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控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7期   作者:祝学明
[导读] 现阶段,电力工程是影响群众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性工程项目
        摘要:现阶段,电力工程是影响群众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性工程项目,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借助机械化技术,进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所存在的区别,并分析了加强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措施,最后总结了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所取得的效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管理控制
        引言:将机械化施工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全过程施工过程中,这是一种全新的施工方式,并且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想要有效提高其施工效果,应采取相应的工程管理制度,进而有效提高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将机械化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全过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提高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材料利用率以及操作较为简单等。因此,加强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所存在的区别
        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与传统施工技术存在的差异相对较大,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取得新的效果,研究人员在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时,应研发新工艺,并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
        将机械化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全过程施工当中,是一种施工模式的创新。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运输环节、土石方施工环节、杆塔搭建施工环节以及基础工程施工环节。在对这些环节进行施工时,利用机械化施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施工难度,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施工风险,提升施工效率。在传动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主要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主要依靠人力操作,在施工过程中仅使用少量的机械设备,这种施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效率。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机械化技术逐渐应用到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在进行输电线路施工时可使用牵张机等设备进行作业,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一)运输环节
        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运输环节当中,利用传统的施工技术与机械化施工技术所产生的施工效果的不同的。传统施工技术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运输,这不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对运输路线的要求较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输效率,造成工期延长。使用机械化施工技术主要通过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运输工作,这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人力投入,同时还能够使施工流程更加规范以及高效,同时确保运输质量,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完成。
        (二)土石方施工环节
        在土石方施工环节中,假使施工环境地理条件较为复杂,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难度。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当土石方开挖数量较大时,将会导致施工效率下降,同时还会增加施工风险。但使用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可使用降低孔深的处理方式,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土石方的开挖数量。并且,在进行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传统施工方式的管理工作难度相对较高,使用机械化施工方式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土石方施工难度,同时管理工作难度较低。
        (三)杆塔搭建施工环节
        杆塔搭建施工环节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工序较为复杂。在传统施工工艺下,想要使施工结果取得理想效果,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大人力的投入量,同时将施工人员的施工强度进行调整,降低施工频率,这种施工方式的局限性相对较强,在地形较为险峻地区施工难度较大。
        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方式在被应用时,仅仅需要少量的施工工具,就能完成施工步骤。机械化的作业模式降低了人力的使用,简化了施工步骤。

在这一施工进程中,可以快速提升导引绳的展放速率,保证地表完整性的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投入,这样在保证工作效率了同时也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四)基础工程施工环节
        进行输电线路施工时,准备原材料完毕后,便开始基础工程的施工。一般而言,基础工程所耗费的人力资源最多,整个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在混凝土的运输处理过程当中,显现出花费时间较多、输送量较少的不足。采用机械化施工方式,规避了地理位置的影响因素,便于施工操作,并确保了混凝土的输送数量,使浇筑质量有效提升。
        二、加强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措施
        (一)输电线路的功能设计
        制定合适的线路设计方案,保证输电线路的使用功能,在对线路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导向性,建立合适的设计方案,正确应用施工技术,保证建筑施工的发展创新过程的合理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对全过程计划施工管理技术做出分析,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安全性,另外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工程的适用性和耐久性,这样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才能制定清晰的勘测方案,转变传统的工程设计理念,考虑基础建设因素。在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建设工作中,需要对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建立合适的适应条件,按照机械化的施工理念深化勘测技术要求,保证设计工作和技术协调工作的一致性,建立有效的施工计划,创新性的施工技术原则,实现对施工预案完整实施,提升预案的预应力。
        (二)施工人员管理
        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管理,保证良好的机械应用水平,施工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需要对预案做出分析判定,建立机械化的适应模式,加强对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人员配备工作,保证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这样在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后,现场操作人员就能更好地对机械化设备进行应用。这样在对工程建设时,就能改善工程的劳动密集度,建立技术型的管理现场,保证机械化施工程序的完整性。
        三、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所取得的效果
        例如,在福州特高压配套500kV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旋挖钻机等专用装备,协调统筹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合理配置机械、人力等资源,提高了现场施工机械化程度,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体材料成本,提高了各施工过程建设效率及质量,降低了安全风险,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全面提升了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传统以人力为主的施工方式相比,在物料运输环节,传统汽车运输需要15天,而机械化运输仅需要7天;传统履带式运输车运输需要7天,而机械化运输仅需要2天;货运索道运输需要30天,而机械化运输仅需要15天。在基础工程施工环节,商品混凝土泵送需要60天,而机械化运输仅需要30天。在杆塔工程施工环节,利用流动式起重机施工工期为15天,而机械化施工仅需要6天。在架线施工环节中,利用动力伞施工工期为32天,而机械化施工仅需要26天;利用多旋翼无人机施工工期为5天,而机械化仅需要4天。
        综上所述,加强对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的分析以及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所存在的区别以及施工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应用机械化技术所取得的成效。结果表示将机械化施工应用到机械化输电线路全过程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应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并将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进行推广,进而推进我国输电线路建设。
参考文献:
[1]薛尚青.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6(17):67+69.
[2]郑卫锋,张强,丁士君,江明.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2):66-67.
[3]母磊.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J].数字化用户,2018,024(007):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