短时间内合并单元故障,让技术人员及时赶到故障点,检修单元故障,恢复正常之后,退出硬压板,重新启动单元系统。(2)智能终端故障。智能终端故障要根据技术人员上报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利用检修状态硬压板,退出出口硬压板,重启,等恢复正常之后,退出并投入硬压板。(3)交换机故障。
当交换机发生故障的时候,要关闭电源,停用保护装置,检修状态压板,一旦故障特别严重的时候,要及时上报故障类型进行统一处理,交给检修部门处理,解决二次设备运行问题。
2.3母差保护检修安全措施
从智能变电站目前的情况看,都是按照“六统一”原则,在一次设备不断电的情况下完成单套保护检修。这时,就应该考虑如下措施:投入相应的检修压板,用于母差失灵保护,将其和各运行设备分离;为增强母差保护检修的可靠性,就应该在投入检修压板后,将母差失灵保护各间隔的软压板退出。这和常规变电站存在一定的区别,这里的母差电流是光纤传输,不会发生电流开路及发送的问题,因此,没必要处理电流、电压回路,各间隔投入软压板也可以不退出。
2.4保护装置异常处理
(1)主变保护装置、低频低压减载装置、接地变保护装置需更改定值或重启,及所有测控类装置重启时,因数字化保护装置无传统出口硬压板可退出,故投入该装置置检修硬压板。(2)电容器保护装置、分段保护装置虽为数字化设备,其主要功能及回路与常规保护差别不大。
2.5线路保护检修安全措施
(1)线路保护投检修压板。线路保护与其他运行设备的联系有启动失灵、稳控及录波、网络分析装置的信号等。投检修压板之后,母差保护检测到启动失灵的报文检修状态不一致,不处理,稳控类似。而录波、网络分析装置收到的信号能正常显示(带检修位)。(2)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投检修压板。当检修需要带开关实际位置传动时,由于保护装置为检修状态,智能终端收到的保护跳闸命令带检修位,不处理。同样,当从合并单元加模拟量时,若发出的SV报文不带检修位,保护装置将判检修状态不一致,电流、电压不参与计算。所以在需要时投入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检修压板,使双方均处于检修状态,逻辑方能正确执行。(3)母差保护相应间隔软压板退出。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与母差保护共用保护级别的TA绕组,检修需要从合并单元加模拟量时有可能影响母差保护。即使将线路合并单元置检修状态,由于母差保护正常运行,其接收到的线路SV报文与自身检修状态不一致,将不处理并闭锁其参与逻辑的保护功能,这种情况将给系统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所以检修之前需要退出母差保护的相应间隔投入软压板,此间隔行为将不再对母差保护有任何影响。对于这三点措施,(1)、(3)是检修前必须执行的,而(2)在检修过程中根据需要执行,建议(3)最先执行。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智能变电站也大量涌现出来,这就需要相关运维管理人员与时俱进,提高自身认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和技术,特别是在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的二次措施中,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探索最有效的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茌旭.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过程实施安全措施的分析[J].电气技术,2014(12):147-149.
[2]张新国.刘伟云.张灵芝,等.基于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二次安全措施探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26):321-328.
[3]鲁继超.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处理与安全措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4]唐志军.智能变电站二次检修安措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7(6):23-24,31.
[5]刘孝刚,施琳,张帆,等.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策略自动生成和在线校核技术[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23):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