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战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7期   作者:耿丹婷
[导读] 随着供电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区域电力市场的逐步推进
        摘要:随着供电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区域电力市场的逐步推进,传统的电力市场营销观念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电力市场的矛盾性问题,因而明确当前电力市场的营销状况,构筑供电企业面向新世纪的营销管理战略,才能使供电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改革;市场营销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从现代市场营销的观点看,卖方构成的仅仅是行业,买方才真正构成市场。目前国有供电企业对市场变化、经营意识和营销的理念,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供电企业要做到与时俱进,改善服务,开拓市场,促进发展,就必须面向新世纪,全面引入市场营销观念,构建电力市场营销框架,建立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建立目标市场战略,加强电费营销管理,构筑全方位的电力营销管理战略。
1、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观念滞后,市场意识淡薄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多年的电力工业,供电基本上以行政区划为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一个供应商(供电局),客户不能自由选择供应商,供应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电范围供电。这一特殊现象造成有的电力职工工作作风漂浮,服务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观念、价值观念和供求规律的认识是一片空白。由此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企业经济效益在低水平徘徊。大多数企业迟迟不能实现由生产管理为主,向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变;以及从以计划用电为主,到以电力营销为主的转变,重发轻供不管用、官商作风、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
1.2管理体制僵化
目前的供电企业不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条件,主要表现在政企不分,债权利不明确。长期以来实行的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经济管理模式,致使供电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主权,严重妨碍了供电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的主动权和积极性。供电企业机构改革迟缓,绩效不明显。农电体制改革也没完全到位,许多部门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营业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按行政区划设置,造成营业站所数量过多,管理不到位,劳动效率低下。电价执行不准确,随意性大。面向电力市场的营销体系尚未建立或正在考虑之中,难以应付迅速变化的电力市场的发展。
1.3管理方法落后
供电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导致了管理方法的陈旧,以产定销,有多大能力就供多少电,而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基点,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组织生产和供应。电价的形成机制一成不变,一些地方的二次综合加价使客户不堪重负,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开拓。在技术手段方面,一是电力市场的监测手段落后,没有建立起负荷管理系统,电力销售的抄、核、收全过程未能实现自动化;二是业扩报装手段落后,从客户申请到装表,亦未实现办公自动化。
2、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战略
2.1优质可靠的产品战略
产品的整体概念,是有形实体加上企业对用户所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电是一种商品,它的特殊性决定它的产供销一体化瞬间完成,电力产品市场,首先要进行分析预测,摸清底数,掌握市场潜力,制定详细的市场计划。同时,加强用电市场的建设和电网改造。电力市场的载体是输电网和配电网,电能通过它们送到千家万户,只有拥有一个现代化水准比较高且网络布局合理的电网,作为商品的电能才能“卖”得出去。具体包括增加供电电源点,提高电能质量;根据用电需要进行电网改造;以优质的服务,去寻求和开拓市场。产品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产品服务。电“卖出”去后,售后服务工作必须跟上,因为电力用户的满足程度,就是我们明天潜在的电力市场。


2.2全方位提供的优质服务战略
未来的供电企业,在服务市场上赢得并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意味着在多层面上与他人竞争。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的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真正树立全员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一种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
2.3激励用电的价格战略
价格战略的三大中心是:成本、需求和竞争。电力企业由于目前依然是独家经营,电网统一调度,因此,围绕用户需求降低成本,避免搭车收费和乱加价,是扩大电力营销的重要措施。用户在办理用电增容过程中,一次性交纳供、配电工程贴费,是制约电力销售的主要因素。对用户采取租赁形式,鼓励其用电,防止一次性投资过大,把用户“吓跑”而影响用电的局面。电力企业要开拓用电市场就必须规范电价,国家制定的电价并不高,但许多地方执行起来就变了样,如各级政府强加的搭车收费,“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的存在,将电价人为加大,转移到用户身上;过高的线路、配电损耗及农民分摊的机泵管带费、公益企业用电和违章用电、窃电等,都加大农民的负担。奇高的电价,使消失了多年的炼油灯、汽灯重新点了起来,严重挫伤了农民用电积极性,因此,规范用电秩序是当务之急。
2.4规范到位的管理战略
跟踪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调整内部的管理,使之与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要相适应。以在城区成立抄表公司为契机,逐步推广公变台区管理,规范营抄秩序,提高用电营抄人员的素质。加快整章建制,出台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对外树立优质服务的企业形象。
2.5分销和促销策略
电力销售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一方面避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便于管理,降低电价。就目前电力销售体制是多样并存,有直管式,有趸售式和代管方式,供电企业管理用户变压器,以该处高压计量收费,至于每个用户拿多少,电力部门管理很少,电费电价多次反复后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电力销售。
3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的实施
3.1建立新型营销体制
近期首先实施向市场营销体制的转变。按市场需求设置营销机构,改“用电管理”机构为“电力营销”机构,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同管理,公共关系与形象设计、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用电咨询、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工作,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它包含主营系统、支持系统、监督系统的三部分设置。
3.2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完善的电网支撑,提高营销在线监控和营销信息自动采集水平,建立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需求侧管理支持系统,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工作。
结语: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公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引下,可将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总体策略的实施规划,包括首先建立新型营销体制,实施向市场营销体制的转变;其次运用灵活的电价政策,推广用电,增加电能的使用,实施重点市场等措施,扩大市场份额;第三要完善技术支持系统。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要建立起适应买方市场需要的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手段,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清洁能源,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分层高效运作,功能齐备,具有较高服务水准,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
参考文献:
[1]梁涛.加强电力营销理念及策略创新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7):110.
[2]韩敏华.品牌-电力企业营销发展的方向[J].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2008,(2):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