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成熟、应用广泛的施工技术,已经在提升建筑物抗压、抗震及承载能力方面显示了其突出的作用。当前,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不仅能防止建筑物混凝土松散、裂缝问题的产生,还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为进一步探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建项目的应用问题,本文将对其概念、房建施工中应用必要性及具体应用展开分析,以推动我国房建工程质量水平的上升。
关键词: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引言
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变得日益普遍,但我国在该技术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单一,加之该技术中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对施工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开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时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将其完全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若处理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为同类型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2 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内涵及优势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大力推广并积极应用的一种创新型建筑技术,该技术是指在建筑结构构件中经常产生较大荷载拉应力的部位,提前以混凝土预加压应力的方式,使建筑结构构件处于人为的压应力状态,从而使其抵御外界荷载所引起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拉应力,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建筑构件,避免结构裂缝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延长建筑物的生命周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自二战后兴起以来,已经被较地引进并应用到我国的建筑结构施工当中,并有效地提升了建筑结构性能、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特别是在大跨度、大空间结构中的利用,更是大量地节约了钢材、减轻了结构重量、提高了建筑结构的耐高压、耐腐蚀性能,因此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3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难点
3.1 所需材料价格较高
预应力混凝土所需的高强度钢筋与普通混凝土使用的钢筋不同,该钢筋具有强度大、密度小的特点,因此价格相比于普通钢筋较高。在使用该技术前,需要计算好相关的成本,避免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工程无法如期进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3.2 技术负责、实施难度高
预应力混凝土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材料结构技术,其工序复杂,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施工。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大多数的技术人员缺乏经验,且对于相关处理工序的掌握程度不足,导致最终混凝土技术实施不完善,存在结构缺陷、性能不足的情况。所以,企业在应用该项技术时,需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察工作,确保整个流程准确、有效地进行。
3.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的上拱度不易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梁其内部具有预应力,一旦存放时间过长,就会导致梁的结构发生变形,出现梁上拱的情况,会直接影响直梁的工作。一部分预制的上拱梁,会受到预应力的影响出现拱度的变化,导致梁的物理参数和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影响其正常性能,给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阻碍。
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4.1 前期准备
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前期的准备工作,前期工作越充分,后期工作的开展也会越顺利。在正式施工前,施工方首先应对所有参与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将安全理念铭记于心;其次,对施工中所使用到的设备等进行细致、全面检查,确保无故障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最后,在施工现场事先放置安全标志,叮嘱所有工作人员在施工中佩戴安全帽。
对于张拉环节的施工,应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作业,中途不得随意更换。做好原材料的检查工作,严格把关质量问题,所选择的材料应从正规厂家处购买,并出具相应的合格证书以及检验报告等内容,材料进场前也需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测,在确保达标后方可使用。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设置支架与模板,结合现场的地基承载力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一旦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处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支架搭设方面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模板的安装也应符合要求,并事先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于后期调整。
4.2 钢筋布置
要确保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强度符合工程要求,应根据钢筋自身功能差异性合理布置好钢筋。在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钢筋布置时,一般包括架立钢筋与受力钢筋两种方式,在进行具体的组装、绑扎、焊接工序中,为确保钢筋布置合理性及有效性,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架构设计要求操作。在布置过程中,为避免钢筋布设中出现失误,应事先标注好预应力筋位置。在预应力筋焊接之前,应确保成品钢绞线无磨损、弯曲等质量问题,严格检查施工原材料规格、尺寸等,将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捆绑之时,应确保固定架位置的精确性。完成绑扎之后,在波纹管内放置预应力筋,且以人工单根穿束形式铺设,避免波纹管受到预应力筋的破坏与影响。确保预应力筋按照水平方向平顺放置,且在波纹管上方部位开20mm直径的孔。
4.3 张拉
为了确保张拉施工的安全性,在张拉工作中,一定要做好技术控制。首先,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任何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任何情况下,作业人员都不得站立在预应力筋的两端,以防钢筋被拉断或者锚具失效造成巨大能量释放而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其次,张拉时要认真做好核对,确保孔道、锚环与千斤顶上的工具锚孔位对中,从而防止钢绞线打叉;要对预应力方向进行精确的控制,如若为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垂直,若为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切线重合,从而减少孔道摩擦损失。
4.4 灌浆封锚
张拉作业完成之后,应进行预应力筋穿束,为了保证波纹管不受破坏,在穿束前应先将钢绞线顶部用黑胶带绑好、包紧;穿束时不能硬顶,应采用反复推、转、抽、插的方式,将钢绞线从波纹管一端穿至另外一端,同时检查波纹管的平顺度;穿束完毕,应用钢丝球封闭,以免灌浆时漏浆。在对各种管线以及波纹管进行检查,并及时修补破损处、确保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采用压浆机从最低点压浆孔压入,压浆时应控制好速度和时间,确保压浆缓慢、匀速、连续进行;要保证孔道内排气通畅,压浆能在柱顶部孔道顶端饱满压出,从而使管道内充满灰浆。灌注完毕之后,待稳压期满,应用小直径振动棒将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状混凝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同传统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强、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在最大负荷的前提下解决裂缝问题,促进房屋建筑抗裂性和持久性的提升,同时预应力混凝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用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未来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根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军英.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J].中华建设,2019(03):122-123.
[2] 欧阳辉,马赞.对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11+214.
[3] 史大利.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19(01):158-159.
[4] 李斯.关于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8(11):30-31.
[5] 徐更生.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4):173-175.