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赖建东
[导读] 在工程项目领域应当加强 BIM 技术的深入研究。
        摘要:在工程项目领域应当加强 BIM 技术的深入研究。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BIM 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当前,BIM 技术逐渐成为一种全新化工程信息技术,BIM 技术结合了模拟技术、可视化技术等诸多技术为一体,在当前道路设计中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所以,应当加强 BIM 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道路设计;应用分析
        1导言
        目前我国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比较完善,并且不只是停留于当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当中,一些工程目前仍然在建设当中,并且在建设的时候采取一些新型的高科技技术,这样对于工程完成的质量以及工程完成的速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市政道路的建设当中,很多工程都已经采取了BIM技术,这一技术已经被建筑建设广泛的应用了,并且在多个工程的建设当中都取得一个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市政道路的建设当中加入这项技术是很好的一个途径,对于建设的效率也可以有效的提高。
        2BIM 技术应用优势分析
        市政道路设计中,相较于其它设计手段的应用,BIM 技术应用的优势诸多,具体体现为:
        2.1 凸显设计意图
        市政道路设计若采用传统二维设计手段,只能以二维平面的形态去体现市政道路的三维空间,而因三维参数的综合性、复杂性,难免会在二维设计中出现丢失三维数据的情况,不仅影响到道路设计的精准性,甚至会造成设计意图的曲解。而应用 BIM 技术后,通过构建三维建筑模型,可实现将市政道路的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完全体现,确保其设计意图的精准表达。若工程属性越详细,所构建的 BIM模型会越精准,可以促进市政道路设计意图的表达。另外,BIM 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可实现自定义参数的精准设计,所以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三维问题可以借助 BIM 模型进行完整体现,达到设计意图精准、完整表达的目的。
        2.2 强大的分析模拟能力
        市政道路设计与 BIM 技术的融合,可实现将工程建设完成效果在设计阶段进行直观体现,进而帮助设计人员深入挖掘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和调整,在保证其设计效果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凸显出 BIM技术显著的分析模拟能力。得益于 BIM 技术有效应用,可实现对设计方案的合理调整与优化,减少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有效降低道路工程建设出现变更的几率。另外,BIM 技术的应用可丰富市政道路的设计信息,包括道路 3D 信息、工程信息以及工程拓扑信息等,可以为市政道路设计与施工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确保市政道路建设的顺利开展。
        2.3 优越的协同效果
        随着市政道路的不断扩建,促使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愈发复杂,再加上道路建设标准的愈发严格,致使道路的设计难度加大。当前市政道路设计中,无法再依靠设计人员单独完成,而是需要专业人才、专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确保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专业冲突的现象,确保其设计效果满足预期要求。分析以往二维设计手段的应用,不同专业人员之间只是依靠分图层引用、复制来合作,或者是借助协同设计系统的应用来达到合作的目的。虽然此种合作形式可实现对低层次协同问题的解决,但是无法做到各个专业之间深度协同合作。例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若采用传统二维设计手段,则需进行路段边坡、互通立交、交叉口、公交站等内容的分别设计,而不同分项工程设计中存在诸多的关联数据、线条等,若仅是将每项设计单纯的整合在一起,极易出现数据重复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大量的设计错误。而应用 BIM 技术,则可以借助子模型的应用开展高效协同合作,确保道路设计的整体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3BIM 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3.1 BIM 技术在市政道路地形地势分析中的应用
        相关工作人员若想将 BIM 技术有效应用到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过程之中,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数据信息建立相应的3D 模型,将其用在工程项目的基础分析环节。工作人员在建立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模型时,需要对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地的地形、环境以及测量数据等进行科学的分析,也包括项目工程施工各个关键地形点的高程等数据,同时还要结合整个施工所在地的原始地形进行充分的分析,以此为 BIM 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保障。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利用 BIM 技术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相关数据进行模拟,从而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要将市政道路工程的各项数据整合到一起,并建立相应的数据资源信息库,借助相关软件自身的整合分析功能,将数据信息导入市政道路工程的信息化模型之中,从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在极大程度上规避各种设计风险,促使市政道路工程顺利施工。
        3.2 BIM 技术在市政道路地下管道设计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少不了相应的地下管线。相关设计人员在应用 BIM 技术进行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的设计时,需要对当前的地下管线设计资料进行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其中包括各种物探资料、管线管径以及走向等多个方面,并借助BIM 技术对市政道路的地下管线进行 3D模拟,通过相应的操作实现对地下管线的整体布局。而且相关设计人员还需要预先设定好地下各管道的部件尺寸,将这些管道部件尺寸交给相关加工厂进行生产加工,以此为地下管道的施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另外,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在预留预埋阶段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效率,大多是因为施工操作行为不当,而造成孔洞的遗留、套管的漏埋或者是地下管道预留预埋的位置不够准确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BIM 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改善上述问题,设计人员可以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利用 BIM 技术对地下管道孔洞预留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确保孔洞预留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减少后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3.3 BIM 技术在市政道路管线管网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人员在开展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对影响这一工程施工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对于各项数据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更有利于设计工作的开展。相关设计人员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断面设计中,需要注意在设计图中标注管道与管网的详细桩号,还要对管道、管径等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标注。在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管线管网进行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运用 BIM 技术对地下铺设的多种管道进行有效的识别,结合地下市政管道的实际铺设情况,对管网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市政道路管线管网设计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使得后期的施工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外,BIM 技术能够有效检测出市政道路管线管网中存在的矛盾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借助 BIM 技术的这一优势,对市政道路管线管道的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数据建模,以此监测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管线管网的有效施工。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道路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建设之前就需要切实保障道路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因此,需要加强 BIM 技术的广泛运用,这样才能够促使道路工程项目得到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提升道路设计质量以及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玲琪.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89.
        [2]余北斌.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3):265.
        [3]喻奉超.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0):248-249.
        [4]李海艳.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5):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