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吴春仙
[导读] 由于电力系统是最庞大、最复杂的人工系统之一
        摘要:由于电力系统是最庞大、最复杂的人工系统之一,一旦电力施工项目安全质量出现问题,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国民用电安全离不开电力施工项目的风险控制。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电力施工中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展开研究。
        关键词:电力施工;风险管理;措施研究
1 电力施工中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电力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首先,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行业,具有天然的垄断特征,电力施工项目一般规模较大,具有政策性强、资金和技术密集、施工时间长等特点,具有极强的重要性。其次,电力施工往往面临着较为恶劣的环境,电网设备的施工经常横跨大江大河、遭遇恶劣天气,具有技术难度大、工程线长、点多、面广等特点。
在这些影响因素下,电力施工在进行中往往面临着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给电力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顺利完工带来不确定因素。所以,分析电力施工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和影响因素,探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对提升电力施工企业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电力施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2.1自然环境风险
在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元件如线路、变压器等,多运行于户外,电力施工项目在进行杆塔施工、变电站建设、电力设施装设时,也多为户外进行,大型电力施工项目往往横跨数省,这就不可避免的面临自然环境变化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1)地震风险
作为危害国民经济发展的头号杀手,地震风险给电力工程带来的风险是摧毁性的。地基的下陷将导致施工建筑倒塌、机械设备损坏、输电线路断线、输电杆塔倒塌等,从而带来供电中断。
(2)台风、暴雨、冰冻、雨雪灾害风险
台风和暴雨多发于夏秋季节,以我国东南沿海居多,巨大的风雨对电力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物资物料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可能导致设备和物料损坏。在电力施工中,因暴雨导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弱结构面上力学指标降低、局部塌方和地基下陷、混凝土变质和露筋等。
(3)其它自然灾害风险
主要包括雷击风险、滑坡和泥石流风险等。其中,雷击风险容易导致电力施工中各类重型设备受损,电气和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破坏、高空作业人员受伤等,严重时甚至发生着火事故;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沟谷地带,给山区的电力施工建设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造成的损失往往也极为严重。
2.2施工设备风险
(1)电力设备风险。电力设备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若是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电力设备本身质量不达标、安装操作不规范,极易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实际施工中,各类设备均需达到规定的安全等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例如:电源线需要设置 PVC 绝缘层,用电设备、电源箱等都要安全接地。
(2)施工设备风险。输电线路施工现场所用材料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布设,要根据施工工序情况来发放和收回施工材料,防止多余材料的无序堆放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出现。另外,不能在高空作业区域下方放置施工材料,避免高空坠物伤人。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避免机械设备发生卡阻等问题,对于那些已经达到服役期限的机械设备要执行退役制度,防止设备出现问题造成安全事故。


2.3 施工质量方面的风险
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材料等原因而导致的线路完成铺设或安装作业完工后,质监部门进入现场进行检测发现质量问题而不予过关,从而造成整个线路施工人员人力资本投入和工程成本的零回报。这种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往往会十分巨大,而该风险的控制环节却分布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其中有一点遗漏或管理不善,就会使质量风险形成,并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发展或恶化,最终造成质量事故。
3电力线路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对策
3.1事先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
要想真正减少风险对电力线路施工可能造成的损失,必须防患于未然,在施工前就应该对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要立足长远发展战略,将全面风险管理策略纳入制度层面,对其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运用科学方法对前期调研和具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其它因素等进行评估,确保这些变量不会为施工带来额外风险。
3.2避免可控风险
这主要通过提高施工单位的决策水平与管理水平来实现,有时候很多风险是由事先勘察有误和决策失误造成的,这些属于可控风险,可以有效加以规避。对于电力施工单位来说,要做到事先对施工项目的施工环境、条件、难度、成本、工期等进行研究和分析,要实现对项目的全面把握,避免制定错误的施工方案和备用方案;还应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资金和能源结构,改善资金周转状况,使自身运转处于良好状况;最重要的是应该建立专业管理人员来处理风险管理问题,实现对风险的把握,将可能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将这些措施上升到制度的层面,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真正避免可控风险,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3.3采用积极的保险转移和预控措施
针对工程实施中的各类不可控风险和突发风险,积极采用预控措施。重视对风险的预估和监控,针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使用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或方法,增强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应该注重对各类风险的信息收集和规律分析,结合各类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方法,增强对风险的判断和预控能力。其次,采用风险保险转移机制,对于大中型的工期长、管理难度大、链条长的工程,在电力施工项目建设期对土建、设备安装等环节,针对直接投入的人、财、物等,采用保险转移策略,让风险得到有效转移和分散。
3.4强化工程技术员岗位职责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开展电力线路施工时一定要严格遵循的原则。此外,国家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实践的规章体系要被严格的执行。最后,电力线路施工要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工程技术员的岗位职责,要从始至终以施工人员的安全为中心,把重点放在预防上面,保证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性,做到防范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国内电力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数量正在高速增长,电力施工项目进行过程中包含诸多环节和大量因素,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处理好其中某一个因素或环节,就会影响到整个施工项目,进而引发风险。所以,要想电力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电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提前做好电力工程的风险分析与管理。电力施工项目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在发展创新的同时又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电力施工项目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想缩短差距,必然要在项目风险控制上狠下功夫。研究电力施工的风险管理,能够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夏磊.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皀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4)
[2]杜春晖.电力施工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杨韬.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管理皀新设想[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