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电力行业带来更多挑战。在整个电力系统中,10kV的配电线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所有用电负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因此进行有效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工作,迅速查明10kV配电线路中常见的故障问题,并对其进行运行维护与检修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就对此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10kV伏配电线路;常见故障;运检管理
引言
众所周知,电力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工作中,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已有的配电线路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优化升级,以此提高整体的供电能力。现代生活对于电能供应的依赖,使得 10kV 配电线路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而就需要常见的线路故障点进行处理,以此降低供电系统瘫痪的现象。
1、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
1.1接地故障
所谓的接地故障就是指是指相线、中性线等带电导体与地相接而造成的短路,而配电线路中最常见的就是单相接地故障,所谓单相接地故障就是配电线路断裂后落到地上与地面接触或者接触到金属物品从而导致的接地反应。接地故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接地故障往往会引起对地电弧和电火花,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引发火灾。此外,线路建设过程中往往要使用电缆通过一些建筑物和树木,如果电力施工者没有做好电缆固定措施,电缆掉落从而造成断裂也将会引发接地故障,对行人造成意外伤亡,因此,必须加强配电线路建设、运行、维护管理,避免因线路接地造成事故。
1.2变压器损坏带来的故障
作为整个供电线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变压器起着改变交流电压以达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的作用。变压器的故障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质量不过关造成的损坏;另一种就是高温负荷或者天气变化导致的影响。一旦变压器发生不良状态,就会直接影响到电流的转换,进而会造成用电困难,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日常的运行维护及检修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变压器的检修工作,这关系到后续的用电问题。
1.3配电设备问题
在配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中,配电设备的问题也是占比比较大的一类问题,其一,线路开关问题。配电设备的开关设备有大部分在室外,存在着一定的故障,容易造成线路的故障,进而对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二,绝缘子老化问题。配电设备的绝缘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老化现象,导致了故障现象的存在,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负荷工作过程中绝缘子会出现破损或者污损现象,并且这些现象的存在会引起线路的故障。其三,中间头故障问题。配电线路电路中间头或终端头故障导致线路开关跳闸,随着城市改造,电缆的使用普及,线路中10kV 全冷缩中间头(终端头)激增,因现场运行环境、制作工艺、老化等问题将会造成线路故障。其四,避雷器问题。线路上的避雷器失效,因为大多数的配电线路都是在无人的野外,在配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均在线路上安装有避雷装置,但是长时间的野外环境下,避雷装置会发生失效的现象,当避雷器失效后,线路就没有了保护伞,在发生雷击的时候就极易引发事故。其五,设备陈旧老化问题。在一些线路的建设过程中,有些线路设备年代久远,设备处于落后状态中(10kV 半绝缘环网柜、柱上真空开关、超服役 20 年设备等),如果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没有做好维护工作,那么就非常容易发生故障现象。
2、10千伏配电线路运检管理分析
2.1强化配电网络质量
良好的配电网络质量能极大地降低配电线路故障的发生率,因此应注意配电网络质量的提升,可从以下两方面采取具体的质量强化措施。一是检测和管理电网中各项配电设备。严格按照国家电网相关规定控制分支熔断器、变压器等配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强化配电线路中相关部件的质量,增强其在电能源运输过程中的承受力,以此避免因部件损耗引发的线路接地故障。二是优化配电线路结构。可通过环形、双回等形式改进 10 kV 配电线路结构,在搭建线路时注意监测线路四周环境及相关部件的连接情况,及时改善不合理的地方,可设置一定规格的断路器,降低接地故障对其他线路的影响,缩小故障线路范围。
2.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与更新
在对配电线路进行运行维护检查以及管理时,需要明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的重要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设备是否能够稳定的运行。一般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除了外界的破坏以及自身安全性能的不足之外,就是对于日常运行检修维护的忽视。因此,需要定时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针对那些老旧的设备,要及时加以更新。另外,要尽可能使用安全性能好的设备,来实现良好的线路运行保障。而且需要聘用专业的检修人员,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在设备的检修与更新过程中人为导致的各种问题。变压器作为整个系统中较为重要的设备,日常也是需要进行检修与更新的,尤其是到了用电的高峰期,家家户户都需要用电,变压器的荷载增加,这时候可能会引起相关的问题。还有就是在高温炎热天气情况下,变压器自身产生的热不能及时的排出,这就导致变压器温度超过规定的上限温度,有可能产生故障。因此,在对设备进行检修与更新过程中,不仅需要定期维护,还需要根据用户用电情况以及天气状况适当调整检修的频率。
2.3 一体化的管理
过去的模式产生诸多问题,这种滞后的模式现代明显已不适用,应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其中需明确月度及年度检修计划,配电线路的运行态势,并跟随管理状况和运行需求对管理模式实时更新调整,像是对线路里经常出现的线路短路、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的数据进行记录,实时整理分类,依靠管理系统积极做出对应的方案,尽量做到线路运作中安全故障实时解决,以求降低滞后管理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概率。判定配电线路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离不开多方数据的整合和更新,借助更新的管理系统给出相应的措施,消除配电线路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为电力系统的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4严格化运维管理
在投入运营中,我们更要重视已投入的设施的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营,不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注重保护资源。在以后的检查过程中,要严格的规范检修的过程,确保在该检修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有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要认真细心从头到尾的检查,确保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要检查到,沿着线路进行有方向有计划的巡查。对发现异样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如自身没有检修能力时要采取一些缓解的措施并反馈技术人员和检修人员,通知他们派技术员安全员及时赶到,避免问题产生造成生产生活不便。
2.5应用智能化管理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电力工程也需要引进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我国配电线路不停地改造与新建,引用配电线路智能化管理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其功效可以使运检工作流程化、便捷化,大大提升了配电线路运检工作的效率。同时,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为电力企业节省运营成本,从故障发生报警到故障定位,最后故障检修整个工作流程清晰,检修部门可以及时进行故障清除,从而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效率。
2.6构建数据库
根据配电线路的检修管理需求,建立一个电力设备和配电线路故障数据的信息数据库。我国配电线路的升级与改造会不断增添电力设备,这就需要对设备进行管理、掌握和合理的安排。通过建立的信息数据库可以将各种电子设备和故障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为维修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维修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科学的使用数据库,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故障类型以及电力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帮助运检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信息数据,确保配电线路可以正常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线路短路、线路超负荷以及单相接地故障都是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此类故障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情况严重的时还可能会导致电网大面积出现停电以及火灾等事故。10kV配电线路是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用户的用电质量,及时针对配电线路中存在的故障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是线路运检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蔡明宪.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山东工业技术,2019(02).
[2]许广琦.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电子世界,2019(15).
[3]王泽鹏.电力电缆线路故障查找和运行维护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9).
[4]王蕾.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检管理.科技创新导报,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