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李洪玉
[导读] 为助推我国互联网体系稳健发展,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我国制定“网络强国”战略,教育信息化是该战略关键一环,将数据资源、IT技术、网络平台、电子设备等软硬件应用到教书育人活动中,继而实现“互联网+”教学创新目标。本文立足“互联网+”背景,探析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价值、现况及模式,以期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
华中师大一附中屯昌思源实验中学  海南  屯昌  71600
        摘要:为助推我国互联网体系稳健发展,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我国制定“网络强国”战略,教育信息化是该战略关键一环,将数据资源、IT技术、网络平台、电子设备等软硬件应用到教书育人活动中,继而实现“互联网+”教学创新目标。本文立足“互联网+”背景,探析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价值、现况及模式,以期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内容较为宽泛,除涉及IT技术外,还囊括诸多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能接触到且具有迁移价值技术性内容,集人文、科技、创造及实践与一体。在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目的是扩展学生技术视野,让学生了解全球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学生明晰技术之于生活生产重要性,能够在思考、实践中形成技术思维,提升其核心素养。基于此,为发挥通用技术课程育人优势,探析“互联网+”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价值
        1.充实育人资源。全球技术不断发展,书本内容代表性有余、全面性不足,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容易使通用技术教学脱离实际、范围较窄且丧失实时性,为此教师需在“互联网+”下整合与通用技术有关信息资源,借助网络公开、共享优势,从实际出发调配育人资源,为通用技术教学创新给予支持。
        2.释放学习活力。“互联网+”下的通用技术教学素材挣脱文本形式束缚,以视频(电影、纪录片、小视频等)、图片(动图、漫画等)等载体为依托输出通用技术教学内容,多领域释放学生学习活力,有利于教师在“学生为主”基础上开展教学创新活动,继而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
        3.强化师资力量。新时代教师需具备驾驭IT技术及海量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教学办公软件及电子设备,使之教学模式更为新颖,教学渠道随之拓宽,为此教师需端正“互联网+”育人态度,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灵活运用先进技术资源,继而达到强化师资力量目的,在此基础上助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活动创新发展[1]。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现况
        1.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讲解创新,轻视实践教学创新。高中通用技术不仅富含有关高新科技的理论知识,还含有实践模块,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创新有失偏颇,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通用技术教学创新缺乏参与性,未能发挥该课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育人优势,教师教学创新质量欠佳。
        2.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轻视学生需求引导。“互联网+”下的教学创新离不开教师研究、策划、实施、总结,只有教师深入掌握IT技术及资源运用方法才能提高其创新育人质量。然而,有些教师轻视学情,未能关注学生通用技术学习兴趣点,使之教学创新丧失生本性,学生对教学创新活动缺乏共鸣,降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有效性。
        3.过于强调知识积累,轻视技能提升。“互联网+”教学创新需为通用技术课改服务,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得以全面成长。

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有些教师过于看中理论讲解及学生知识积累,认为学生考试成绩优异较为重要,轻视学生技能养成,该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失衡且与新时代课改标准相悖[2]。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模式
        1.开展“理实一体化”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模式创新活动。为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关联在一起,发挥通用技术教学优势,助力学生提升技术素养,教师需在“互联网+”背景下践行“理实一体化”育人模式。例如,教师在进行“走进技术世界”教学时,可组织学生立足生活开展“生活技术创意大赛”实践活动,期间学生可以借助IT技术、网络平台搜集整合有用数据信息,帮助学生完成竞赛任务,要求学生画出三视图,制作完整的技术使用说明书,运用废弃物品作出简易模型,并体现在PPT内,在竞赛中利用网络展示且阐述其中涉及的科学技术,继而将实践体验与理论教学关联在一起,将网络视为学生学习通用技术重要工具,达到“互联网+”通用技术教学创新目的。
        2.强调学生“互联网+”通用技术教学创新主体地位。为使学生自学、乐学、好学、会学,教师需在通用技术网络化教学创新中渗透“以人为本”思想,将学生思维、兴趣、经验等情感融入课程中,创设和谐、自由、高效育人环境。例如,教师在进行“结构及其设计”教学时可规设翻转课堂,率先运用网络技术手段设计若干案例,该案例以文字解说与视频演示为主,确保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乐于自主学习,在分析案例中掌握“结构及其设计”有关知识。为检验学生自学成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运用电子交互白板展示随堂测试题,引领学生自测,反馈学习问题,将有关问题视为师生共同探讨基点,深化讲解通用技术知识点。教师在课程结尾借助电子交互白板展示思维导图,组织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并填充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分支多,表现形式多样,旨在梳理学生自学思路,加深其通用技术知识印象,继而提高通用技术教学创新有效性。
        3.通过教学创新强化学生通用技术核心素养。高中通用技术核心素养囊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等素养,亦需在课程创新中助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协作能力等基础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流程及其设计”教学时,可运用信息技术播放小麦联合收割作业、无人机农药喷洒等视频。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自学观察、思考并绘制流程图表,同时讲解有关图表,其他同学可针对流程图表予以改进,并说明改进后的优势之处,期间培育学生独立学习、观察思考、图样表达、创新设计等素养,继而落实“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目标[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通用技术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具有充实育人资源,立足学生群体释放学习活力,强化师资力量等积极意义,为此教师需开展“理实一体化”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模式创新活动,强调学生“互联网+”通用技术教学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创新强化学生通用技术核心素养,继而提高信息化教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创新质量。
        参考文献:
        [1] 文衍志,张小红.因地制宜,利用通用技术课程培养农村中学学生职业 意识的尝试[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0):195-196.
        [2] 陈星竹."互联网+"背景下通用技术教学模式专题研究[J].电脑迷,2017(21):216.
        [3] 卓凌颖.智能化课堂环境下通用技术多样课型教学模式及策略研究[J].教师,2017(6):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