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地下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的问题,这可以界定为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因为难以找到实际扰流原因,就难以找到对应的应对措施,继而会对于整个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本文结合施工中地下连续墙工程经验,对于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归结,并且提出了对应的改善措施,希望由此可以强化此环节的技术处理,继而确保实际的施工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扰流;应对策略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进步,地下空间的利用开始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工程中都牵涉到地下工程,而在地下工程中连续接头混凝土扰流现象的出现,无疑会对于实际地下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隐忧。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针对于地下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原因进行归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改善方案。
1 地下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分析
地下连续墙隶属于基础工程,是利用成槽机沿着深基坑周边轴线,处于泥浆护壁的环境下,以实现设定好的厚度和深度,来进行钢筋笼的下放和混凝土的浇筑,由此形成对应的钢筋混凝土墙壁结构。从理论上来讲述,地下连续墙的效能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可以截水,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渗效能,可以在挡土环节发挥效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还可以起到承重的效能。相比较其他结构,这种施工方案实际振动比较小,噪音也比较低,加上刚度强,防渗透性强,与既有建筑之间可以融合,占地资源少,空间资源利用率高,工期比较短,实际质量也比较可靠,因此在很多地下空间工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使用。当然,这样的工程中,如果实际连续墙技术不规范,施工方法不当,就可能出现各种风险:连续墙槽壁出现坍塌的情况,实际的接头可能出现渗水的情况,继而使得实际的经济损失不断提升,这样不仅仅会对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于临近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危害。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确保整个地下工程的质量,就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地下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问题,分析造成对应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去进行解决。
2 地下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问题的解决方案
地下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可能存在一种或者多种因素协同其作用,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和优化。详细来讲述,在此方面需要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此类型工程而言,地下连续墙施工是依照设定好的步骤来进行的,详细来讲述,其主要可以归结为:
1)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2)基于上述数据信息,实现导沟的开挖;
3)放线,绑筋和支模环节;
4)导墙浇筑过程,依照对应步骤,做好实际养护;
5)液压抓斗成槽环节;
6)清理工作之后,确保对于接头进行刷洗;
7)制作钢筋笼,下钢筋笼;
8)下导管的同时,泥浆砌筑和配制过程管理
9)剔墙头,做好对应的冠梁,并且做好划分工作。
基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实际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会对于后续地铁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基于施工规划,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坚持如下的原则:先施工首开槽,后依照顺序来成槽,依照对应步骤来操作,因地下工程的施工工况复杂,容易遭受阻碍,由此使得实际开挖工作受到影响。很明显,这样问题的出现,使得连墙施工工作受到影响,此时就需要对于这样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归结,继而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案。
2.2 地下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问题的原因
对于出现上述阻碍的原因进行归结,依照实际地下连续墙工字型钢接头观察来看,在对应节点出现了扰流的情况,详细参见下图1。从实际图示中可以看出,如果这样的扰流现象长期存在,势必会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经过各类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之后,认为此问题的风险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这样的扰流会使得对应区域的混凝土在凝固之后难以成槽,这对于后续施工工作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施工进度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对应区域的钢筋笼也难以下放到对应位置上去;基坑开挖的时候,实际接头很有可能因此出现漏水的现象,也就是此时连续墙接头的防水性能会因此大打折扣。
.png)
图1 地下连续墙工字形钢接头障碍
在了解到实际扰流风险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于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进行归结,对于工程施工而言,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施工管理因素。依照工程实际施工结果统计分析,对应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发挥效能,如钢筋笼内侧和外侧的主筋保护层的厚度设定为70mm,但是对于实际厚度进行测量的时候发现,外侧实际的厚度为86mm,内侧厚度为75mm,也就是说实际保护层厚度超标。再者,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钢筋笼安装也没有达标,居中要求没有实现,接头与槽壁之间有着比较大的间隙,这就意味着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缺陷也会为实际扰流的出现埋下隐忧。
2)接头填充物因素。从理论上来讲述,接头填充物可以使得混凝土从接头与槽壁之间的间隙中扰流,一直进入到后期槽段,一般情况下实际使用的材料有:袋装砂包或者碎石,或者大粒径碎石。根据类似工程措施使用情况发现,使用的后者,虽然实际效率比较高,接头处的处理也比较理想,但是实际间隙比较大,此时扰流出现的可能性就更高。
3)防扰流板因素。依照实际的标准,都会针对于实际混凝土扰流采取防护措施,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就在工字型钢接头两侧设置了白铁皮,但是在实际生产制作的过程中,质量管理意识比较差,存在破损的情况,也就是说这样的防护效果并没有发挥出来,这样也可能导致扰流的严重程度不断提升。
2.3 地下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问题的解决方案
2.3.1 积极采取针对性应对方案
在明确实际扰流问题出现原因之后,迅速制定对应的改善方案,以确保实际的扰流现象得以改善,详细来讲述,在此环节主要做好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使用冲击钻来进行处理;其二,使用长臂挖掘机来进行破碎,确保达到理想状态;其三,对于浅部的障碍物,会以降低地下水和泥浆水位的方式来处理,在此基础上安排施工人员去进行破碎。
2.3.2 树立预防意识,规避扰流风险
当然大部分地下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原因,依靠上述措施可以得以解决,但是为了规避后续出现各种问题,还需要积极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在此方面,我们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牵涉到: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对于砂层的厚度,实际位置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决定采取旋喷桩,对于槽壁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注重经济成本因素的考量,填充物可以选择袋装沙包;在管理方面,要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积极主动的做好实际技术管理,确保实际扰流风险管理方案得以贯彻执行;组织方面,要确保对应的组织能够进入到实际技术管理的流程中去,树立预防意识,建立对应的扰流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实际的扰流风险管理进入到更加全面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对应的管控小组,还需要实现组员自身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确保能够严格依照实际规范和流程来操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要关注连续墙接头混凝土扰流风险的管理问题,在深刻理解对应运行原理的基础上,积极对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考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预防方案,这样才能够使得实际的扰流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继而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建筑工程管理格局。
参考文献
[1]李希宏.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连墙接缝质量控制要点[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16(06):184-185+222.
[2]李结元. 武汉地区地下连续墙穿越富水砂层H型钢接头施工技术[J]. 中华建设,2016(09):125-127.
[3]付磊,徐光耀. “Ⅱ”型接头在地下连续墙中的应用与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