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防雷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建议思路构建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7期   作者:钟强
[导读] 江西省属于我国雷电多发省份之一,频繁的雷电活动严重影响电网设备安全运行
        摘要:江西省属于我国雷电多发省份之一,频繁的雷电活动严重影响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强大的雷电流会破坏电网设备的绝缘和机械结构,导致设备停运和供电中断。防雷工作长期以来都是配网降跳闸工作的核心之一,积极找出行之有效的防雷技术措施显得至关重要。由于配电网防雷效果好坏对我省配电网常规运行安全与可靠产生一定的影响,加之与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大众日常生活体验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配电网防雷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改造要求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为配电网防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建议与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防雷;主要技术措施;建议思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众对用电感知、用电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雷击引起线路过电压等因素导致家用电器损坏等情况时有发生,且雷击导致线路故障停电影响客户用电感知,极易引发投诉事件发生。基于此,对配电网防雷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建议思路构建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就变得愈发重要。
一、配电网防雷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经济等方面不断发展当中,电力行业作为关键部分,在生产力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各界人士对电力行业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要想能够保证整个过程达到安全性的目标,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提供有力支撑,那么就必须确保配电网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在我国广阔的地域分布现状下,部分地区还缺少良好的配电网线路绝缘,再加上没有避雷线等的维护,导致雷电威胁到配电网安全的基础上,更是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带去了巨大的威胁。由此可以看出,加强配电网防雷保护力度,深入分析雷击跳闸问题的原因,重点提出针对性的防雷举措,才能保证配电网能够安全运行。从雷击跳闸方面加以分析,主要引发的根源第一是直击雷:雷电直击配电线路包括雷击导线、雷击杆塔及雷击地线;第二是感应雷:当配电线路附近地面、树木和构筑物遭受落雷时,放电电流引起线路附近的电磁场急剧变化,在线路上会产生过电压。当前常见的几种防雷举措,像避雷针、假设避雷线以及穿刺型防弧金具、放电钳位绝缘子等,都是行业人士应该重点分析的部分,下面将就几种措施开展深入的分析。
二、配电网防雷的主要技术措施
        1.架设避雷线
        要想能够有效的控制好配电网遭受雷击闪络以及断线的发生几率,此时应用避雷线架设措施至关重要。从根本上而言,因为有着较低绝缘水平的10kV线路结构,雷击避雷线后极易造成反击闪络,仍然会发生工频续流烧断绝缘导线的现象。特别是很早之前安装的一些线路,原有电杆力学性能设计时并未考虑避雷线,工作人员将地线支架进行增加架设,无疑就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更不利于取得良好的避雷线架设目标。
        2.安装穿刺型防弧金具
        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事先对线路绝缘子周边的绝缘导线加以调查,然后确定好位置后,有效的将穿刺型防弧金具加以安装,从雷电过电压方面进行分析,如果超出了标准的数值,在防弧金具的穿刺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引起闪络,接续的工频电弧便在防弧金具上燃烧,对导线能够形成强有力的保护范围。

防弧金具放电间隙的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比被保护绝缘子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低10~20%,此时就会导致雷击跳闸发生几率不断提升,由此在对穿刺型防弧金具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行业标准,高效开展安装操作。
        3.安装放电钳位绝缘子
        所谓的放电钳位绝缘子安装工作,主要就是工作人员在钳位绝缘子与绝缘导线的固定位置处剥离绝缘层,将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属线夹进行安装,保证引弧放电之间留下一定的空间距离。当发生雷击闪络时,利用变电站出线开关切断接续工频短路电流,保护绝缘子和绝缘导线不被烧伤。利用具有一般性能的绝缘子放电箝位,对绝缘导线进行全面的保护,避免断线问题的发生。
        4.安装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主要涵盖避雷器本体和串联间隙构成的外串联间隙避雷器,大多数条件下,工作人员找到避雷器的本体部分,然后将其一端连接线路绝缘子低压端,避雷器本体的另一端,会与绝缘导线引出的电极,两者构成串联间隙。当导线上的雷电过电压幅值超过串联间隙放电电压后,间隙击穿,避雷器本体进入低阻抗导通状态,起到限制绝缘子两端过电压的作用;在遭受雷电冲击以后,电力系统本身的电压,与避雷器本体上的电压相互作用,本体瞬间恢复到高阻抗阻断状态,工频续流被抑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无法建弧,串联间隙绝缘性能迅速恢复,避雷器和线路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三、防雷改造技术要求
        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为了能够做好配电网防雷工作,应该不断的改进防雷技术。首先,根据线路走廊地雷闪密度分布,对该地区多年以来雷击跳闸事故进行计算,区分线路的重要级别,按轻重缓急分区域、分步骤差异化改造。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如果本地区某段有着多次的雷击跳闸问题,此时就可以将其划定为防雷技术改造的核心区域。依据地闪密度分布图,将处于地闪密度等级为C2级及以上地区内的线路杆塔和设备作为防雷技术改造的重点。
        结束语:
        简而言之,针对配电网防雷与之相关的主要技术措施而言,每位工作者都必须集中注意力和工作热情,因为配电网与我国国民日常生活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关联,加之配电网在其运行期间若是发生各种故障问题,势必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电力工作者不仅需要灵活掌握安装技术,还应该对各种防雷措施充分了解,才能为大众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扬,配电网防雷的主要技术措施和建议思路构建[J].中国新通信,2020,22(05):85.
        [2]罗福建,陈中明,浅析配电网防雷的主要基础措施好建议[J].科技创业家,2019(17):118-119.
        [3]黄明强,配电网防雷水平的提升措施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7(05);110-229.
        [4]向艾.配电网防雷的难点分析及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8(35):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