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城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能属于其中较为重要的能源,因此强化电能计量管理提升电能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电能表检定周期内超差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的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
关键词:电能表检定周期;超差原因;分析
目前电能表属于各行各业中较重要的计量设备,能够对群众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益影响,电能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超差现象,因此,这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超差现象。需要对超差原因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更好的构建超差检定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处理可行性。
1.电能表产生超差现象的影响因素
1.1电能表质量的问题
结合目前民用电表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运行中的电能表其误差合格率较低,而这种问题始终存在。在电能表产品市场中存在着一些劣质电表,而这些劣质电表的选材较为低廉,无法保证其精准度和使用质量。电能表型号要根据国家制造标准选择五类磁钢,这种材料能够保证电能表性能和精准度始终稳定,也属于电能表实际运行中的主要零件。而一些生产厂家为了压缩成本选择了三类磁钢或是其他材料,虽然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益,但是由于这种材料自身存在缺陷,即便相关人员在电能表安装前对误差进行了合理调整,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故障产生误差,超差问题。另外,大部分电能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停滞现象,例如电能表不走表或是越走越慢的情况。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转动机械装置中心缺乏润滑油,还有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电能表内部机械零件过度磨损,造成电表停滞。这时电能表误差就会逐渐增加,导致加工件应力释放,从而产生电能表运行减速的情况,在对这种电能表进行处理的时候,如果用电负荷过小那么就会导致其停止转动。
1.2环境因素及人为操作
相关人员在校准电能表之后要对其进行有效维护和安装,电能表运行过程中其周围环境需要避免灰尘,磁场和烟气,从而更好的降低外界因素对电能表运行产生的影响。电能表箱在安装完成之后如果没有合理放置或是存在外界碰撞情况,就会使其失准,影响电能表的正常运行。电能表内部转盘转速和螺旋螺钉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在产生碰撞和震动的情况下,会促使其松弛而产生脱落,这时对于电能表来说,内部计量误差就会逐渐增加,外界因素还会使电能表轴承弯曲。人为因素导致电能表超差情况也相对较多,一些工作人员由于不具备良好的计量技术,导致其在计量过程中出现计量失准的现象,还会受到外界诱惑而破坏电表准确性。一些个体经商人员对于电能表内部构造较为熟悉,会利用外界干预手段来调整电能表的计量数据,导致电能表内部出现损坏,减少电能支出。
2.电能表超差问题的解决办法
2.1定期进行超差检测
电能表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超差现象会影响检测精准度,因此要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电能表出现超差情况主要存在于电能表检定过程中,其主要出现原因是由于脉冲信号存在故障。目前使用的绝大部分电能表其误差鉴定均为一般检定法,也就是标准电能表将电能转变为脉冲输出,被检测电能表在控制下使标准电能表对脉冲数进行累计,通过脉冲数对比得出被检电能表存在的误差现象从而得到公式R=N0-NI/Ni*100%在该式中,<I>r</I>表示被检电能表误差,<I>N </I>0表示算定脉冲数,<I>N i </I>表示实测脉冲数。
2.2结合超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
其一,提升市场监督管理。目前市面上电能表的销售存在着以次充好的现象,一些电能表并没有厂家出厂认证和合格证,这部分偷工减料的电能表主要是由小厂生产。这部分电能表其实际性能相对较差,无法有效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一些较小的零售商店对于电能表的购入检查不够严格,没有对电能表质量进行检查,导致一些零售商店销售劣质电能表。
由于劣质电表在做工方面存在着偷工减料的现象,因此其价格较低,这时相关电能表采购人员需要具有责任心,提升电能表的采购质量和分辨能力,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质量观念,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购买劣质电能表。一些购买回来的电能表要在进场前进行质量把控与检测,相关技术检测部门应该按照规定数量对电能表进行抽查,一些没有符合检测的电能表不可进场,要立即返回该生产厂家,从而进一步避免电能表出现故障和超差问题。
其二,提升首次强检力度。电能表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会经过很多渠道,最后都会流入到使用者手里。目前电力体制得到了相应的改革,一些供电企业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要工人入户进行抄表,收费与售电,这时就会产生纠纷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计量过程中存在的纠纷现象,要严格控制电表的首次强检问题,并在首次强检合格后投入使用,这对电能表的稳定运行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另外,这也可以进一步避免一些劣质电能表的存在,针对这种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树立一定的责任意识,以认真的态度实现电表的计量测试和套路,从而为电能表未来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质量控制效果[1]。
其三,有效调整电表误差。一些质量较好的电能表在校对过程中要有效控制校对误差,保证电能表误差符合标准。电能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如果误差超过标准范围接近超差边缘,那么就会产生失准现象。一些单项电能表在±1.9内不会存在超差现象,但会产生误差,因此为了更好的调整误差范围,相关人员要将其调整到±1.0以内,同时检定人员在电能表开启之后,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处理。灰尘进入到电能表中会产生超差现象,还会损害电能表内部零件影响电能表的使用,因此在电能表检修完毕之后要及时拧紧螺丝,避免电能表出现松动情况。工作人员在对电能表进行调试和检测的时候,还要进行较为严格的数据记录,使工作开展有序化。工作数据记录还可以杜绝一些假报表和假数据的出现,增强检定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工作人员在计量检定的过程中需要和电力部门相配合互相协调,针对个人用电以及单位用电进行追踪与抽查,并以抽查检验方式来监控电能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当行为,提升电能表的使用合格率。相关供电部门也应该和技术部门紧密结合,为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提供科学配套工作[2]。
3.实验结果
A单位内部一次性电能表在质量检查过程中存在一部DDS型单向电子式电能表存在超差现象。该电能表导致碱性装置存在误差,产生信息报错,因此相关部门结合这一现象使用数学模型超差检定,对其进行了超差数据的计算。进而调整了该电能表的数据。该电能表常数计算为3200i m p / k W - h , <I>U n </I>=220V , <I>In</I>=5A , <I>I</I>m a x =20A。相关使用单位可以结合电能表的超差检验结果对其进行调整和检修,在对其调整和检修后可以进行重新鉴定,如果误差没有超过标准范围内那么就可以为后续这项工作的实施作出保证[3]。
结语
综上所述,当电能表内部存在严重超差的情况下就会降低电能表的检定精准性,无法提升电能表的检测质量。本文主要对电能表检定周期内出现的超差现象产生因素进行了探究,同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电能表检定装置中数学模型进行处理能够提升可行性并为电能表中其他类似情况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技术部门应该有效配合,从而对电能表进行管理和检测使电能表能够始终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姜声海. 试论燃油加油机检定周期内计量超差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33):191-192.
[2]杨治. 燃油加油机检定周期中计量超差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J]. 华东科技(综合), 2019(1):0258-0258.
[3]尹五岭. 燃油加油机检定周期内计量超差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2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