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火力发电作为国内最稳定的电力输出,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火电厂最主要的发电设备当属锅炉,只有对发电厂锅炉运行参数进行良好控制,才能更好地使其参与到发电工作中。现结合某电厂相关锅炉机组运行现状,对燃烧调整优化内容进行分析,给出相应建议,以使锅炉运行更加稳定、安全、环保,为电厂发电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锅炉运行;调节问题;发电厂
引言
锅炉水冷壁结焦过热器汽温、再热器汽温、排烟温度升高,会导致减温水量增大。锅炉掉焦量大时,会限制机组负荷出力,并加重冷灰斗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锅炉结焦严重时,机组被迫停运,进行人工清焦。所以,锅炉结焦对机组安全经济性影响较大。
1目前锅炉出现的问题
(1)二次风及燃尽风配风不合理,造成炉内严重缺氧,锅炉燃烧中心区域以上至炉膛出口高度大约30m高,炉膛中心处15×15m的截面内烟气中含氧量测量结果在0~0.1%,省煤器入口CO浓度高达几千ppm,空气预热器入口CO浓度达到几百ppm。(2)炉内左右、前后温差高达200℃以上,三级过热器和二级再热器容易超温,减温水量大。(3)再热器喷水量大,影响机组循环热效率。(4)一次风速不均,上层一次风速普遍低于17m/s,特别是3、7号磨煤机上层一次风速很低11~13m/s,风速低容易造成积粉,导致一次风管阻力大、磨煤出力不足、燃烧器区域超温等问题。(5)空气预热器漏风量大,导致排烟热损失大、送风机、引风机电耗高等问题。(6)除尘器漏风大,导致引风机出力不足。(7)SCR入口NOx浓度高,造成喷NH3量加大,运行经济性差,需要燃烧调整降低SCR入口NOx浓度。为了解决上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燃烧调整试验,进行一次风和二次风调整,优化设计运行方案,解决锅炉燃烧不稳、前后和左右偏差大、炉内深度缺氧、燃烧产物中CO含量高、降低SCR入口NOx浓度高、再热器减温水量大、火焰中心上移、排烟温度高的问题,使锅炉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状态,最终达到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煤耗的目的。
2通过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
2.1通过试验调整优化锅炉燃烧的技术
只有确保火电厂锅炉燃烧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性,才能有效提高锅炉设备的运行质量,真正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通过实验调整优化锅炉燃烧的技术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出发:一是必须按照相关的实验标准和步骤开展锅炉燃烧试验,不可随意更改实验的步骤,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锅炉燃烧运行参数;二是在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参数,找到最佳的风粉比例,再根据锅炉燃烧的特性将设备的运行参数设置到最佳状态;三是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合理控制锅炉燃烧的运行曲线,只有取得更加全面的技术参数,才能更好地对锅炉燃烧进行调整优化,确保锅炉的运行安全性;四是实验人员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锅炉设备的旧机组进行故障排查,确保锅炉燃烧的旧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使得新旧机组配合运行。
2.2定期吹灰
严格按照公司下发吹灰规定执行,保证锅炉受热面的清洁程度,尤其在机组早晚高峰前进行吹灰,避免受热面积灰,机组升负荷后加剧结焦程度。吹灰可以有效控制结焦程度,但不可以解决锅炉结焦的问题,吹灰次数过于频繁,也会加快受热面的磨损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吹灰,管理人员根据日常数据摸索试验,设定合理吹灰压力及次数,保证锅炉运行的稳定性。检修人员要加强对吹灰器维护检查工作,定期检查吹灰器减压阀后压力正常,保证吹灰效果。
2.3降低各项热损失的技术措施
(1)排烟温度的分析与调整:排烟温度高直接对应着排烟热损失的增加,同时发电煤耗也增高,对电除尘及脱硫设备的安全运行也会造成影响。(2)造成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1)漏风;2)掺入的冷风量;3)受热面积灰。(3)降低排烟温度的技术措施:1)漏风治理情况。通过数据比较发现炉底漏风较大,280MW负荷排烟温度为139.5℃;治理后,280MW负荷为126.5℃;同负荷排烟温度下降约13℃,锅炉效率提高约0.8%。2)磨煤机冷风优化情况。负荷250MW以上(一般为3号磨备用),当3号磨冷风开30%时,如磨出口关断挡板全开,实测3号冷风70~80t/h。通过对比,磨出口关断挡板全开,入口冷风开30%时,锅炉排烟温度136.43℃;磨出口关断挡板全关后,同负荷下排烟温度133.72℃,降低了2.71℃。分析总结:某电厂提高吹灰效率后,积灰问题已基本排除,排烟温度高主要与锅炉漏风和掺冷风量有关,因此运行中应加强这两方面的调整,进一步降低热损失。
2.4基于检测技术的锅炉燃烧优化技术
在锅炉燃烧优化技术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就是检测技术,通过检测技术可有效地找到锅炉燃烧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锅炉燃烧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锅炉燃烧优化过程中,采用锅炉炉膛内火焰检测、风粉测量以及燃煤分析等检测技术对锅炉燃烧系统机型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提取出影响锅炉燃烧效率的参数,从而确保运行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锅炉燃烧运行需要科学的检测,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通过检测锅炉燃烧运行的数据来判断锅炉燃烧运行的具体状况,从而对锅炉燃烧程度进行科学控制,使得锅炉燃烧运行最佳,从而改善锅炉燃料的效果。
2.5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调整环节
风量的调整是锅炉运行过程中的重要调整参数,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次和二次风量可以占到50%的比例,流化床锅炉的床温和场析量就容易受到它的影响,还会对循环物料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次风量应该大于临界流化风量,否则就很容易出现结焦的现象。在料层的温度较高时,应该增加风量。二次风主要是从密相和稀相的过度段引入,它的风速往往较高,能保证物料不断加速,稀相区的物料密度就会提高,有效改善锅炉的燃烧状态。此外,还可以根据烟气中的含氧量对二次风进行调整。料层温度的控制。床温就是指料层的温度,如果床温过高,就很容易发生结焦现象,如果床温过低,又会影响燃尽的程度,还会影响锅炉的带负荷能力,难以保证锅炉的运行状态。因此,这要求做好对床温的控制,将床温保持在850~950℃是比较合理的。对于采用高温分离锅炉的调整,采用一次风量和给煤量也是可行的。料层高度的调整。如果想保持锅炉高的燃烧效率,就必须维持比较稳定的料层高度。料层差压反应的是燃烧室料层的厚度。每一稳定的料层高度都对应一个料层压差。压差往往和物料的厚度成正比,如果压差越小,物料在静止时的厚度就较小,锅炉的运行就会越不稳定,可以通过积攒底料使得料层的厚度达到正常值。如果压差过大,则料层就会太厚,虽然锅炉的燃烧比较稳定,但会增加风机的耗电量,还会对流化床的流化质量造成影响,让床料出现结焦。
结语
由于只是分析个别锅炉参数,加之锅炉运行条件变化较大,上述分析不够全面、有一定瑕疵,措施方案供运行人员参考,但不拘于上述运行方法,不断总结还可以有更好的配风方式请运行人员根据燃烧调整原则进行调节,发现不合理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王圣瑞,倪兆奎,席海燕.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历程及策略[J].环境保护,2016,44(18):15-19.
[2]徐创学,王智微,罗凯,等.基于SAP的火电厂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热力发电,2011(8):78-82.
[3]王莹,王道玮,李辉,等.内陆湖泊富营养化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对比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3,41(1):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