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的无功与电压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48卷6期   作者:田克琴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常用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的无功与电压展开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常用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的无功与电压展开研究,先详细分析算例系统,然后在风电机组接入系统后的无功和电压分析过程中,主要论述定速风电机组、变速风电机组等内容,旨在确保电压良好的控制效果,将无功调节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实现风电机组并网的高效运行目标。
        关键词: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无功与电压
        风电场接入电网,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风电场设计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对风电场接入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保持高度重视,要对系统的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方案予以明确化,不断提高风电场并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对于单台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不仅是风电场的重要构成环节,而且也影响着整个风电场的稳态行为。在需要对风电机组进行选购方面,要对不同电机组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从而确保机组选型可以大大推动本地电网运行效率。
        一、算例系统
        以某地区风电场为例,简称为A,详细计算分析风电场的稳态运行特性。图1为电网结构示意图。首先,定速风电机组,在1号风电场安装运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66KV输电线路的帮助下,实现在1号变电站的顺利接入。其次,变速风电机组在2号风电场安装运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220KV输电线路的帮助下,实现向2号变电站的顺利接入。
       
             图1    用于稳态计算的电网结构
        在风电机组的稳态特性分析过程中,PQ节点往往选取机端母线,但是在具体模型中,应对不同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针对定速风电机组,在其不同有功出力时,应对功率因数的变化进行分析【1】。NM750/48风电机组数据如表1所示。此外,应加强恒功率因数控制和恒电压控制模式的应用,将其纳入到变速风电机组中,在风电场出力变化时,应对不同类型风电机组相关节点电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
                       表1  

       
        结合相关技术规则了解到,220kV 、66kV母线的电压偏差最低控制在系统额定电压的-3%,最高则不得超过+7%。
        二、风电机组接入系统后的无功和电压分析
        (一)定速风电机组
        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会对无功功率进行汲取,所以要想给予并网运行一定的保障,应将适宜容量的电容器接入到风电场升压变低压侧之中,从而发挥出对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无功消耗的补偿作用,确保风电机组自身运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2号风电场无法继续运行的情况下,1号风电场出力(P1)变化比较明显,会影响到相关节点的电压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如果1号风电场出力处于增加趋势,其机端电压和1号变电站 66kV 侧的电压变化趋势主要为先增大后减小。如果1号风电场出力在75%以上,这 2 条母线的电压均在1.0pu以下,而风电场满发时,其电压并不高,最低为0.87pu【2】,这与所要求的电压限值并不相符。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恒速风电机组,在1号风电场的机组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并网运行过程中,需要在系统中对无功功率进行汲取,而且由于不同出力对应的功率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出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吸收较多的无功,所以导致相关节点的电压往往处于较低的水平之中。要想不断提高风电场运行效率,无功补偿非常重要,所以在1号风电场升压变低压侧中,对补偿 8Mvar电容器展开应用【3】,在风电场有功输出在75%以上的情况下,对该电容器进行投入使用。通过上述补偿措施的实施,风电场满发时,其机端电压为1.015pu,1号变电站66KV侧的电压为0.982pu,所以可以对风电场的运行予以一定的支持。
        基于本质视角,定速风电机组,通过应用于大装机容量的风电场,如果风速变化明显,很难对投切电容组现象进行自动化跟踪,所以应加强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安装,将调节能力大大提升上来。
        (二)变速风电机组
        恒功率因数控制和恒电压控制模式,是装配双馈感应电机的变速风电机组的重要构成内容,对以V52-850kW型风电机组进行分析,功率因数变化最低为-0.95,最高为0.98,在风电场设计规划过程中,应从电网实际情况出发,对功率因数范围予以正确选择。该处风电机组的功率因数选取为1,也就是说,机组和电网之间的无功交换缺失。假定在1号风电场满发的状态下,恒功率因数控制模式应用于2号风电场。由于1号和2号风电场电气距离并不远,所以2号风电场的运行情况,严重影响着1号风电场。由于2号风电场出力(P2)的增加趋势显著,1号变电站66kV侧母线电压不断升高【4】,当然2号变电站220KV侧也涵盖在内,其中,更高的则是1号变电站66kV侧电压,其最高值为1.098pu。要想有效维持风电场接入后相关节点的电压,应加强无功补偿措施的应用,为无功调整提供依据,在2号风电场升压变低压测,通过对12Mvar的并联电抗器的安装,补偿后各节点电压值处于1.071~1.003pu之间。
        在风电场的变速风电机组中,通过对恒功率因数控制模式的应用,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无功补偿安排的合理性。如果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显著,极容易扰动风电场母线的电压,如果对固定电抗器进行简单投切,很难对电压予以更好地维持。
        此外,变速风电机组在恒电压控制的帮助下,其功率因数可以实现有效调节,在风速变化较为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对风电机组输出端电压的波动状态进行控制,电压控制功能,与机组可输出的无功功率范围有着一定的联系。要想给予恒电压控制效果一定的支持,增加2号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具体变为200MW。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风电场装机容量的扩大趋势越来越明显,风电场对电网的无功和电压的影响程度也愈发高涨。要想不断提高风电场和接入电网运行水平,并深入分析和计算风电场接入过程中的无功和电压,并将选用机组类型的控制特性考虑进去。如果地区电网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应对变速风电机组予以优先选择,这对于提高系统电压的稳定性具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鹏.双馈异步风电机组不同运行模式对风电场并网特性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8,36(06):16-20.
        [2]谢震,孟浩,张兴,靳晓雯.基于定子虚拟阻抗的双馈风电机组虚拟同步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09):157-163+187.
        [3]杨国生,王增平,欧阳金鑫,王晓阳,郑迪,熊小伏.考虑低电压穿越全过程的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18,42(07):2185-2193.
        [4]肖春,韩肖清,王康宁.并网运行风电机组电压稳定性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06):47-51+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