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模式及规划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杨秦
[导读] 并针对当前设备与元件可靠性不高、网络数据通信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提高设备维护成效提供参考。
         摘要:新能源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其通过对自然资源的积蓄,在风电系统、机械系统与电能产生装置的作用下将可再生的资源转换为不间断的电能资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性的电力供应。本文以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的维护现状、维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当前设备与元件可靠性不高、网络数据通信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提高设备维护成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集控中心;设备;设备维护对策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管控模式趋向、信息化与智能化。新能源集控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对分布在不同地理空间的站内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和管控,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维管理。站内环境以及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经传感器采集后,经由网络通信链路传输至集控中心,由集控中心对站内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与故障诊断,判别设备运行状态及其潜在故障,为设备故障预警提供相对精准的诊断结果,为站内设备正常运转提供精准的运维指导。
1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运维现状
新能源集控中心的设备运维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管控的基础上,利用设备运行参数趋势分析与故障诊断算法对设备的后续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预警。集控中心的出现使得新能源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得以提高,但是当前在集控中心建设维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设备或元件的可靠性问题
新能源集控中心的设备改造是当前新能源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新能源集控中心的设备在实际运行时仍然存在内在元器件的可靠性问题,元器件的故障会导致设备出现停机、误动等问题,进而影响集控中心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管理控制。
1.2数据通信的稳定性问题
新能源现地设备数据监测点规模庞大,数据实时性要求高,各个电站的海量数据传输汇聚至集控中心,对系统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控中心与厂站通信通常采用主备双冗余架构,在集控侧设置若干套通信服务器,每套通信服务器多为双通信主机互为主备,负责与一个厂站进行通信。但随着接入厂站数量的增多,集控侧通信主机数量也需同步增多,大幅增加通信系统成本。同时在该模式下,非主用通信主机和链路利用率低,不能有效分担网络负荷,可能造成网络拥堵。
2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运维模式
面对当前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集控中心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成效,新能源集控中心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落实设备的运维工作,提高设备的维护成效。
2.1合理选择现地控制设备
现地控制设备的选择是提高新能源集控中心维护成效的关键,当前我国新能源疾控中心的现地控制设备多采用通用型PLC产品、风电机组综合控制保护装置等,这些现地控制设备在功能上或能满足集控中心统一监测、调度与控制的要求,但是在性能上多存在抗干扰能力差、抗振动性能差等缺点。在现地控制设备的选择时,可选择机箱式一体化可编程智能控制装置,提高设备的可控性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抗干扰能力。
2.2合理选择网络通信技术
考虑到集控中心建设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网络通信技术,对于接入厂站数不多的集控中心,可采用每套通信主机不分主备、交叉冗余的数据传输方式。对于接入厂站数量多,且后期需要持续接入新厂站的集控中心,可采用通信集群技术,即在集控侧一次性部署多台通信服务器组成通信集群,各通信服务器均处于在线状态,无主备之分,通过将各厂站的不同通信链路动态均分在各台通信服务器上实现负载均衡,同时保证了高冗余和可扩展性。


2.3精进设备分析诊断的算法
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的有效维护有赖于设备运行故障的精准诊断与预测,为了提高故障分析与诊断的精度,集控中心可加大对当前新兴技术如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优秀算法的引入,通过强大的计算机计算与分析能力,在高智算法的支持下实现设备故障的精准分析与诊断,为设备的维护提供精准参考。
3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的规划措施
以往的新能源管理制度,以单独控制为主,对炉、电、机采取单独的处理措施。集控中心建设系统通常是针对新能源进行集控管理,对新能源运行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和修复,提高控制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其对发电机、锅炉以及汽轮机组等设备实施集中的组装管控。新能源的集控中心建设系统不只是针对新能源里面的设备,而是针对集成的控制机械设备组,每一个设备都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确保集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时时管控,避免新能源设备的集控中心建设问题。
3.1加大新技术投入
新能源在实现机械化转变过程中,在信号处理方面新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可以提高系统操作的人性化,以及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对于集控系统,新能源应加大新技术的投入,并持续进行更新迭代。
3.2强化运行管理
要实现新能源集控系统的良好运行效果,需要改善其运行环境。工作人员要有能力全面掌控集控中心建设系统的电控室,保障集控中心建设系统的运行质量。应重视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以确保新能源集控系统的运行效果。另外,需要安装空调系统,防止空气湿度过大而使得系统内部的电子模块元件出现安全隐患。
3.3升级集控系统
应全面了解集控系统运行的原理,考虑技术及结构参数,以确保对系统的升级达到预期效果。对于系统参数协调控制,要着重关注集控系统的成效,以及有效区分系统产生的故障与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波动问题。要提高系统设备的稳定性,避免电器跳闸对系统的设备造成损坏。还要注重对系统设备的维护及保养,以确保整个系统运行协调稳定。另外,要保证热机保护系统能发挥出自身的功能特点,还应对新能源机组故障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处理时效。
3.4提高集控安全性
正常工作过程中,安全问题永远第一位,要对所有的安全问题进行集中管理,避免安全隐患,时刻确保控制和运行维持平稳,保证生产安全。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需制定完善的管控制度,技术人员应依据真实情况进行研究,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保证管控制度及运行流程不断迭代更新,确保制定的措施安全可行,以保证新能源管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另外,需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负责任态度。假如某一个或几个操作出现问题,这很可能导致管控系统的集中问题,无法保证新能源的安全运行,因此,管控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认真完成每个流程,落实安全措施。
结语
新能源集控中心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实现对站内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管理,在设备维护方面,依托集控中心的数据分析与故障诊断结果为设备维护提供精准的参考依据与指导。新能源集控中心的设备维护有赖于选择适宜的网络通信技术和现地控制设备,同时加强先进设备分析与诊断算法的研究,以提高设备的维护成效。
参考文献
[1]高泽.流域新能源远程集控运行技术及有关问题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4):79-80.
[2]黄鸿拔.集控中心监控系统高级功能设计及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8):192-193.
[3]仓义东,茅伟,衡旭.智能集控中心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J].新能源机电技术,2018,41(07):15-17.
[4]吴小芳,王申,石云.新能源远程集控及运维模式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7(11):126.
[5]张勇.风电厂设备的维护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14):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