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斯那此里
[导读]
中共德钦县委党校  云南  德钦  67450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系统描绘了“中国之治”13个方面的制度图谱,其中,第7方面就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作出安排,这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崇高的文化理想和鲜明的文化立场,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坚持好、完善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项制度,对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强国和壮美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章对坚持和完善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目标、使命任务方针和原则。这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建设和用好网络学习平台。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
        三、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五)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健全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完善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机制。
        近些年来文化创作生产中,出现了一些歪曲否定历史,是非不变,善恶不分,过度娱乐,庸俗、低俗、媚俗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放弃了社会责任,不考虑社会效益。
        解决问题怎么办?既要靠教育引导,又要靠制度保障。这就需要按照《决定》要求,着力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引导各类文化创作生产主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严肃认真对待文化作品的社会效果。自觉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自觉抵制和反对为票房、唯收视率、为发行率、为点击率。努力做到“两个效益”相统一,双丰收。在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中,实现文化理想和价值。
        最后,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我们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