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锅炉检验是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能够排查出锅炉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便于管理人员及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规避锅炉运行风险问题。在锅炉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把控锅炉检验内容及其方法,才能够真正发挥锅炉检验作用。故此,文章将从重要性、检验内容、技术、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提升锅炉检验水平。
关键词:检验内容;安全运行;锅炉
锅炉是能量转化设备,能够将电能、化学能等最终转化为机械能,并以此为动力带动机械运行。锅炉主要被应用于船舶、火电站以及部分企业当中,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人为管理问题、质量问题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锅炉运行不稳,并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此外,锅炉作为能量转化设备,在长期使用后性能会有所下降,并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相关单位定期进行锅炉检验,排查锅炉运行问题,保障锅炉安全运行性能。
一、加强锅炉检验重要性
(一)符合国家规定
锅炉属于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检验,才能够保障其运行安全性[1]。锅炉在设计、制造、运行期间都容易出现缺陷问题,导致其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我国针对特种设备使用过程出台了明确检验与监察条例,要求相关单位要做好锅炉安全检验工作,严格把控锅炉运行的各个环节,才能够保障其安全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二)锅炉管理特殊性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巨大能量,最后转化为机械能。锅炉吨位大、温度高、压强大,如果质量不过关,将会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由于锅炉管理特殊性,检验人员应该加强锅炉安全检验工作,及时排查出其中的问题,才能够真正预防安全事故,稳定锅炉运行状态。
二、锅炉检验内容
锅炉检验工作主要依据锅炉生产、制造、使用过程,开展相关检验工作。锅炉检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相关单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验,并要注意检验周期性。但需要注意,锅炉检验过程中也要保障检验人员自身安全性,并确保安全检验工作的可靠性,严格控制安全检验工作质量,锅炉检验内容如下。
(一)制造监督检验
制造监督阶段主要针对锅炉设计与制造两项内容进行监督。首先,检验人员需要对锅炉设计图纸进行审查,确保图纸设计科学性,降低设计缺陷发生几率,纠正设计中的不足。其次,在制造检验时,要检查主材料的质量情况,控制焊接工序。再次,检验人员要对锅炉外形进行检查,确保锅炉尺寸无问题,做好水压试验以及安全附件检查工作。
(二)安全监督检查
安装阶段检查内容主要如下:(1)检查锅炉出厂资料是否完整;(2)审核安装单位安装资质,确定开工告知等手续是否完整、合法;(3)检查水压试验结果;(4)对锅炉安全附件的质量情况进行检验;(5)检查锅炉外观尺寸是否与实际规格相符。
(三)定期监督检验
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磨损,其性能也无法得到可靠保障,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验,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内部检验:主要查看锅炉承压部件是否出现过度磨损、泄露、变形、裂纹等问题,并要对其受损情况进行综合评估;(2)外部检验主要包括锅炉检查、附件检查、管理检查、水处理设备检查等多项内容。需要注意,当锅炉进行大型维修后,需要采取水压试验,判断锅炉的高压力度。
三、锅炉检验技术
(一)受压元件
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要检查受压元件、焊接材料的材质证明书,确定材料是否真实可靠,标记移植处是否到位,表面状况是否与标记相符。焊接材料主要包括:(1)焊丝;(2)管子;(3)封头;(4)回转烟室;(5)锅壳;(6)焊剂;(7)其他等。如果受压元件与相关资料并不相符,则需要立即将相关信息申报,综合评估锅炉的安全性能。
(二)焊接质量
在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需要依据《锅炉安全技术检查规程》进行检验,具体内容如下:(1)确定所有锅炉焊工是否持有专业证件上岗;(2)检查工艺卡编制效果;(3)检查锅炉焊接处表面情况;(4)检验过程中可以采用射线方式进行无损检验;(5)无损检验时,要注意锅炉射线底片比例是否合理,成像时间是否及时[2]。
(三)尺寸检查
在检查锅炉外观质量时,需要注意以下技术内容:(1)焊缝位置是否有对接偏差;(2)焊接开孔位置、尺寸;(3)焊接工艺方法;(4)焊门圈质量;(5)锅炉内部最小与最大内径偏差;(6)弯管的加工尺寸;(7)其他等。
(四)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目的,主要是为了确认锅炉压力、温度能够达到预定标准。在水压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压力表精度等级,并准备足量的压力表用于水压试验;(2)在测试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观察压力表示数、保压时间、升压速率等多项数据。
(五)安全附件及水处理设备
检验人员要定期抽查水处理设备、安全阀等,具体技术方法如下:(1)检查水位表工作情况,示数是否清晰,双侧示数是否相同;(2)确定锅炉阀门位置有无漏气、漏水的情况;(3)检查照明设备是否工作正常;(4)水连管通道是否处于通路状态;(5)确定报警装置是否正常工作;(6)对安全附件性能进行检测;(7)抽查经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是否符合国家指标;(8)检验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9)其他。
(六)内部检验
为检验锅炉建立检验数据档案,记录缺陷位置,以备后续检验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技术如下:(1)采用原有检验方法与新检验方法联合方式,对缺陷位置进行多次检查;(2)对炉胆、集箱内、封头等其他易损位置进行检查,确定焊接处是否出现质量缺陷;(3)检查然后设备是否出现损坏现象;(4)确定燃气锅炉有无泄漏问题;(5)确定安全附件无缺陷;(6)其他。
(七)外部检验
外部检验技术内容如下:(1)确定单位是否建立完善的锅炉使用、维护管理制度;(2)锅炉房设置明显的安全通道标志;(3)检查司炉工是否具备特殊设备管理上岗证件;(4)对受压设备外形进行检查;(5)确定锅炉承重结果好完;(6)检查锅炉有无渗漏、腐蚀情况。
四、锅炉检验方法
(一)目测观察
目测观察是最为直接的检查方法,主要依据检验人员工作经验与视觉感官,对锅炉外表情况进行判断,如焊接气孔、锅炉变形等,都可以通过目测观察发现。在目测检验过程中,由于锈渍、水垢等因素的影响,会影响目测观察效果[3]。在观察前,检验人员可以将污渍去除,并使用放大设备后仔细观察。
(二)敲击观察
敲击观察主要是利用小锤敲击锅炉后的声音进行判定,也是锅炉检验过程中的常见方法。在敲击过程中,如果回声、振动出现了不均衡、短促、沉闷等声音,则表示锅炉存在着一定质量问题。在使用敲击方法进行观察时,要检查锤子是否松动,敲击锅壳与炉胆位置。
(三)白粉检查
为了检查焊接部位是否存在异常问题。检验人员可以使用砂纸清除金属表面的污渍,将煤油涂抹到上面后,将百分涂抹到其裂纹位置。最后,检验人员使用小锤轻轻敲击裂纹位置,让白粉受到震动后出现位置变化,并显现出裂纹的长度与方向。
(四)无损检查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检验人员可以采用射线无损检查方法进行检测,通过射线成像图片确定锅炉内部构造情况,检查有无焊透、裂纹现象的出现。
结语:
锅炉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检验流程、检验内容、检验规范开展检验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全面性、可靠性。文章详细分析了检验内容、方法,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相关检验人员要结合锅炉性质、工作环境、管理规定等多项因素,制定综合性检验方法,保障锅炉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东,乔朋飞.锅炉检验的重要性与检验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2):5592.
[2] 张国祥.锅炉检验的重要性及内容与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2):116-117.
[3] 柳立辉.锅炉检验的重要性与检验方法探讨[J].环球市场,2018,(1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