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用电需求量也在随之增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配电网的建设,保障居民的用电安全的稳定。配电网的设计和建设是电力系统的运行的关键,也是城市中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配电网的研究和发展。因配电网建设在电力系统中居于重要地位,为此,我们需要加强配电线路线损管理工作,应当运用现代化的配电技术,在降低配电系统设备损耗基础上,优化配电管理工作方案,提高配电管理工作操作性,解决好线损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配电网;极限线损;降损措施
前言:如今,社会经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各行各业方兴未艾,在这样大环境背景下用电需求急速增长,为此,电已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也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供电系统的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电网的建设力度,我们的生活用电已经变成配电网的分配,使我们生活用电变得更加方便。但是在具体的配电过程中,配电网的线路会出现一些损耗问题,使配电效率不断下降,损害了居民的用电安全和稳定,因此必须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1配电网极限线损的原因
配电网出现线损的现象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固定线损、可变线损和其他线损。固定线损主要是因为变压器、电容器和表计等电力设备出现问题导致的,这种情况下电力损耗量基本上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引起可变线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变压器或者导线中的铜线故障引发的,这种情况下线损量难以控制,会随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他线损的导致原因就比较多样化了,一般都是因为人为管理不当造成的,比如抄表错误,电能计量时出现错误等等,还有可能是因为住户存在偷电和窃电的行为,且发生的频率较高,也有可能引起线损。电力企业按照标准可将线路上的损耗分为三类,分别是统计损耗、技术损耗和管理损耗。统计损耗可以用电能表读出其具体的损耗值,基本取值就是售电量与实际供电量之间的差值,而技术损耗是指供电设备上的运行参数和系统中电力负荷情况下共同计算出来的损耗值,管理损耗顾名思义就是因为管理措施不当造成的损耗现象,取值主要参考前两种损耗统计值之间的差值。
2配电网降损措施分析
通常来讲,农村配电网出现损耗的情况会大于城市配电网的线损,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提出以下三项具体的优化解决措施,这三种措施的直接目的都是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电网中的线损量,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下面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2.1 优化配电网结构
我国电网建设事业起步较晚,且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必须要加快对原有配电网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其能够满足日新月异的电网市场环境变化。在搭设农村配电网的时候,首先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使其结构能够得到有效的优化,我们一般会采用短半径的方法来生产和运输电能,这种方式的优势就是能够保证供电的稳定性的安全性。
在搭设电网的时候要依据负荷状况来预测和规划网架的实际结构,尤其是在拉设高压线路进村的时候,必须要保障每个变压器安装在负荷中心之中,使变压器的低压能够检测到线路中的每一个复合碘,使电能可以按照辐射的方式向四周进行延伸,避免出现迂回供电的现象。在安装的时候不能让变压器放在村子外面,使低压线路进村,形成树状供电的形式,造成线损。
2.2在负荷中心安装变压器
变压器空载时,无功损失一般占到额定容量的 2.5% 左右,使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受到损害。针对这个问题,在安装变压器的时候要保持其安装在负荷中心,或者是离负荷中心比较近的地方,还要限制电路中搭设大功率变压器,从而达到降低有功、无功补偿,使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得以升高,降低线损。
2.3合理选择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容量
在选择变压器和电动机的时候,必须要对其容量引起重视,选择合适容量的设备对于提高功率因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设备也无法完全限制电网中的无功功率,只能限制一半左右,但这是在所有进行无功补偿中最经济最实用的方法。
3降损的技术措施分析
3.1 加强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
电力企业应当率先做好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工作,在解决线损问题之前,必须对当地配电网的极限线损现象做出大致的了解,初步掌握该地区内配电网的年运行状况以及出现线损的具体位置和电力元件的损耗程度,还有配电网多年线损数据,计算出最佳线损率,确认实际的线损情况。
3.2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安装位置
上文所述,在安装变压器的时候应该将其安装在负荷中心距离较短的位置,地势较高,因此可以保障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会给后续的维修工作和养护提供便利,使进出线的运输更加方便。
3.3合理利用负荷性质
最后,还必须要合理利用负荷的各种性质,根据各个负荷之间的时间间隔,每台变压器配置集中性质不同的负荷,使变压器的容量得到充分的使用,达到提高符合率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经济性的运行状态。
4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4.1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要想降低电网线损率,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加强对配电线极限线损的管理,提出有效的降损措施,这对于保障企业集体利益、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展开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要由领导带头,对各个分子公司、供电所、校表室等多部门进行全线监管。其次就是要设立专门的线损管理部门和管理员,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使各个人员的管理责任得以明确,然后再一一落实下去。此外,还可以对管理区域进行细化,然后每一个管理单元建立起专门的管理考核体系,监管力度也必须要大、手段要严,使区域内的管理人员能够恪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在第一时间发现线损现象,然后仔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问题解决的时效性。
4.2保证计量管理的公平与公正
在某些地区长期存在监管不严的现象,因此滋生了偷电和窃电行为的出现,这也是导致配电网出现线损原因之一。因此供电企业可以在设计电路的时候利用表箱来安装电能表。针对单户型住户装表的时候,应该要坚持安全和方便的原则,使后续的抄表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在安装工作完成之后,必须要对这些计量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校验,保证仪表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如果有故障出现要对其进行整改。此外,在安装计量表的时候,还必须要采用相应的防窃电装置,有效杜绝各种类型的偷电和窃电的行为,保证线路供电稳定,维护供电企业的基本利益。
4.3 定期进行线损分析
供电企业必须要定期对配电网进行必要的线损分析,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线损完成情况和所利用的线损指标进行分析,还有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线路和设备、季节和年度之间几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从中得出线损的升降趋势,探索导致线损上升或者下降的原因,为企业进行的降损工作指明方向。
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线损率实际上是国家对电力部门工作水平评价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该部门降损工作效率的技术指标,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体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的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健,段璟靓.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优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12):27~35.
[2]段璟靓.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优化[D].西安科技大学,2012.
[3]修鹏瑞.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优化[J].科技创业家,2013(16):119.
[4]颜骏.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优化[J].硅谷,2014(12):191~192.
[5]李乐超.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2):59-60.
[6]徐勇.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1(12):146-147.
[7]沙涛.无功补偿极限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221.
[8]林晓鑫.0.4kV配网极限线损分析[J].电子测试,2016(0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