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作为一项导向性的指标但却总是被人们忽视其价值,这不论是对于企业一项工程的成本与最后所获收益,还是对于施工单位合理维权以及改善本单位短板而言都是极其不利的。本文将对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同阶段的含义与应用、其存在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其前景的展望等多方面做出描述,并着重介绍对于施工单位而言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法,以便于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应用中起到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造价管理;应用
造价管理是近些年来才开始被人们关注到的一项工程造价管理活动,建造一项建筑工程必须要投入一部分成本,这个成本就可以被称作工程造价。而造价管理就是一种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计算成本,同时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与规划的重要规划行为。被关注并不意味着被应用,经过一系列的推广宣传让大家了解到了造价管理,但是实际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的确实少之又少,这是远远不够的。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后,也证明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也有利于施工方提升自身水平,加强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更值得被广为应用。
1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内容
通过上文的介绍也简单告诉了大家造价管理的意义,全过程造价管理即为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采取造价管理的方法进行成本评估和规划控制行为。一般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设计图纸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建造阶段和建成清算阶段。在以上四个阶段合理精确的计算既可以减少资金浪费,又可以提升材料及设备的利用率。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单位自身合法权益的保证途径,此外造价管理也能规范施工方的行为促进施工方向更优质的程度发展,还能减少企业花销以加强自身竞争力。
1.1 在图纸设计时的造价管理内容
一项建筑项目的开展往往都是从图纸的设计开始的,图纸的设计就是为建设提供参照标准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建筑将来产生的经济效益的。一般情况下全过程造价管理无论处于哪一个阶段,都需要与当时所处阶段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或是起到协同作用。因此在图纸设计阶段就应提前纵观全工程,设想到在施工时容易遇到的建筑难点、易损耗点。在设计好图纸后,按照终版图纸计算出所产生的成本范围,同时与企业预期成本相比较,从而更方便企业按照自己的需求提升或降低部分品质和花销、改善工艺。这便提前将企业资金进行了预演,给了企业更多的机会去完善自己的规划以及资金。
1.2 处于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
在招标准备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需要在规划出价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造价管理,同时在行为方面造价管理也应起到一定的规范控制作用,尤其是面对合同审阅与制定的情况时,这主要是因为造价管理管理的不仅仅包括资金款项,还包括着对工程的确认和监控功能,这也常是人们所会忽视的一点。在设置招标合同的价款时造价管理就发挥了计算确认的功能:设置价款为多少不会亏本?正常应收回溢余额是多少?等问题就需要依靠造价管理科学严密的计算手段来加以计量,从而为公司提出决策性建议,促使公司了解自身情况的同时为施工合同价款做出一定的估量和确认。
1.3 工程的施工建造过程中造价管理内容
在一项建筑工程的实施流程中,施工阶段通常情况下是耗费时间最长、花销最大、受影响后成本波动较大的一个阶段。因此在该阶段更是造价管理的重点环节,其工作特点为繁琐且复杂,需要细心且认真的处理。在施工过程中相对较为高昂的支出就是大型建筑设备与建造所需材料处理造价管理的时候不仅注意金额还要规范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等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原材料及其他低值易耗品的造价管理也要合理计量和预估正常数量范围供施工方与企业参考;还要定期审核各类材料领料单。
1.4 建设完毕清算时的造价管理内容
在施工完毕后要根据事先设定的合同对完工效果进行审核,对最后的价款变动问题造价管理人员也要进行核算。
这也要求审查人员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认真严肃的对最后成果进行审查,对于企业可观察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及是否遵循合同要求,对为达到预期及违反合同要求的有必要索要部分资金;对于施工方单位在验收完毕无误后出现的问题可以拒绝索赔,这对于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也起到了一定的保障。
2 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时的问题
2.1 施工过程中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的问题
尤其是在工期短,施工任务重的前提下,更容易滋生人们忽视造价管理应用的重要性,这经常与承包工程人员的管理手段存在极大的关联,承包者为了尽快完工,给员工树立的不正确施工理念,导致没有人认识到造价管理能为建筑单位带来的长远利益,也就是一类过分追求眼前利益而牺牲自身商誉的行为。
2.2 监管人员对材料成本的监管不力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就是一些短期内易消耗完毕的原材料,这些应该由仓库保管人员认真填写限额领料单并定期进行审核。但有时会出现建造人员素质不高而私吞原材料的现象,仓库保管人员为了自身方便与情面没有按限额要求,仍然分派超额原材料给建造人员,再加上监管人员对审核工作不上心,就会出现实际所耗费用与原预估费用不符的情况。
2.3 信息传递的滞后导致反应信息失真的问题
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自身信息归纳管理工作时需要采集汇总多方信息,然后再进行计量、记录、记算以及监督等多项工作,但由于多方信息的收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核算前信息的及时性便得不到保证,所需核算的数据也不能完全符合当时情况,最终核算出的结果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可参考程度不得不被迫降低。这样的结果对于施工单位发现并更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意义不大,也不便于提升自身竞争力。
3 有效解决造价管理不完善的办法
3.1 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素质,不能仅仅为了追求速度而抛弃质量,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有清楚的头脑,宁可牺牲短期收益也要做好品控,只有把自身名誉做好才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将工程交付给施工单位。同时也要意识到造价管理对施工方的水平提升有着莫大的好处,摆正对造价管理的态度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
3.2 建造单位频繁出现企业预估费用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的情况时,应加强监管人员及仓库保管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其真正意识到限额的意义及对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建造单位也可以通过加大对监管不力行为的处罚力度来促使监管人员进到应尽的责任,从而达到与造价管理预估费用相匹配的效果,这也能更好的解决由于信息不匹配导致的所反映问题失真且失去参考价值的问题。
4 对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前景展望
医学、农学、工学、商学等专业领域的各行各业,都开始迈入了新时代互联网的浪潮,其精确性,计算高速性,信息关联性等多方面优势使其完成一些琐碎冗杂的工作也是轻而易举的完成。再加上全过程造价管理对信息的要求较高,而大数据技术又恰好对于信息的采集、整理、分类归纳能力十分强悍。因此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造价管理工作合理融合便能大幅度减少工作份额,且有效推动造价管理的广泛应用。相关技术近些年已被开发出来投入使用,希望未来能更频繁的运用在全过程造价处理的工作中。
5 结语
全过程造价管理对企业与建筑单位都有很明显的优势,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少部分可以提升的缺点,倘若及时改良并加以实施,则全过程造价管理将会在建筑行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造价管理优点的充分发挥也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雯.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 (4):200-202.
[2]李清.全过程造价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5):192-193.
[3]兰红.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3):130-131.
[4]袁铭.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环球市场,2019(23):127.
[5]朱克翔.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J].建材与装饰,2020(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