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探讨折军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折军
[导读] 使能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摘要:通常情况下,火电厂以煤炭作为燃料,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将燃料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汽轮机等机械动力装置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动能,最后产生的机械能由汽轮机转化为电能,其中会有小部分能量在转化过程中遭到损失。通常情况下,火电厂在能量转化的工作流程中能量的焓值会逐渐下降,想要有效解决能耗的问题就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降低火电厂整体的能量损耗,使能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火电厂;能源转化;改进措施;
要想对火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首先要对火电厂的工作原理有详细地了解。一般说来,火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炭,煤炭经燃烧产生热能,通过机械装置的一系列作用,热能被转化成动能,汽轮机的作用下,发电机又将动能转化成电能,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的能量由于热量的消耗而损失。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同时也为了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作为发电企业务必要对火电厂的工作原理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改进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1火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的现状分析
热能与动力工作的核心理论是工程物理学。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为了使新型的动力机械与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并合理的采用环境科学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机械工程等多门学科综合研究,实现低污染、高效并且安全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同时在保证能量高效转化的过程中,还要对系统与设备的自动化过程进行充分研究。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实现火电厂生产的重要核心机制,想要达到优质高效的技能减排效果,就必须深入了解动力与热能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弊端,才能实现绿色又好的并且资源节约的社会环境。
1.1重热现象及其影响
目前,在火电厂实际生产运行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重热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在能源合理利用期间,前后两个不一样的环节压力几乎相同,但是第一个环节的焓值相比于第二个环节明显要低。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及时控制,将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最为典型的就是能源的利用率逐渐降低。首先表现在重热现象,火电厂在运行期间对电能难以采取有效的利用和存储方法,一旦重热现象比较严重,电能的稳定性必定受到严重影响。再有,重热现象降低了煤炭的燃烧质量,间接造成了电能的利用率降低。还有,发电企业受此现象的影响容易出现波动,导致稳定性下降,稳定性的下降带来了发电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了发电厂的效益。
1.2湿气损失及其表现影响
火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蒸汽湿气的损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蒸汽在膨胀的时候会有非常明显的水滴出现,蒸汽质量受到水滴的影响,蒸汽损失出现;如果党蒸汽移动的速度要快于水滴的速度,蒸汽的移动将会受到干扰,导致湿汽损失;此外,蒸汽在进行其他主动运动的时候,水珠也会对蒸汽造成影响。所以,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不断对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操作,这就为更多能量的损害埋下伏笔。
1.3节流调节机器及影响
目前火电厂最为常见的问题有多种,而节能调节就是其中一种。举个例子,当发电设备发生明显转变的时候,电力系统有极大可能出现较大损耗,这样影响了发电企业经营时的经济效益。节流调节在应用过程中有着很明显的特征,可以满足小型设备的正常运行。一旦设备在运行期间出现突发状况,比如设备负荷值已达到最大,那么机组数量也将逐渐降低,可是,全部机组运行的级数却要不断上升,只有这样节流调节才可以负荷设备运行的需要。
2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策略
鉴于以上情况,火电厂一定要在日常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利用一些措施来改进热能和动力工程,从而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

结合上文总结的三个关键问题,笔者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总结出以下三个改进策略,希望通过这些手段让管理更加科学,让火电厂企业能够提高工作水平和经济效益。下面对具体策略进行详细的论述。
2.1科学的利用重热
在对火电厂生产运行过程进行详细了解之后发现,重热现在大多发生在多级汽轮机组同上一级内部机组的运行过程中,通常是和上一级进行对比的时候有显著的损失,然而,所有损失都将在下一级的运行过程中被充分利用。所谓重热系数,就是用来表示真实焓降值和各级运行时理想焓降值的比值。重热现象可能引起显著的负面效应,如果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就会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2.2显著的降低湿气损失
火电厂在生产和运行的时候一定存在能源上的损耗,所以,一定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控制能源的损耗,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湿气损失。减低湿气的损耗量不仅可以节约火电厂的电能,也可以将电力工程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有助于发电企业实现既定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要提高发电机组的抗腐蚀能力,可以借助一些去湿的装置实现;其次,使用的喷灌要有吸水缝;第三,有效利用中间再热循环。通过这几种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湿气的损失,让更多的能源得到利用而不是损失。
2.3制定好节流方案
第一,对于火电厂的节流调节,主要是在第一级内贯彻全周进汽指标,即使现场状况突然出现变化,不同级机组的温度会不断降低,这样能够迎合不同容量机组的基础性负荷需求。而火电厂的技术人员要根据伏流格尔定理,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推导演算不同级的焓值差和压力差,确定设备的部件受力状况和运行功率情况,对汽轮机的全过程运作进行精细化管理。
第二,减少湿气损失,火电厂的正常生产运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能量损失,要保证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就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尽可能降低能量损耗,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湿气损失。首先要提高发电机组的抗腐蚀能力,一般火电厂会为发电机组配备去湿装置,并且采用更加合理的喷灌方式和中间热循环。只有采取了有效地方式减少湿气损失,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火电厂生产中的湿气损失,提高火电发电设备的运行效率。
第三,遏制调压损失,调压调节工艺布置扩展后,整体机组的内部负荷适应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后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运行效率仍然有待提高。必须注意的是,动叶栅中规模较大的机组为了提供蒸汽而做功,会存在很强的机械能转化现象,这时蒸汽余速就会出现大量损失,包括斥气损失和鼓风损失等,这与发电机组的运行机制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不是技术人员的操作问题或者是系统的故障问题,这时应该恰当的运用新工艺疏通,防止机械能转化现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火电厂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合理的运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消除调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能量损耗隐患,不断研究并开发出更加高端的产品。
3结语
火电厂的动力与热能的生产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而产生较大的资源浪费现象,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火电厂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基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火电厂在运行时热能和动力工程存在着能力损耗的现象,本文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火电厂因根据具体的问题与弊端采取有针对性的实施手段,减少资源浪费现象,保证资源的供应能源源不断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实现我国资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大大提高生态环境。希望火电厂的能源利用能够朝着更加科学和可持续的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继伟.论热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3(03):98-98.
[2]阳帆.试析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12):164-164.
[3]曹辉.浅谈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02):141-141.
[4]钱清华.火电厂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改进方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03):73-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